1951年1月8日共发生三件大事,一是朝鲜军第一军团攻占仁川
,志愿军和朝鲜军全线抵达三七线;二是彭德怀命令停止反击,第3次战役结束;三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当日发表国情咨文,表示坚持战争,积极扩军备战,要求将美军现役兵力增至350万人,每年生产5万架军用飞机和35,000辆坦克,并修改征兵法、加重赋税等。
1月下旬,趁志愿军战线拉长、补给难以供应和部队疲惫的间隙,美军集中16个师、3个旅共23万人发动反攻。战后,志愿军和朝鲜军退至三八线附近,汉城丢失,进入全面的防御状态。敌军于4月21日进展无果后停止进攻,第4次战役结束。
局势虽然暂时稳定,但美军已做好全面对抗的准备,志愿军又逐渐陷入战线拉长、后勤物资缺乏和军队疲惫等的危机中,加之第5次战役随时来临,情况可谓非常紧急。
为解决问题,彭德怀于1951年2月16日以十分焦虑的心情致电毛主席,希望获准回京做工作总结和筹划进一步的部署。
彼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获得朝鲜战场第一线消息主要依靠的是电报和电话,不过彭德怀从挂帅起已有近一年未回京,期间共爆发4次战役。电报、电话以及代表显然不能代替彭德怀直接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所以回京非常有必要。
在京的7天里,彭德怀日以继夜地处理几件大事,为第5次战役的准备及获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请求回京的电报中,彭德怀计划2月21日抵达安东,希望聂荣臻提前准备专机以便当日直接回京,毛主席对此批准。1951年2月18日,彭德怀同金日成在平壤附近会谈,分析中朝联军的困难,提出陆防和海防的建议。同时
,安排志愿军副司令邓华主持全军工作,一切准备好后才回国。
2月20日夜,彭德怀带着参谋、警卫员等少数人连夜乘吉普车回国,一路上躲避敌军轰炸,用一个晚上才抵达安东。收到毛主席指令的聂荣臻代总长已准备好专机等候,一行人吃早饭后就飞往沈阳。
2月21日上午11点,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和办公室主任郭瑞乐亲自到沈阳机场接机。郭瑞乐在1984年的回忆中写道:
“彭老总当时很疲惫,拒绝到休息室休息与吃东西,心情很不好,众领导看了也心疼;一口水也不喝,飞机加完油就离开了。”
2月21日下午1点左右,专机抵达北京机场,彭德怀立刻乘车前往中南。到后聂荣臻才告知主席不在中南海,最近在西郊玉泉山的静明园中办公。两人作简短的交谈后,彭德怀转身就离开,连中午饭都不吃。
彭德怀的车很快就到静明园,当时主席正午睡,秘书和警卫人员对想要闯进去的他进行劝阻,希望先吃午饭后再去找主席,彼时主席肯定会苏醒。
1950年10月1日的国庆当天,主席突然收到金日成的求助信,举国欢庆之下,心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此后就是进入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接连几个月都没有睡好觉。
史学家发现,从10月1日至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前夕,主席熬战“18个日日夜夜”。当时担任主席卫士长的李银桥对此描述道:“主席
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
有中央领导回忆说,考虑是否出兵朝鲜时,主席接连一个礼拜不刮胡子,会议上大家统一意见后才刮。如此反复思考,在主席的一生中很难见到。
主席曾在中央政治局上慷慨激昂地动员说:“打原子弹,我们没
有,只好让他打,我们还是打手榴弹。但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就是因为没有原子弹,同时还要准备与武器装备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主席才很长时间难以入眠。
到彭德怀带领志愿军于1950年12月取得第2次战役大捷时,主席两个月里时刻都聚精会神地关注着朝鲜半岛紧张的局势。根据现存历史资料记载,志愿军入朝之初,主席一天要起草几封电报,与前线指挥员、友方领导人及国内各部门领导人保持密切的联系。
那段时间,主席几乎没有下过床,都是在床上看文件、起草电报和听取报告,实在太累就躺着休息一会儿。据他的机要秘书回忆:“吃饭和办公都在床上,很少睡眠。”
正因如此,见到“火急火燎”的彭德怀时,主席的秘书及警卫才予以制止,一来是想让彭德怀休整一下,二来是希望主席有一个好觉。
情况紧急,一向直来直去的彭德怀不顾及更多,冲着警卫就吼道:“我有急事向毛主席汇报!”然后径直推门而入,想要同主席快速汇报情况。
