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于1946年3月20日成立于张家口,先后合并多所学校历经更名最后在1955年,学校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东临清华,南接北大,它的前身是一所干部子弟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岁月,许多革命干部投身火热的斗争,不少人英勇牺牲,自然顾不上自己的子女。于是党组织就把烈士和干部子女集中起来,办了一所学校,和部队一样过供给制的生活。解放了,学校迁到北京,自己动手修建校园,依然过着供给制生活。

1953年5月24日,星期日,下午两点多,总理和邓大姐乘车来到学校,下车后,总理环视了一下学校的建筑和周围绿油油的稻田,他的双眼在浓眉下闪着光。

这时一个同学看到总理进来了立马大喊:“啊,周总理!周总理来了!”

这声喊声传遍了整个学校,立马喜气就充斥着学校,同学们立马朝楼外奔去,大家都想挨近总理近一点。狭窄的楼道挤满了活泼的少年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都挤向了总理身边, 这时警卫员立马喊道:“别挤,总理的手受过伤!”这句话提醒了大家,同学们立即向后退了两步。

廷晓是个高个子同学,他挤在了最前面,他望着周总理和邓妈妈,有许多话想说,可一时又不知道说什么。周总理看看他,笑了,他也一笑,气氛立刻轻松活跃起来。

“廷晓是我们学生会副主席!”这时同学们向总理介绍着。

周总理朝廷晓伸出手笑着说:

“噢,副会长。今年多大了?”
“二十。”
“上几年级了?”
“初中三年级。”
“上学晚。”周总理沉思地说道,又问道:“你们的伙食费是一个月十元钱吗?”
“是!”廷晓回答,心想,周总理了解情况多具体。
“每月还给你们钱花吗?”周总理问。
“发两元钱。”同学们说。
“衣服呢?”
“衣服也发。”
“多少钱?你们知道吗?”
同学们又做了回答。
“哦,单衣两套十七元,棉衣十二元,加上伙食费,那就是说,每个月每人平均是十四五元呐!”

周总理一边说,一边推开高一(二)班教室的门看了看,又回头看看同学们,提出另一个问题:

“你们这里有没有工农子弟?”

“没有。”孩子们想也不用想,马上回答。这是干部子弟学校哇。

“你们说说,和工农群众的孩子在一块好不好?”

同学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时没人回答得上来。他们觉得周总理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应该认真想想。周总理望着廷晓,廷晓不知道说什么好,一时答不上来。不少人为他着急,小声议论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会儿,总理看大家都没有讲话,于是自己打破了沉默,他坏视大家,提高了声音说:

“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一向认为,干部子弟不应该特殊化,应该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弟在同一个学校里,一起学习。你们的父兄,是从劳动人民中成长起来的,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一直是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你们也应该这样做。”

他抬起右手,加重了口气:“如果说要特殊,你们就只能在多做工作这一点上特殊。”

细心的孩子从周总理抬起的右手袖管里看到,那只受过伤的右臂上白布衬衣的袖口精心地补着一圈补丁;身上的深色外衣,已经旧了,脚上穿的也是一双普通的布鞋。

“你们听说过清朝的八旗子弟吗?”总理问孩子们:“八旗子弟就是清朝的贵胄子弟。你们会写‘胄’字吗?就是胃字出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周总理就给同学们讲了“八旗子弟”的故事。他们的父辈自小骑马射箭,能征善战,为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不骑马,要坐轿,整天提着鸟笼子东游西逛。后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他们毫无办法。只好投降。

“你们的父辈为人民流过血,立过功。”总理说:“但他们是无产阶级的战士,既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你们享用,更不会留给你们任何特权。如果说他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那就是一副更艰巨、更光荣的革命重担。”总理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无产阶级应该是一代胜过一代!”

总理深情的教诲,印在孩子们脑海里,许多人至今还牢牢记着。

伟大的母亲养育伟大的人,周恩来就是那个人,他有三位伟大的母亲

不被世人所知的一次意外,1961年6月15日周总理乘车在阜成门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