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在授衔结束后,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元帅感慨地说道,伍中豪同志如果今天还活着,说不定又是一名大将,甚至有可能是元帅。不仅是聂荣臻,就连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也多次提到过伍中豪,说他要是还在,那可是足以和林彪元帅媲美的将军。伍中豪究竟立下了什么功劳,才能让这群大佬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他和主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伍中豪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他于上世纪初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聪明伶俐,19岁就考入了北京大学的文学院,那时候的北大可比现在的北大还要辉煌,许多影响那个时代的人物,都是北大的校友。同时也是中国新思想浪潮的集中地,深造期间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非常认同,并潜心研究。同时还拜在了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同志的门下成了他的学生,伍中豪在李大钊的引导下,把复兴中国的伟大任务放在第一位。
很快伍中豪就离开了学校,投身到了革命事业当中。回到家乡后的伍中豪,建立了湖南首批的县级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1924年,是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并且同年黄埔军校就此开办,于是李大钊和毛泽东就号召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积极参加报考黄埔军校。伍中豪也响应了党的号召,很快就来到了广州加入黄埔军校,被编入了步兵军团参与学习。伍世豪很快就进入了共产党人的视野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伍中豪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巧合的是林彪和伍中豪都是四期的学员,并且还都在同一个团。但两人的表现却是天差地别,林彪表现平平,并没有展现出什么军事天赋和政治天赋。伍中豪则不同,他聪明的头脑和出色的口才,使他成为四期学员中的热门人物。
伍中豪的优异不仅得到同学们的肯定,更是得到总教官的赞赏。教官更是让伍中豪在毕业后,留在军校担任他 的副官。但伍中豪没有选择留在军校,在以全团第二的成绩毕业后,便听从党组织的安排,来到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军事教官。也正是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毛泽东。
此时的毛主席正在国民党担任,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由于在农民运动上很有一套,于是便被派往广州担任农讲所的所长,同时也为北伐物色有力人才。毛泽东很有先进之名,在这时他就意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所以他格外重视农民的军事教育。与当时任教官的伍中豪惺惺相惜,两人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到兴起时更是睡在一起。
随着两人相处的时间越长,对彼此的钦佩就越深。毛主席非常喜欢伍中豪这个知己,伍中豪也非常佩服毛泽东的大局观。两人虽没有兄弟的血脉关系,却有亲兄弟的感情。伍中豪把毛泽东当大哥,毛泽东也把伍中豪当弟弟。伍中豪更是多次对毛泽东说,以后要跟毛泽东一起奋斗。
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打响,伍中豪被黄埔军校召回,担任第四军的连长向湖南进发。一年后,武汉率先被国民党左翼分子清剿,许多革命先烈都死在了这里。伍中豪跟随部队向东进发,准备与叶挺的部队会合,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部队最终停留在了江西修水,在此休整。
很快秋季到来,为了应对往后的行动。警卫团抽出三个连队补充给,一直在修水修正的独立团,成立独立团第三营,并任命伍中豪为第三营营长。不久之后,毛泽东便来到了修水,向全体官兵传达了中共八七次会议的结论,秋收起义正式打响。
