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叶剑英同其他领导正在进行会议时,工作人员悄悄进来递给叶帅一封电报。叶剑英便打开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他大惊失色,吓了一跳。这封电报是总政委张国焘给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的密函,令右路军队南下,要发起党内的斗争,分裂我党。

在2个月之前的两河口会议中,中央就采取了北上的政策。但张国焘不仅叮嘱左军原地不动,还坚持南下,和中央指示作对。陈昌浩的直接领导是张国焘,他并不能直接接收到领导的指示,只能对张国焘听之任之。毛主席等领导多次劝说、敦促他,但他从未改变。现在,张国焘准备公开放弃中央的决定,分裂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虽然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其实内心已经很担忧事态,并且在暗想计策。他观察了下正在谈论激动的陈昌浩,漫不经心地把电报塞到口袋,泰然自若的继续听他讲话。过了一阵子,在大家都放松没有注意他的时候,他飞速跑去毛主席的所在处,将电报交给了主席。

毛泽东看了后,断定现在的形势已经迫在眉睫。他拿出一支铅笔,快速地将电报的内容写在烟纸上,准备马上和同志们商量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

现在,这一消息已经成功地传达到中共中央,叶剑英稍微松了一口气。他害怕被发现他是偷偷带着电报出去的,这会让人怀疑他,便立刻又快马加鞭的跑步回去。回到会场时,会议还没结束,陈昌浩还在侃侃而谈。叶剑英淡定地坐回原位,看起来云淡风轻,内心还在哐哐跳个不停。

中共中央决定立即率领部队北上。临行之前,张闻天和秦邦宪劝叶剑英说:“老叶啊,你决定要走吗,这里很危险。”叶剑英明白他们说的是事实,但他考虑到大局,回答说:“我不能离开。如果我离开,恐怕每个人都出不去了。”更重要的是,他不舍军委直属军,不管怎样都想将此队带出去,为革命积蓄更多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国焘

队伍中有这么多人,如何才能都带出去呢。叶剑英想了半天,突然急中生智,灵光一现:“有办法了!”

随后,他去见大将徐向前,请示说:”总政委发来电报说要南下,命我们做好准备,而我们首先要准备的就是储备粮食,我们命各个直属军,让他们自行去屯粮吧。”徐向前立刻同意了。

叶剑英迅速拟了一份通知:今夜两点,各军出发去觅粮食。陈昌浩也赞同应该要先屯粮,所以也支持叶剑英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剑英随即与他的直属队伍的领导同志见面商榷此事。他说:“现在形势迫在眉睫。中央已离开了,我们也必须在夜里两点离开。切记,以去屯粮的名号!”叶剑英非常缜密细心的还带领同志们将表的时间精确校准,并告诉大家,时间观念要强,两点出发就是两点出发,不能早或晚。

叮嘱好后叶剑英便回去休息。他躺在床上辗转,却如何都无法入眠,脑海里都是在想着夜里的行动。数个小时后,叶剑英在屋里昏暗的灯光下看表,凌晨1时45分。他立刻起床穿上外套,从床下拿出一个地图后,动作轻轻地走了出去。

叶剑英去找到政治部秘书长萧向荣,并将地图给他。嘱咐道:“此地图全军仅此一张,至关重要,务必要保存妥当!”此时,是凌晨1时55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行前,叶剑英发现自己竟然忘记带手枪,便准备返回去拿。萧向荣却制止道:“不行,太危险了!”“没关系,我是公然出来的,检查军队囤粮食。快走,别等我了。”叶剑英说。

他独自回到住处取回自己的手枪。出门后,他假装四下看了看,问门岗:“你看见队伍去屯粮了吗?他们都什么时候出发的?”随后,他继续行走,直至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他才立刻加速行走。为了更加隐秘,不引人注目,叶剑英没有骑马,只牵了一头没有鞍的骡子。夜色漆黑,山路崎岖不平。他整整走了6小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速与中央会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天色慢慢明朗,叶剑英才逐渐追上了部队,看到大家都安好,他感到很欣慰,跋山涉水的辛苦都被抛之于脑后。

2天以后,军队到达了俄罗斯边境。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决定》。中央想劝说张国焘浪子回头,多次和他联系,命他快速北上。然而,张国焘却没有理会,走了自己的路。南下后,他又擅自成立了“中央政府”,他的反心显露无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北上,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起,成功地与陕北的红军会合。叶剑英勇敢、谨慎、忠诚、机敏,在紧要关头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之后,毛主席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多次夸赞表扬叶剑英。还称因为叶剑英的机敏果断,救了红军,救了党,救了我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