早料到彭德怀会直接上门汇报情况,加之已有20多年的共事经历,主席并没有因被吵醒而生气,非常高兴地迎接彭德怀的到来。
主席立即起床,一边更换衣服,另一边风趣地说:“只有你彭老总才会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门而入提意见。”当得知彭德怀没有吃饭时,主席马上变得严肃起来,表示“不吃饭就不听取汇报”。
无奈之下,彭德怀只好先吃饭,后快速地返回静明园汇报工作
。没有过多的客套话,他开口就直奔主题,分析半岛上志愿军、朝鲜军同敌军的局势,指出志愿军面临的问题和总结1~4次战役的作战经验。
其中,彭德怀强调最多的是志愿军即将要面临的内部危机,认为志愿军是出国作战,情况与国内大有不同。
第一是兵源补充不能取之于敌,而经过4次战役之后,志愿军已经伤亡很大,需要及时休整与补充。第二是粮食弹药等后勤物资供应问题,认为取之于敌只是临时性补充,主要依靠的还是大后方。第三是希望加强工兵的投入,以保证补给线被及时抢修,避免战线和补给线过长所带来的危机。
此外,在是否决定继续南进的问题上,彭德怀有自己的观点,认为保持在三八线为好。不过,苏联驻朝大使及朝鲜高级领导人反对这一观点,表示应当“乘胜追击”,将美国赶出朝鲜半岛。
之所以有继续南进的想法,主要是因为苏联及朝鲜看到志愿军
在4次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忽视志愿军参战后所暴露的问题及美国已在1951年1月8日下决心作战到底,并为此做足准备。所以,他们感觉志愿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美国。
停止南进,彭德怀考虑到的是战场实际情况、志愿军自身力量及我国利益,不过他并没有拿定最后主意的决定权,想要知道主席的真实想法,从而安排志愿军的下一个战略部署。
主席对彭德怀的总结与分析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已经同周总理安排好后勤情况,尽量满足前线将士需求。最后强调:“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来,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显然主席已经表态,认为要依照战争情况改变战略,不能“打脸充胖子”地急于求成,支持彭德怀的做法。
在汇报工作的最后,彭德怀还非常沉痛地谈及毛岸英的后事料理情况。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工作地突然遭遇美军飞机轰炸,不幸英年早逝,消息当天就传到周总理的手上。
当时主席正感冒,考虑到主席的身体和繁重的工作,周总理延
缓一周后才在1951年1月2日转述消息。作为一个伟人,主席当时已经扛住一切,再次听到汇报时,也不免眼中含泪。
彭德怀的汇报中充满自责与悲痛,主席沉默许久后,非常严肃地说: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岸英也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牺牲了,就当成一件大事对待!”
彭德怀带兵进入朝鲜时,中央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连彭夫人浦安修也不知道消息。见人已回来,聂荣臻马上安排浦安修与彭德怀相聚,当时彭德怀还不知道浦安修已经被安排到北京。
2月22日,他同负责支援朝鲜工作的各级领导人协商问题,忙碌到晚上才回到临时安排的中南海东八所宿舍休息。打开门时,才惊奇地发现浦安修已在其中等待很久。没有问出几句话,彭德怀很快就知道这一切都是聂荣臻的安排。
2月24日,依照聂荣臻的安排,彭德怀在中南海的聂荣臻办公
室同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沙哈诺夫大将会谈。主要商量的是苏联的空军掩护及物资补给等问题,并提出三个要求。
一是希望苏联给予武器弹药的支援;二是希望苏联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和朝鲜军在三八线附近的陆地作战;三是希望苏联加强三八线以北地区的空中保护,避免志愿军大后方的补给路线被敌军破坏。
沙哈诺失依照斯大林的指示,认为苏联空军不宜直接参与朝鲜战争,应当尽量避免美苏两国直接碰撞。不过,在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方面,可以对志愿军给予帮助。最后欣喜地告诉彭德怀,苏联会送一批高射炮给志愿军。
对此,彭德怀还是有些失望,就算是苏联大批量地支持志愿军高射炮,也很难抵抗美国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