毛泽东与伍中豪两人在此相遇,那热情程度简直可以媲美就别胜新婚了。伍中豪向毛泽东大倒苦水,说自己现在有些迷茫,不知道革命的下一步该怎么走。毛泽东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他胸有成竹地指出了之前失败的两个致命问题,第一就是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第二就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拿起手中的枪杆子,去争取政权。伍中豪听完毛泽东的一番话后,立马是茅塞顿开。
1927年9月,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一场载入史册的秋收起义爆发,伍中豪在此期间屡建战功,成了秋收起义军种炙手可热的人物,更是毛泽东麾下的一员大将。但由于国民党实力雄厚,共产党又才刚刚组织起武装力量,难免要被国民党压制。于是毛泽东当机立断,指挥部队向指定好的地方撤退。很快伍中豪便接到任务,指挥攻打白沙镇。但由于这是伍中豪的首次指挥作战,他感到忐忑不安怕因自己的决策失误,而导致军队遭受过大的伤亡。毛泽东在了解情况后,一天深夜毛泽东来到了伍中豪的营地中,为伍中豪做战前开导。毛泽东说,打仗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看你对敌人了解得很透彻,这场仗对你来说不成问题。两人交谈到天亮才各自离去。
第二天伍中豪睡醒后,立马带着部队往白沙镇进发,结局并没有太大的悬念。白沙镇的守将果然不是伍中豪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没过多久,起义军打胜仗的消息就送到了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见士气得到了鼓舞,立马高兴地说要给伍中豪记一功。随后毛泽东驱马赶到白沙镇,见到伍中豪后对他大加赞赏。伍中豪则说,这一仗能获胜,润之兄昨晚给我的鼓励也非常重要。
虽然首战告捷值得庆贺,但战斗才刚刚打响,难免有些人对未来并不看好。秋收起义刚刚收编的第四团则趁这个时候叛逃了。毛泽东则立即整理部队,往文家市反向退去。当晚毛泽东就在文家市召开了营级以上的讨论会议,会议中毛泽东提出要改变原定策略,转而向农村进发。但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师长和副师长的反对,双方为此展开了唇枪舌战,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伍中豪忍无可忍,他愤怒地站起来拿着枪指着反对者的脑袋,让他们服从毛泽东的命令。同时担任总指挥的卢德铭也同意毛泽东的想法,于是最终就决定向湘南前进。
军队离开文家市后,时常遭遇敌人的骚扰。伍中豪洞察时局,为了摆脱敌人的纠缠,伍中豪提出了几点意见。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发,在天黑的时候露营。同时加快行军速度,分开跑一段再合起来,这样敌人就被甩掉了。不幸的是总指挥卢德铭在撤退途中,不幸遇袭身亡。
在摆脱敌人的骚扰到达目的地后,毛泽东再次召开了会议,对现有部队进行整编。起初毛泽东把原团长撤下来,换伍中豪担任一营营长。但后来考虑到原团长心里不平衡,为了部队团结伍中豪亲自跟毛泽东说要降为副职,毛泽东考虑再三后也答应了。
同年11月份,毛泽东与部队总算赶到了井冈山,秋收起义也正式完成了。但由于路途多有波折,团长和参谋长一前一后叛变,营长也因受伤而不知去向,等到了井冈山伍中豪就是毛泽东麾下排名第一的大将。
经历过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一直到建国还活着的人,大多都成了元帅或者上将。以伍中豪的头脑以及主席对他的器重,如果他还活着确实有可能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
伍中豪在随毛主席上山后,参与指挥战斗的次数就多了起来。到了后面可谓是身经百战,自身的名气也越发的大,敌人往往在听到伍中豪这三个字后,士气立马就低了三分。之后井冈山就因蒋介石加大围剿力度而失陷,但好在伍中豪早有预料,他此前就为红军的撤退路径做好了安排,红军最终有惊无险的渡过了这次危机。
后来伍中豪由于军务繁忙,终日待在战斗第一线,最后患上急性肺炎住进了医院。期间毛泽东曾多次探望伍中豪,让他好好休养军队的事就不要再操劳了。后来红军北上受阻,毛主席写信让伍中豪组织军队前去支援。伍中豪收到信后,哪怕身体已经没好他也立马组织了三万军队向前线赶去。意外在此期间发生了,临近傍晚伍中豪带领的部队受到敌人埋伏,部队损失惨重伍中豪当场战死。毛主席收到消息后泪流满面,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好几日不吃不喝。
毛主席对伍中豪的感情非常之深,据说在建国之后,主席曾多次派人去当时的那片战场搜寻伍中豪的身躯,但都没有任何发现。伍中豪的逝去不仅使毛主席失去了一员大将,更是让红军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将领。但他这一生为革命所做的贡献是无法泯灭的,这份功勋值得我们所有人去铭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