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看过《楚门的世界》的人都有体会,《抓娃娃》的剧情,很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版的楚门的世界
一部让人笑过之后却轻松不起来的喜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边做教育的人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它荒谬、离谱,价值观扭曲,也有人认为它折射出来的理念特别先进,直击家庭教育中的痛点。
好坏暂且不论,有一点却是事实,不管剧情多么离奇,影片中的家长却是很典 型的中国式父母,很多人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或父母的影子。
只是影片中的父母为了孩子孤注一掷的劲,就让人倍感压力和熟悉。
投入了整个家族的财力,打造了一个专门的团队,牺牲了自己前半生的生活,培养出来的却是只想跟家庭划清界限的孩子,已经道出了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一代又一代家长身上拥有的悲壮感!
为了孩子什么都愿付出,但能收获什么却一片茫然,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现状。
影片中沈腾和马丽饰演的父母,不惜制造出一个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只为实现自己认为的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结果呢?
只留下一声叹息!
很想对那些有意无意制造着楚门的世界的家长们说一声:“请住手!”
穷养,富养,都不能变成圈养
穷养、富养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当孩子问家里有没有钱的时候,很多父母会卡壳,说有钱吧,怕孩子躺平,说没钱吧,怕孩子自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穷养和富养分很多层面,通常来说,物质上的穷和富并不随着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但偏偏就有人想要在穷养和富养之间自 由漂移,《抓娃娃》的主人公就是如此。
影片中,沈腾饰演的马成钢把大儿子养废了,他认为问题就出在富养上,于是决定改弦更张,穷养小儿子马继业。
可是,作为土豪,住着豪华别 墅,雇着保姆,如何穷养?
一狠心一跺脚,马成钢制定了个惊天战略:
搬离别 墅,回到小时候自己长大的地方——废弃多年的老院子,让儿子重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为配套,他斥巨资为儿子打造了“生活贫苦,热爱读书,人穷志坚”的生活环境:
破败荒凉的院子;
“瘫痪在床”的奶奶;
穿着随时掉底鞋子的爸爸;
永远在“读书”的爸爸、妈妈和奶奶……
事实却是,瘫痪的奶奶是请来的,其真实身份是儿童品德教育专 家李老 师,掉底的鞋子是马成钢让儿子体会家里有多穷的道具,热爱读书是一家人在马继业面前表演出来的人设。
就这样,被姥姥姥爷和几个保姆精致喂养的小胖孩牛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中历练成了吃苦耐劳,精瘦精瘦的穷苦儿童马继业。
一个大富翁硬是把日子过回了几十年前。
穷养的精髓似乎是被马成钢抓住了。
只不过,这个穷养充斥着强烈的“人工制造”的味道,写满了夸张和谎言。
穷养的另一面是围着他的成长团团转的豪华团队。
马成钢组建了一个由各领域专 家组成的教师团队,专门负责落实马继业的成长计划,不定时复盘教育方法和效果。
这有点像身边那些靠着补習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升级版。
上学路上,他总都能遇到外教跟他说英语,买菜的时候,摊主会给他出数学题,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奶奶总是在“读书”。
物质上的穷养,精神上的富养,遥相呼应。
在马成钢为他编织的成长大计中,涵盖了情 商,财商,智商,逆商等方方面面的培养。
令马继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的行踪被拍摄,活动范围被设计,行为、表情、一举一动被过度分析解读,他的周围全是“演员”。
马继业活在了“楚门的世界”里!
这种失去了真实土壤的养育本质上是一种圈养,与动物园里的动物无异。
当一个人连自主 权都失去的时候,穷和富已经不重要了。
这也是《抓娃娃》和《楚门的世界》让人感到后怕的地方。
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被规定了路径的成长,何谈唤醒灵魂?
