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融战共工的传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场发生在上古时期的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都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众多古籍记载中,无论是祝融还是共工,社会关系特别混乱,令人难以理解。只有理清这些关系,才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这段历史的真相。

一般认为,祝融与共工是一对死敌,然而,在《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中,祝融与共工竟然成了父子关系:“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这段文字首先从炎帝的妻子听訞说起,只是大家看到“赤水”,很容易想到云南的金沙江,不过这里的赤水应当是指黄河,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河水呈黄色。远古时期还没有黄河的名称,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作者将黄河称作赤水。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这句话究竟表达什么意思呢?这里的“降”是从北方向南发展的意思,“祝融降处于江水”,就是说祝融从黄河流域南下,到达长江的沿岸。接着便是生“生共工”, 若按字面来理解,就是说祝融到达长江沿岸后便生下了共工。

难道共工真的是祝融所生儿子?恐怕无人能够解释清楚,更是没有人能够接受!

综合众多古籍来看,共工氏是延续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群族,不是某一个人能够“生”下来的。我们不能一看到“生”这个字就理解为生儿育女,比如《千字文》中的“金生丽水”,并不是说一个叫“金”的人生下“丽、水”这样的儿女。

为了弄清楚祝融与共工的关系,接着请看《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在《史记·楚世家》的记载中,祝融是颛顼的子孙来到南方后才有的称号,与共工是一对死敌。但是,《史记·楚世家》开头这段文字记载很难理解,长期以来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比如,“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的“居火正”是什么意思?而最难理解的是“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临阵换将都是兵法大忌,更何况杀主将。如果是因为重黎诛杀共工氏不够干净,为何不让他继续干下去吗?而这个时候诛杀军中主帅,势必引起军中大乱,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在对照其它古籍文献后才知道,《史记·楚世家》的重黎不是人名,而是另有含义。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先看《山海经》中关于颛顼子孙的记载,在第十六卷的《大荒西经》中这样记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记载了重黎,也说重黎是颛顼的子孙后代,与《史记·楚世家》有所不同的是,重黎是两个人,都是颛顼的孙子,而《史记·楚世家》的重黎是一个人,是颛顼的玄孙。结合《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后,《史记·楚世家》中“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这句应该这样表达:“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及吴回,卷章重黎,吴回重离。

重离是两个离卦上下重叠而产生的象征意义,也就是离卦的卦象:“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重离就是“明两作”,就是两个离卦上下重叠,祝融含义就是来源于卦象的下半句:“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意思是说,这位“大人”成为众人所仰望的首领,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就象天空中永不熄灭的太阳,不断地发出光芒,照亮四方,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这就是 “能光融天下”。

重离和重黎都有登上极位的意思,二者的区别是:离是天空中永不熄灭的太阳,而黎则是落山的太阳。太阳落山后第二天会从东边的山上升起,这就是黎明。

颛顼的孙子卷章曾经拥有到高无上的权力,但他被帝喾诛杀了,这就好比落山的太阳,失去了应有的光环,故称为“重黎”,这些问题在《帝喾如何从颛顼子孙手中夺权?》这篇文章中已作详细讲述。

以上是介绍《山海经·海内经》和《史记·楚世家》两种不同文献中,祝融与共工截然不同的关系。那么,两种文献所说的祝融和共工是不是同一回事呢?请看《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根据《大荒北经》的记载,冀州的系昆之山有共工之台,顾名思义,这个共工之台就是共工氏创建的,这段文字就记述了上古时期各方势力围绕共工之台的控制权展开较量。共工之台究竟为何物?为何值得各方势力的反复争夺?

古籍中找不到任何有关共工之台的相关记载,幸运的是,近年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共工氏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传说中的共工氏。良渚古城内的主体是宫殿区,是良渚王和贵族居住、生活的地方。宫殿区的地基要比其它地方高出十几米,而且是由人工从周围挖土来堆积而成,显得格外壮观,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共工之台。

冀州系昆之山的共工之台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与良渚古城相比,其规模肯定要大得多,不然就不会招引各方势力的争夺。通过对良渚古城遗址的研究分析,我们还可以认为,传说中的昆仑之墟是上古时期手工制作以及商品贸易的中心,谁控制了共工之台,谁就掌控了天下的财富。

各方势力都在为争夺共工之台的控制权展开激烈的较量,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而炎帝因为出现了意外,他的妻子听訞投靠了黄帝。从听訞到炎居再到节并、戏器,然后再到祝融,总共经历了五代人,从黄帝到昌意再到颛顼、称(《大荒西经》的老童),然后到卷章和吴回,也是经历了五代人。不管《山海经·大荒西经》的祝融与卷章、吴回是不是相同人物,他们应当处于同一个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工氏则处于敌对的阵营,既然共工之台为共工氏所建,说明共工氏在黄帝之前就存在了。综合众多古籍来看,共工氏是延续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群族,不是某一个人能够“生”下来的。不过这段文字既然提到祝融生共工,说明祝融与共工之间肯定存在某种关系。