2月25日,在主席的授意下,周总理在中南海总参谋部会议室主持军委扩大会议,主要讨论志愿军所面临的问题及国内后勤补给工作。从前线回归,彭德怀的工作总结成为会议的主题。
他非常深刻地指出,志愿军虽然在三次战役中取得胜利,但所面临的困境是国内所不知的。第一批入朝作战的9个军经过3个多月的战斗后,一共有45,000多人伤亡,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是武器弹药落后,抵挡不住敌人绝对的制空权以及漫山遍
野的炮轰,许多将士还未与敌军碰面就已英勇牺牲。
第二是补给线被严重炸毁,很多物资无法运往前线,导致部队的吃穿开始出现问题。进入11月份之后,将士们总是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有些将士因吃不饱或穿不暖而去世。而能存活下来的,则因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夜盲症或是过度寒冷手脚冻坏等。
第三是经过第3次战役后,志愿军的战线已经拉得很长,弹尽粮绝、后勤跟不上等已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负责后勤工作的国内部门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总后勤部长杨立三和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戎子和等人都发表重要意见,为加强后勤工作作出表态。不过就算有领导的努力,当时中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后勤补给体系,落实相应政策依然很困难。
就算是如此,思想上达成一致已经让彭德怀很满意。不过,会
上还是有一些让他感到不快的地方。有些领导人表态时,总认为自身所遇到的困难程度很高,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与一线将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相比,大后方的干部们要安逸得多。所以,忍耐到一定程度后,彭德怀不由得拍起桌子质问与谴责,让众多领导人感到震惊。
(http://www.jsqixie.cn)
来源:http://www.senetic.com.cn
(http://www.rhsb.net.cn)
来源:http://www.awtedu.cn
(http://www.m-a-c.com.cn)
来源:http://www.2000mgy.cn
(http://www.shzjczkpf.cn)
来源:http://www.huofei.com.cn
(http://www.msxdl.cn)
来源:http://www.wuhudeu.cn
(http://www.250250.com.cn)
来源:http://www.uiag.cn
(http://www.v585.cn)
来源:http://www.takema.cn
(http://www.kongbin.com.cn)
来源:http://www.ouhmp.cn
(http://www.wfd2.cn)
来源:http://www.h7035.cn
(http://www.wapxs.cn)
来源:http://www.22227.com.cn
最愤怒之时,整个会场都因他而进入到冰点。周总理知道前线不容易,对他的愤怒表示理解,当即就向与会领导下死命令,务必要将后勤工作做好,不能让前线战士受苦。
会议虽已取得一致意见,但对实际工作并没有多大意义,此后的情况没有改善多少。不过周总理等领导人一直都在努力为战士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志愿军入朝不久之后,周总理就加入到全国的“炒面大队”中,亲自为前线战士炒面,同时还将自己的部分口粮捐到前线去。
2月26日,彭德怀与周总理和毛主席再次进行一次会谈,重点是商量如何解决志愿军武器装备问题。会中主席就做出一个决定,亲自给斯大林发电报,要求苏联派出两个空军师掩护三八线以北的志愿军及供给线。同时主席还向苏联索要一批高射炮和运输车,以加强志愿军的防御能力和后勤运输能力。
此外,全国招兵工作不能停,主席认为应当让更多的青年参与
到抗美援朝中。一来是为部队补充兵员,二来是让参战部队有休整时间,为长期与帝国主义作战做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虽然我军已经开始装备高射炮和培养空军,但完整的体系化的高射炮部队及空军部队尚未形成,只能对新组成的部队进行一个短期训练,然后让他们参与到战斗中。
2月28日,忙碌一周后,彭德怀决定回到前线继续指挥作战。离别时,看着已经消瘦几圈的他,主席非常心痛地挽留:“你这几天太累了,既然前线已委托邓华同志负责指挥,你在北京多休息几天再回吧!”
