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原名刘明昭,1892年12月4日- 1986年10月7日),四川开县(今重庆开州区)人。是我国伟大的开国元帅中的其一。
其他的战友伙伴领导们也都对刘伯承元帅夸赞良多,比如朱老总曾赞扬刘伯承:“他仁爱、忠信、智慧、勇敢、严明,是国家少有的将军。”
而刘伯承对于这些赞誉,从不骄傲,却还很谦逊。他曾说:“如果说我这一辈子取得了一点成就,那全靠依靠主席和共产党,没有党,我是搞不出什么功绩的。”
而在1932年的宁都会议中,刘伯承却没有在重要时刻支持主席。一些洋派革命者在这次会议中处于上游,他们掠夺了主席对红军的指挥权。他们当时仰仗着同是在苏联学习过的刘伯承,想推举刘伯承升任。
在会议中,关于主席是否继续任职的问题也引发了强烈的讨论。林彪、彭德怀、朱德等人大力支持主席继续领导军队,而在激烈的争斗中,后来刘伯承支持了洋派革命者,否认了主席无误的领导思想。
主席也在此次会议中,没有了领导权,坐了冷板凳,直至后来到了遵义,主席才重新掌权。但主席有着海一样宽广的胸襟,并没有因此对刘伯承不满,在刘伯承建功之时,主席还多次赞扬褒奖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主席有意想任命刘伯承为解放军参谋长,可刘伯承却谢绝了,称自己三次任命参谋长的表现自己都不是很满意。现在他想到南京建立一所军校,为国家培训军事化的作战人才。主席欣然同意。后来,刘伯承在南京领导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
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学院在刘伯承的带领下,已经从伊始的4个院系到12个院系,学生的数量从不到一千人增加到超过3000人,主席还在视察学校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后来,中共中央下发文件,通知全党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主观主义,特别是克服处理马列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
解放之初,实行一边倒的苏维埃政策。军校也是如此,不仅有苏联的军事顾问,而且照搬苏联的课程和安排,很少谈论中国革命的实际案例。
刘伯承在学校举行学员会议。学生们反映了这2个问题:一是6小时学制,二是会审考试过于严厉。对此,有些学员对此有意见便写了投诉信。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学员指出,甚至有刘伯承等这种战功显赫的领导,还有被下级帮助擦鞋子的状况。
中央领导非常看重此事,彭德怀与主席谈论后,在1957年的2月派出了以陈赓、黄克诚为首的共计12个人的小组,声势浩大的进入了军事学院。后来调查小组给领导的报告中写道:教学方法中有许多不足,教条主义很严重,且教学方式不适合我国和我军当前的情况。
而此种情况的出现,院长刘伯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1957年的8月,刘伯承致信主席和彭德怀,请求辞去学院的各项职务。
中央很快就准许了刘伯承的辞职。随后廖汉生就任院长,钟期光担任政委。
1958年,林彪主持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有1000多名高级将领出席此会议,再次将反对教条主义的风潮达到顶峰。
林彪没有指名道姓地批评说:“有些人一提到学习,就想到国外的东西,以为只有洋货才好。这是迷信,所以我们必须打破迷信。有的人不将主席的军事作为基本的军事教材,这是错误的。”会下的听众都明白,这些评论指的就是刘伯承等。
彭德怀在领导会议中曾说:“刘伯承的教条主义严重,在红军时候,刘的教条主义使许多革命同志们牺牲了。”
长征期间,红军与第四军在草原会合后,第四军主动提出派一些陆军、师级的高级将领到以刘伯承为主要教官的红军学校进行训练。余天云曾在20岁的时候就当过军长,他也进校学习,他性格不羁易怒,与刘伯承和其他教官就经常发生过口角,他甚至公开威胁和辱骂刘伯承。刘伯承生气地说:不处罚了他,学校就不开课。后来余天云被关了禁闭。
令人惊讶的是,余天云的承受能力竟如此之差,没有想开,后来跳崖自尽了。
数十年之后,彭德怀提起往事,气氛顿时不安起来。主席听了,叹了口气说:“余天云还是个小孩子,一是没有想开,不怪别人。”
后来,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反对教条主义的浪潮达到顶峰。许多中级、高级将领都被打为“反党”一族。而此次批判教条主义的矛头直指刘伯承。刘伯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受到批评的开国大元帅。
幸运的是,主席很关照刘伯承。他还曾说:刘伯承不用来会议上做检讨,表达态度便可以了。可刘伯承却坚持要在会议中检讨,并且态度非常良好且深刻,才过了这一关。
主席还是非常看重刘伯承,并没有因其他事情而影响,1966年,刘伯承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1982年,那时的刘伯承已体迈多病,随后辞去了党、政府和军队的领导人职位,四年后,1896年,刘伯承逝世,终年94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