楚人的先祖是帝高阳颛顼,颛顼的子孙追杀共工氏才来到楚地的。楚国最初兴起的区域是今天的江汉流域,而楚人的祖先颛顼是北方人,从北方到江汉流域大别人阻隔,在上古时期根本没有道路可走,唯一的途径沿东部平原南下,到达长江北岸后沿江而上,最后才到达江汉流域。

在围绕冀州共工之台控制权的争夺中,良渚人加入了共工氏的阵营。共工氏战败后,良渚人遭到了来自北方联军的追杀。良渚人看到大军压境,知道自己毫无胜算,只好弃城逃走。因此可以这么说,良渚的荒废是良渚贵族被北方人吓跑的。只有这样,良渚古城遗址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前文已作分析,颛顼的一个孙子因为有功绩而获得“祝融”的称号,然而,这个“祝融”却又因为放跑了共工氏而被帝喾诛杀。因此,《山海经·海内经》所载“祝融生共工”并非祝融生下一个叫“共工”的子女,而是放跑了共工氏。

将陷入困境的敌人放跑,无论什么年代都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被有心人记录下来了。我们知道,上古时期并没有文字记载,这些历史事件如何流传下来的呢?就象祝融放走共工氏这件事情,很可能是用图形来表示:一个人将小孩送走,这个人代表祝融,小孩则代表共工氏。《山海经》的编辑看到这样的一幅图形后,误以为是祝融生下了一个名叫“共工”的小孩。

前文引述《山海经·海内经》这段文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从听訞到炎居再到节并、戏器,然后再到祝融,以历史画卷的方式讲述历史或文明的传承,而祝融就是这个传承的关键节点。在祝融以前,人们对共工氏不甚了解,到了祝融之后才对共工氏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这段文字的下半部分就是讲述他们所知道有关共工氏的秘密。

“共工生术器”也不能理解为共工生下名叫“术器”的子女。“术”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它的本义是指城邑中错综复杂的道路,引伸为方法、策略、技艺、业术、学说等等,通常是指具有很高超的技巧。“器”就是指不同质地、不同用途的器皿或工具,比如用粘土烧制出来的陶器,或者用玉石打磨出来的工具等等。所谓的“术器”应该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并能够方便组合的工具,结合下文的“复土壤”,说明这种工具的作用是翻转土壤。因此可以认为这里的“术器”就是共工氏发明的石犁,主要用来犁田翻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良渚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石犁,仅在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石犁就多达一百多件。这些石犁可分为两类,一类平面呈三角形,刃在两腰,中间穿一孔或者数孔,以便固定安装在木制的犁床上,这类犁的作用是翻耕水田;另一类的形状也是近似三角形,不同之处是刃在底部,后端有一斜把,用来开沟挖渠。

“术器首方颠”就是讲述“术器”出现后的重大意义,这个“首”是首先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术器”的脑袋是方形的。“方”是将田地划分成方块,“颠”就是用犁将土壤翻转过来。“首方颠”就是下文的“复土壤”,就是用犁将土壤翻转过来,杂草被覆盖在土壤下面就会腐烂。用犁翻土不仅可以除草,还能够改善土质,一举两得。这种耕种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耕种的效率,还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一铲一锹的耜耕相比,犁耕的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疑是耕种技术的巨大进步。来自北方的氏族部落首次看到良渚人的耕种方式,惊讶不已、叹为观止。

“共工生后土”不能理解为共工氏生下一个叫“后土”的人。“后”在古代是掌权的意思,“土”就是指土地,“后土”就是共工氏创立的一个职能部门,专门从事土地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远古时代还没有历法,什么时候开始春耕播种?这就需要有人提醒,而共工氏的后土就是负责这项工作。

“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就是说自从共工氏创建了后土这个职能部门后,曾经出现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

因此,《山海经·海内经》这段文字的重点是从祝融引出共工,通过二者的关系讲述犁耕文明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祝融是关键人物。共工氏有两大贡献,其一犁耕种,其二是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从耜耕到犁耕,这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良渚考古研究表明,共工氏发明犁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是在祝融之前,北方众多的农耕部落却一无所知,但在祝融到达南方后,这种耕种方式很快就得到全面推广,传遍整个天下。

这段文字还表明,听訞是炎帝的妻子,与良渚人本来属于一个阵营,然而良渚人有这么先进的耕种技术,居然不告诉自己,言外之意,良渚人太自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