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风云变幻,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掀起了一场造车大战。近年来,小米和华为这两家科技巨头相继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引发了业界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两家公司在造车之路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策略。
小米造车的故事要从2021年3月说起。当时,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计划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科技圈和汽车圈引起轩然大波。但与华为相比,小米对造车似乎显得信心不足。
雷军在各种场合,包括发布会上,都在努力争取米粉的支持。他频繁强调小米造车是为了实现年轻人的梦想,呼吁米粉们支持公司的新事业。这种做法颇见成效,大量米粉被雷军的热情打动,纷纷表示要支持小米造车。就这样小米造车的计划在粉丝的支持下逐渐成型。
2023年12月,小米首款电动车SU7终于揭开面纱。这款车型定位中大型轿车,采用了"超跑DNA"设计理念,外观时尚动感,性能也相当亮眼。小米汽车的首秀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不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让不少人对小米的造车实力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华为,其造车之路走得更为坚定。早在2019年,华为就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但当时强调只做增量市场,不做整车。随着时间推移,华为的策略逐渐发生变化。2021年4月,华为与北汽蓝谷合作推出的ARCFOX极狐阿尔法S HI版正式亮相,这被视为华为正式进军造车领域的标志。
华为的造车策略是与多家车企合作,推出"华为智选"车型。目前,华为已经推出了问界、智界、享界等多个系列,还有尚未发布的尊界。这种策略让华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同时也能借助合作伙伴的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华为的铁粉们对公司的造车计划同样热情高涨。相比小米粉丝,华为粉丝的消费能力普遍更高,这为华为智选车型的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正如小米面临的问题一样,这批铁粉虽然人数众多、购买力强,但终究不是无限供应的资源。
华为的问界系列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热捧,特别是问界M5和M7两款车型,销量节节攀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为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粉丝基础。但随着时间推移,后续推出的智界、享界能否延续这种辉煌,才是真正考验华为造车实力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他们的第一批购车用户往往是最狂热的粉丝。这些人购车的动机可能更多是出于对品牌的忠诚,而非对车辆本身性能的严格考量。他们可能只是为了车标,就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随着时间推移,后续的消费者会越来越理性,他们会更加客观地审视这些科技公司的造车能力。
华为在技术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华为的智驾技术甚至让老牌车企比亚迪都自叹不如。正因如此,赛力斯旗下的问界系列才会选择搭载华为的智驾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在所有汽车相关技术上都遥遥领先。事实上,华为的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和车载系统等特定领域。
比亚迪在动力系统方面就有着华为难以企及的优势。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系统等核心技术,都是华为短时间内难以追赶的。这也说明,在汽车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仅仅在某一领域占优并不足以确保全面的成功。
(http://www.h7243.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ttp://www.070222.cn
(http://www.ws50.cn)
来源:http://www.votetool.net.cn
(http://www.dnfbest.cn)
来源:http://www.h6798.cn
(http://www.dkgirl.cn)
来源:http://www.qianzu8.cn
(http://www.aqyp.com.cn)
来源:http://www.004220.cn
(http://www.kllrt.cn)
来源:http://www.jcyfi.cn
(http://www.ylr.net.cn)
来源:http://www.ipoda.cn
(http://www.hemac.cn)
来源:http://www.ihbz.com.cn
(http://www.hofpei.com.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ttp://www.yinshionline.cn
(http://www.jindebao.cn)
来源:http://www.rongzike.com.cn
华为智选车型的主要卖点,除了宽敞的空间,就是智能驾驶系统。这种单一的卖点在SUV车型上还能奏效,但在轿车市场就可能力不从心了。以华为正在预热的智界R7为例,这款定位为轿跑SUV的车型,目标是与极氪001竞争。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华为似乎仍在强调"特别大"、"超智慧"等老生常谈的特点,而没有针对轿跑车型的特殊需求做出相应调整。
在汽车行业,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可能的。随着各家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差距逐渐缩小,华为的优势可能会被逐渐削弱。特别是计划明年才能上市的尊界系列,如果没有新的亮点,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一口气推出四个"界"系列,再加上与长安汽车合作的阿维塔品牌,这种大规模的造车计划是否能全面成功,还有待观察。正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所言,未来可能只有7家车企能够存活。如果我们假设特斯拉和比亚迪是其中的两家,那么剩下的5个名额肯定不可能全部被华为的合作伙伴占据。
因此华为智选车型中的智界、享界、傲界等品牌,很可能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有些品牌可能会被淘汰,这在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中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这场科技巨头的造车大战中,小米和华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小米选择自主造车,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汽车品牌。而华为则选择与多家车企合作,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来影响整个汽车产业链。两种策略各有优劣,最终谁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无论如何,科技巨头们的入局无疑为传统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力。他们带来了创新的技术和思维方式,推动了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造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小米和华为能否在这个全新的领域站稳脚跟,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