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1876—1951 年),教育家。1904 年与严修等创办私立敬业中学堂(1907 年改名南开学校)。1919 年又与严修等创办南开大学,任校长。1938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国民参政会副会长、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主张教育救国。著有《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张伯苓教育言论集》等。

张伯苓先生和总理相识近40年,两人既是师生也是朋友,还是统一战线的同志。他们之间的友情为后人树立了典范,值得后人的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在1913年,考入了南开中心,当时总理住在伯父家,家境也不是很好,所以总理上学的时候经济也很拮据,总理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周末的时候才回家。总理的社会活动能力非常的突出,很快在南开展露了风采,这也入了校长张伯苓的视线中。

张伯苓并不因为周恩来清贫的家境而看不起他,反而特别的赏识和关怀周恩来,免去了周恩来的学费、书费、宿费,还帮他找些杂事做,缓解周恩来的经济压力。在一个私立学校免除学生的学杂费并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而周恩来能得到这种待遇可见张伯苓对周恩来的看重。

总理和张伯苓先生的关系非常的好,他经常去张伯苓先生家中,每次都会被张伯苓先生留下吃饭,总理后来曾经开玩笑的回忆说道:“我小时候,校长给我熬鱼吃。”周恩来经常和张伯苓先生探讨一些问题,从社会到国家大事,周恩来思想敏锐,谈吐不凡,毫无当时青年的旧习俗,张伯苓一再说起:“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厚的师生情谊,使得周恩来一直对南开念念不忘,总理多次谈到张伯苓先生,感谢对他的培养。1957年他再次来到天津,在全市高等学校欢迎会上说:

“我每次来至天津,总是告诉我过去的师友说:我还是感谢南开中学给我那些启蒙的基本知识,使我便可能寻求新的知识,接触新的知识。”

周恩来不但和张伯苓先生有着共识,两人也有着分歧,而每在这一时刻,周恩来都是直言好不作假。

1919年,总理再一次的回到了南开,经过反帝爱国运动的实践,周恩来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以一种新的目光来观察中国和世界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对于张伯苓一如既往的热爱和尊重,但是阅历的增长也让他对学校有了新的认识,他不赞成张伯苓当时为办南开大学向北洋政府的官僚政客如曹汝霖、梁士诒、周自齐辈陪笑乞援,反对拉曹汝霖、杨以德之流充任校董。1919年5月,他在给南开留日同学的信中就公开批评张伯苓的做法,说“校长近来人心大变,总是拿中国式政治手腕办教育。”也公开批评南开教育的弊端和张伯苓说:

“从中学二年级起,耳朵里不大听中国话了。除开国文还有一个先生讲中国话外,英文、代数、三角、几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都是用英文教,用英国的教本,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科学的术语,要我说成中国名字,我还说不出来。把一个青年搞成这个样,还有什么办法跟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呢?”

这句话应该是如今中国教育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张伯苓听取了周恩来的建议,通过对比美国教育的考察和研究,也认识到了南开教育需要革新。在创办南开大学也在探索中国教育的道路。

1919年9月南开大学成立,张伯苓先生准予周恩来免试入文科学习(学号 62 号)。12 月,张伯苓委托周恩来在修身班上向全校师生宣布改革大纲。这是张伯苓对周恩来的最大信任,也是周恩来对张伯苓办教育的有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还没有来得及帮助张伯苓展开工作,就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而被捕,在反动派被迫释放周恩来等人以后,周恩来被张伯苓派往法国勤工俭学。

这次旅欧之旅,开辟了周恩来的革命道路,在学校的支持和张伯苓的关怀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发生的才叫历史,未发生的叫未知,我们只探索历史!追寻伟人的脚步,发现历史背后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