对此,他认为工作还没做好,多留一天都会让前线增加一份压力,必须要早日回去。
3月1日,彭德怀乘坐专机到沈阳,同几位东北军区的领导人谈及志愿军后勤补给等事,细致地听取他们的每一项报告。逗留沈阳的两天里,他先后看望受伤将士才离开。3月5日从安东返回朝鲜,3月9日到达上甘岭志愿军司令部。
彭德怀离开北京后,主席亲自给斯大林发电,为志愿军获得军事支援。周总理在3月3日给彭德怀和东北军区司令高岗发电:
“第十九兵团的三个军可在3月初抵达朝鲜顺安、成川和顺川地区。第三兵团到达前线后,5万新兵和7000名老兵被安排补充西线各军。空军部将让一些战士协助朝鲜平魏、平康、新幕和江东4个机场。3月下旬,将出动1个高炮师、1个战防炮师和3个火箭炮团,4月再补充两个榴弹炮团。从苏联订购的17,000辆汽车和牵引车已有9000辆到位,将分发给志愿军司令部、东北军区和空军、海军等单位。东北军区后勤部及各兵站需增加10万张床位,准备接受8万名伤员。此外,国内即将准备第二番部队入朝,每军拟补充45,000至5万人。”
此时,主席已下定决心做长久之战,认为“敌人不被大部消灭是不会退出朝鲜的,而要大部消灭敌人,则需要时间,因此朝鲜战争有长期化的可能,至少我应做两年的准备!”
针对敌人猛烈的炮火,主席作出进一步的战略部署。认为“我军必须准备长期作战”,各部队要三番轮流作战,快速地补充兵员和让敌人打个措手不及。
对主席发出的电报,斯大林于3月3日作出回应,同意派出两个空军师参与作战,分别是第115师和第304师,两军主帅为别洛夫将军。此外,斯大林还同意运送一些高射炮和5个高炮师前往朝鲜,并同意1951年下半年增订的600辆汽车。
逗留北京的一周里,彭德怀主要做的工作是总结朝鲜半岛志愿军的作战经验、分析志愿军所面临的问题和强调军事补给与后勤物资补给。对于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需求,主席和周总理高度重视,并马上作出回应。
主席负责志愿军的军备问题,向斯大林提出军事支援;周总理负责国内的后勤以及东北和朝鲜战场上的补给。双线同时进行之下,彭德怀所提出的需求基本上已被满足。
虽然这些微薄之力不能减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牺牲,但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保障,让损失降到最低,并对第5次战役有深远影响。所以,彭德怀逗留北京的一周时间里,涉及到的是志愿军的生死存亡问题,对整个朝鲜战场上的战局有着重大意义。
第4次战役临时停止之后,第5次战役便被提上日程,作战双方都在积极准备着。彭德怀离开部队的几天里,可谓是给军队缓了一口气,为第5次战役做了充分的准备。
1951年2月中旬起,中央军委相继调动战略预备队第3兵团、第19个兵团和第47军入朝。同时,朝鲜军也不断地扩编。到4月,中朝两军兵力扩张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居多,共有15个军95万余人,共有77万余人参战;朝军扩充后,人数达到34万。此外,志愿军的各类火炮也增加到3000多门,火力比前一阶段更强。
美国及其“联合国军”没有干等着,地面部队扩张到34万,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替换成李奇微。李奇微刚上任就积极部署,没有麦克阿瑟的气急败坏和盲目应对,给彭德怀及中朝军队带来不小压力。
1951年4月19日,美军第24师和第25师的先头团抵达铁原附近,鉴于敌军态势已突出,中朝两军决定于4月22日黄昏发动进攻,第5次战役拉开序幕。
战斗共历时50天,中朝军队共歼敌8.2万人,中国军队亦付出很大的代价,共有包括伤、亡和失踪在内的8.5万人减员,敌我双方的损失比例为1:1. 038。
虽然损失很大,但这一战役意义深远。“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对中朝两军进行拦腰斩断的企图被打破,志愿军摆脱第4次战役所带来的被动局面,让“联合国军”不得不重新考量中朝两军的力量,由战略进攻转移到防御阶段。自此以后,三八线的对峙局势基本形成,朝鲜战场再无大战,进入到谈判阶段。
总结:
将敌我双方的力量控制在三八线左右,这似乎并不是彭德怀想要的,但也只能如此。当时“联合国军”除了武器装备优良之外,还有核武器在做最后的底牌。因此,将美国人彻底赶出朝鲜半岛有点不可能,不过与之对峙并和谈是行得通的。经过第5次战役后,美国也终于愿意走到谈判桌上和解。
美国一向以战争成果为谈判资本,如果彭老总在第4次战役之后没有及时对志愿军进行调整,那就很难在第5次战役中取得胜利,更难同美国谈判。所以,仅是一周多的时间里,彭德怀就影响到整个朝鲜战局的走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