规划,建议,都不能一味操控
近些年来,学習规划、成长规划在家长中间流行起来。
但,很多家长根本没弄清楚规划,建议与操控之间的边界在哪里。
比如下面这些常见的报道:
偷偷地改掉孩子填报的志愿,逼孩子学自己认为有“钱”途的专 业,用既成事实让孩子服从;
孩子有目标大学,让孩子改成自以为好的大学,导致孩子抗拒想要复读;
逼着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市里更好的学校读书,结果孩子抑郁躺平不想上学……
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就开始各种花式操作,总之,要让孩子服从家长的意愿。
在“好学校、好专 业、好工作”的三好道路上,家长们一骑绝尘,越走越远,以致于很多人完全忽略了尊重、沟通,引导,而是直接上手,越俎代庖。
《抓娃娃》中,马成钢靠着砸钱和表演为马继业划定的成长路线,目标同样是好学校,好发展,好未来,其本质是大型操控现场。
好的规划和建议是以孩子为主体的。
操控却让家长变成了主体来安排孩子的人生,在这里,孩子成了隐 形的存在。
影片蕞后,马继业发现自己的人生完全是父母设计出来的时候,内心塌陷,被欺骗的感觉可想而知。
他说,“我不想要被 操控的人生。”
马成钢说:“其实,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啊!”
马成钢的话表面透着无奈,实则让人无语,恨得牙根痒痒。
在这场互相操控的人生大戏里,父母和孩子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父母所谓被孩子操控的人生,其实是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无论如何,孩子的人生剧本不该被父母所框定。
这不由让人想起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的那句,“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中,就全变坏了。”
影片的结局,马继业放弃了父母为他规划的清北大学,逃离了被设计的人生。
此后,他对父母说的话进行了免 疫,对父母试图施加的影响进行了屏 蔽。
逃避和远离就是他对父母的态度。
斩断原生家庭的链接之后,他追逐小时候的梦想,复读一年后,考了一所体育大学。
曾经,隐约感到被安排了既定路线的他,对自己,也对所有人说:人生,有的时候,需要学会拐弯,那样你才有 机会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在一次道法公开课上,马继业当着评委,老师和同学的面,大声说:
我现在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这个世界在跟我互动,我感到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操纵着这个世界,我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在监视着我,一旦我违反了它们的旨意,它们就会操纵我的命运。
他太渴望做自己了!
摆脱操控,活出自己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渴望。
《楚门的世界》里,当楚门迈出被幕布锁定的世界的大门时,观众们无不狂欢:“他做到了,他做到了!”
“走吧,楚门!”是所有人对他由衷的祝福。
为你好,为我好,都不能逃避感受
武志红老师曾不止一次说过:每个生命本能上都想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做父母的,要试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而活。
从这一点来说,《抓娃娃》中马成钢及其所谓的专 家团队犯了教育上的大忌: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人为制造了孩子感觉的混乱。
这也是当下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在教育上被严重忽略的地方。
毫无疑问,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是带着全然的感受而来的,他们能听,能看,能触摸,有喜有怒,会伤心,会恐惧……
当一个人得以自然发展时,他的感觉就会分化得越来越清晰,反之,一旦这些感觉遭到破坏,人就会怀疑、否定自己的感受,离自己越来越远。
生活中,那些给人感觉冷漠、麻木、快到停不下来的人,其真实感觉大概是被破坏掉了。
《抓娃娃》式的家庭教育,不仅破坏了孩子的真实感受,还会让人怀疑自己。
这样的教育非常残 酷,影片如果不是刻意设计出喜剧化的结尾来美 化父母的行为,马继业即使出现躺平、摆烂,抑郁等问题都再正常不过。
(http://www.h7243.cn)
来源:http://www.cjrlove.cn
(http://www.mushao.com.cn)
来源:http://www.witchlander.cn
(http://www.xjlokman.com.cn)
来源:http://www.tt73.cn
(http://www.alkvyi.cn)
来源:http://www.139w.cn
(http://www.lybeierte.cn)
来源:http://www.sai-en.cn
(http://www.jachs.cn)
来源:http://www.wxpackage.com.cn
(http://www.b6aazzzz.cn)
来源:http://www.91gongxingbanchang.cn
(http://www.taf520.cn)
来源:http://www.shanzhaimi.cn
(http://www.shenzhenjijian.cn)
来源:http://www.tjabc.com.cn
(http://www.sexinse.cn)
来源:http://www.mynbe.cn
要说马继业的感觉是如何被破坏掉的,影片中的例子多得说不过来,只看其中几个场景,就可感受一二。
片中,只要马继业一做作业,一家人就开始“读书”。
有一次,马丽饰演的妈妈春兰在看书的时候,挡在书后面的手机掉了出来。
马继业问,妈妈你换 新手机了?
