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十九岁的苏轼收到了北宋神宗皇帝的一封亲笔诏书,安排他前往汝州担任团练副使,由此开启了他长达半年的江淮漂泊之旅。
在这次旅途中,苏轼游历了庐山,途经九江之时又到高安与苏辙小聚,之后前往金陵拜访了王安石,接着前往泗州。
在当年的十二月十八日,苏轼在雍熙塔下一个由和尚经营的澡堂里享受了一次冷水浴,并因此灵感迸发,写下了两首与洗澡相关的《如梦令》。
一、《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与《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赏析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北宋·苏轼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搓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北宋·苏轼
自净方能净彼,我且汗流浃背。寄语洗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首人间百事。
这两首词的大意分别如下:
人的身上何时有过水垢?水垢又何曾真正附于人身?洗浴之际,低头审视,水垢与“我”,皆了无痕迹。我想对搓背的人说,辛苦您整日挥动手臂。请轻一些,再轻一些。东坡居士之身,本就清净无垢。
唯有自身先净,方能净化他人。此刻我正通过汗水与呼吸的调节来自我净化。愿对澡堂中的每个人说,不妨与自身肉身共赴一场游戏。只管洗涤,只管洗涤,低头面对世间百态,做那凡尘俗世中的一分子。
这两首《如梦令》选题贴近生活,语言幽默中蕴含禅意,表面上是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实则是“一语双关”地抒发了自己因台谏迫害而蒙受冤屈的郁闷之情。
原来,自元丰三年被贬黄州之后,神宗皇帝虽然赏识苏轼之才,三次欲调其回朝任职,但是均遭谏官阻挠。
直至元丰七年,神宗绕过朝中大臣,以皇帝亲笔信的形式,强行将苏轼指派至汝州,因汝州相较于黄州,更靠近京城汴梁。
因此,苏轼在填写第一首《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时,心中应是回忆起了乌台诗案后四年多来所受的委屈与诽谤。词中,苏轼借用佛家“无垢”之说,表达了双重含义:
一是自己本为清白之身,却遭人无端诬陷;二是依据禅宗理念,世间万物皆如梦幻泡影,虚无缥缈,故水垢与“我皆为“空”,从而暗指那些向皇帝进谗言之人,为虚无之事而对他大动干戈。
而《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则反映了苏轼的另一段经历。这件事情发生在元丰三年的夏季,当时苏轼奉命“量移汝州”,他携妻带儿渡过长江的时候,在船上生活了两个月。
遇到夏季七、八月暑热,苏轼的幼子不幸病逝。在这首词里面,他借洗澡来提醒自己应该超脱世俗,放下悲痛。
因为苏轼平时最喜欢与人讲禅,谈生死,也时常安慰那些亲人去世的人,可是现在他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感觉自己如果不能从丧子之痛里跳脱出来,以后也没资格再与人谈佛法了。
于是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苏轼在澡堂里努力通过“汗蒸”、和打坐呼吸等方式,来平复内心的创伤。
饱经患难的苏轼深深地知道,作为一名普通人,在世间难免要经历各种情感的磨砺。面对这些磨难,除非达到成佛的境界,否则你只能学会接纳自己的肉体,并与之一同游戏人间。
尘世中的修行者,应该遵循世间的规则,努力地净化自己的内心。成功的关键是保持正确的心态,低头面对生活的挑战。
因此,这两首《如梦令》虽以“洗澡”为题,但实则是在借题发挥,阐述佛教中关于心灵净化的深刻哲理。
二、创作背景
在这两首词的前面,原本附有一段自序,文中写道: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于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词。此曲本源自唐庄宗所制,原名《忆仙姿》,然苏轼嫌其名不甚雅致,故更名为《如梦令》。盖因庄宗原词末句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苏轼便取此意境,以为新名。
此段自序详细交代了词的创作时间、地点,以及词牌名称的由来。原来,苏轼是借用了唐庄宗的旧曲《忆仙姿》进行填词。
但是苏轼认为原曲名不够风雅,便巧妙地从庄宗原词中摘取“如梦如梦”之句,将词牌名改为《如梦令》。如此看来,《如梦令》这一词牌名,竟是苏轼的“创意之作”。
有趣的是,苏轼嫌弃《忆仙姿》的名字不雅,自己填词的时候却关注起公共浴室里面“沐浴搓背”的日常琐事。不过细品之下,才发现他写“泡澡”是假,深谈人生哲理才是真。
苏轼选择以“洗澡”为题来谈佛理的,可能是受到道家“道在屎溺之中”的影响。于是一经运用,反而瞬间让主题变得“高雅”不凡起来了。提及中国古代的“公共澡堂”,今人听来或许会觉有点新奇。
毕竟,中国古人生活保守,穿衣物的时候,往往都是一件长衫遮蔽全身,非野蛮人不会故意裸露肢体。像这种在公共澡堂中与人“坦诚相见”,一起沐浴的盛事,实属难得一见的风景。
然而,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宋代中国人真的特别喜欢在公工代澡堂子里洗“冷水浴”,故而当时中国的各大城市里,公共澡堂遍地都是。
这些澡堂设有男女分区,并配备专人提供搓背、按摩等服务,这一习俗在苏轼的《如梦令》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依据苏轼自序所述,他前往寺庙澡堂之时正值隆冬十二月,天寒地冻,想来他泡的应该不是“冷水浴”。
结语
苏轼自幼受母亲的影响,接触佛法,青年时期便喜将禅理融入诗作之中。他少年成名,曾经怀着诗圣杜甫那样“致君尧舜上”的伟大理想,满怀憧憬地进入官场。
结果因为一场“诗案”,苏轼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当时身为皇帝的宋神宗,虽然很是惜才,但是在元丰二年案发时,亦无法完全庇护于他。
等到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宋神宗仍然心系他的安危,多次想要把他叫回到自己身边,结果直至驾崩,这一愿望也没有实现。直到宋哲宗时期,苏轼才得以重返朝廷。
《宋史》中提到,宋神宗宣仁太后对苏轼赞誉有加,言及“先帝每颂卿文章,必曰:奇才!但未必进用卿耳”。
原来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台谏的约束。宋神宗再想苏轼回京,他也不能坏了这个规则。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因朝中政敌阻挠。若非台谏反对,他或许能早日回京,避免幼子苏遁夭折之悲剧。
幼子离世之后,苏轼对政治心灰意冷,行至泗水时,上书朝廷请求改任常州养老。在等待回复期间,他偶入一和尚所开澡堂,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首《如梦令》。
深入了解词的创作背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苏轼这两首《如梦令》在表面的幽默与诙谐下,实则隐藏着淡淡的凄凉与无奈。
- 参考资料:
-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
-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作者:苏轼,北宋;
-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作者:苏轼,北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