马丽拿出在儿子面前装穷用的老年手机说,妈妈哪有钱换 新手机啊,这不还是这个吗,你看你,看书看的都迷糊了,歇歇眼睛吧。
欺骗归欺骗,小孩子的感觉依然是非常敏锐的,马继业还是感觉到了环境中莫名的矛盾和冲突。
他又问马成钢:“爸爸,看书有什么用啊?”
马成钢说,多读书啊,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马继业接着又问,“那你说咱家人都这么爱读书,为什么还这么穷啊?”
马成钢急中生智,支支吾吾地说,“那是因为爸爸、妈妈、奶奶刚开始喜欢看书,看得还少!”
马继业听得似信非信,满脸疑惑。
当然,这样的戏演多了,马继业也就越来越相信父母给他洗 脑的新身份了,出身贫穷,每天只能跑步上学,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不过随着马继业逐渐长大,这些蛛丝马迹很难骗过他了,家长打的马虎眼也很难过关了。
其中,蕞为讽刺而又疯狂的一次,发生在马继业因为突发原因提前回家的路上。
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他看见一直瘫痪在床的奶奶竟然身姿矫健,弹跳自如地跟邻居打篮球,连投篮动作都那么轻盈,活脱脱一个运动健将了得。
马继业很震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奶奶发现他以后,先是慌了一下,而后赶紧往家跑,马继业在后面紧追不舍,结果被“邻居们”各种阻挠。
等马继业追回家的时候,奶奶已经躺在床上,故作镇定地跟他打招呼,一口咬定自己一直躺在床上,是马继业看花了眼。
更恐怖的是,马继业回家在屋里找了一圈都没有人,结果在他和奶奶说话的瞬间,妈妈竟然站在了他的身后。
看得人浑身发毛!
妈妈和奶奶一唱一和地说马继业是学習压力太大出现幻觉了。
为了把戏演下去,得到消息的马成钢在欺骗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眼看要被揭穿了,马成钢设计了一出让奶奶突然离世的情节,说奶奶病了很久了,只是为了他的学習没有告诉他,打篮球是人离世前才会有的行为!
各种荒诞搞笑不一而足。
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一种欺骗接着一种欺骗,嘴上说着为了孩子好,却置孩子内心的感受于不顾,肆意挥霍着孩子的信任和感情。
这和每年高 考后再告诉孩子亲人离世或父母离异的消息的做法并无二致,都是以为你好的名义忽略掉了孩子的感受。
很可惜,被这样言传身教着长大的孩子学会的只有怀疑一切,包括他自己。
他们很难真的相信什么,也很难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去做成一件事。
他们会去表演努力,但不会真的努力;
他们会表演专注,但不是真的专注;
他们会表演刻苦,却不会真的刻苦。
就像马继业一样,他学会了在父母面前表演自己志在清北的样子,骗得父母以为他们的教育取得了成功,但在高 考考试现场,他制造了自己的失踪现场,并成功逃离。
或许,他们要用一辈子去学会信任这个世界,信任自己的感受,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
写在后面
让我们回到片名——《抓娃娃》,是不是感到很好奇,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再看看其英文名“successor”,意思是:接替者,继承者。它更接近电影立项时的名字《接 班人计划》,加上马继业这个名字的内涵,观众也就能理解影片的本意了。
只不过,接 班人没培养出来,马成钢大号练废,小号没练成,却仍执着于继续练的结局更加令人深思。
或许,影片更深的意思是告诉大家:与其亦步亦趋地抓着孩子让他们走自己走过的路,不如放手,让孩子们走自己的路,成为他们自己。
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孩子们的人生追求也不一样了。
正如影片中的马大俊和马继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远离父母,探索自己人生的道路,过程虽然辛苦,但能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娃娃》呼唤的是:家长们,松 弛一点,勇敢放手!
放手不是放弃。
放手是“我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