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博弈

文丨本本柒

孤舟难行,张颂文也不好顶。

8月6日,由曾舜晞、张颂文主演的《孤舟》在爱奇艺上线,并同时于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三台联合播出。谍战题材上星的优势使得《孤舟》成为了当前电视端播出剧的top1。8月26日收官之时,收视破新高。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至8月27日,其累计有效播放已超1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网络平台,其传播力与口碑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虽然近年来谍战剧品类不缺作品,但即使是流量加成也少见出圈爆剧。谍战剧“老中青”组合,或者说“演技派+青春派”的搭配似乎已经不管用了。

“谍偶”争议,从何而来?

《孤舟》讲述的是由曾舜晞饰演的顾易中从国外学成归国,在抗战爆发后,与王玉雯饰演的肖若彤参与地下行动,失败后被栽赃为党内叛徒,后主动潜入日伪,与苏州特工站站长周知非和日军顾问近藤利男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重要反派人物周知非由靠《狂飙》爆火的张颂文出演。

熟悉的“青年演员+演技派”的搭配与后期渐复杂的感情线让《孤舟》常得到“谍战偶像剧”的评价。

事实上,自2015年《伪装者》成为现象级爆剧,推出“青春励志偶像派谍战剧”风格,后续的谍战剧便走向年轻化创作模式。2016年的《解密》、《麻雀》、《胭脂》等均以当时人气偶像加实力演技派组合的演员阵容作为谍战剧新的“打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电视的单向传播,互联网时代各类剧集井喷式增长,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谍战剧偶像化便是为了适应电视剧台网互动的播放形态、抓住网生代观众审美口味、获得市场关注的应对手段。青春化的叙事主题、英雄式的人物塑造、愈加复杂的情感关系、色彩鲜明的影像风格等成为了这时期谍战剧的主要特点。

虽然后续此类剧集的市场评价并不高,但为了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叙事模式上对人物关系和情节冲突等方面的强调,则被许多当下的谍战剧继承下来。《孤舟》也具有相应的特征。

一方面,人物设置和关系纠葛要好看。《孤舟》便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反派角色,并在正反派阵营各设置了具有讨论度的情感交叉。张颂文饰演的周知非是一个迷雾一般的角色,高位的反派人物,周转在多方势力中,很难看出他的真正企图。与他相关联的初恋情人翁太是军统的特工,而朝夕相处的妻子则是在利益权衡下的选择。主角这边则聚焦顾易中与肖若彤、张海沫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革命白月光”还是“先婚后爱假结婚”都在情感关系上给足了看点。

另一方面,戏剧冲突和故事结构要好看。《孤舟》便设置了明确的双线故事,既有抓卧底找“八号细胞”,也有主角顾易中做卧底。观众在缺乏信息的视角下,猜测“谁是卧底”,投身于具有悬念和解谜趣味的游戏中。同时也在全知视角下体会“做狼人”的紧张氛围,跟着主角“潜伏”的节奏,在刺激的场景中冒着随时有可能被发现的风险闯关到底。

这些形式上的设置搭建起了精美的架子,足够制造话题、足够吸引人,谍战基础之上的青春化表达指向更广阔的人群,可以说是很能get的公式。但正如那些口碑不佳的众多偶像谍战剧一样,仅仅能吸引观众是不够的,还要有留住观众的底气。

“厌蠢”的谍战,粗糙的《孤舟》

成为《伪装者》并不容易,其热度口碑双丰收的原因不仅在于极具看点的人物关系和感情设置,还有其扎实的情节设计与合理的人格内核,而这也是许多谍战剧没有做到的地方。

在剧情上,《孤舟》的前半部分便“劝退”了许多观众,主要表现在其逻辑缺失,细节不精。

从首集开始,剧情的设置就稍显粗糙,有许多为了走剧情而走剧情的环节。比如男主参与行动是因为他绘制的地图行动人员看不懂,作为“编外人员”的他便可以直接参与到营救行动中去。后面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顾易中找到了敌方特工并让其写下口供,这重要的证据就如此恰巧地在打斗的过程中丢失,并被损坏。

紧密节奏之下有许多难经推敲的细节,戏剧的张力被草率的转折所引导。刻意的设置打破了谍战应有的紧张感、刺激感,让其变成“只能看看,不能细想”的下饭剧。

人物设置上的缺憾主要表现在男主,《孤舟》主线放在顾易中身上,是一个明显的成长型故事,但其角色缺乏鲜明特征,成长线也略显生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爱看菜鸟主角一路升级打怪,也爱看身具技能点的主角拿捏剧情爽感,这样的剧作逻辑虽少创新,但至少明确且清晰。但顾易中似乎不那么“菜”,也不那么强。

家庭、求学的背景使其具有一定的“硬”技能,所以把他往“心无城府的爱国青年”上塑造是站不住脚的,但后续的情节又无法为这样的人设背书,顾易中和表哥初次尝试对付周知非的手段可谓十分稚嫩,后续应对反派设局的方法也未见高明。

故事大抵想要聚焦男主处事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行动过程中的成长,但这成长的表现是被事件推着走的,主角在行动失败、敌方陷害等一环接一环的设计中不得不选择潜伏。成长的过程只表现在做的事情和说的语言里,而不在人物内里的转变,并不那么让人信服。

合理的成长型叙事诸如《唐诡》中的卢凌风,不成熟、理想主义,但性格特色突出,观众能理解他的行事准则,在看穿他的鲁莽自大后,见到人物本身的赤诚;《伪装者》里的明台,年轻,莽撞,重感情,所以观众能够理解其情绪化的表演,更能在后续其沉着的决策中看到角色的成长。

但在本片中,男主做决定更多是轻率的、被动的。情节的塑造不涉及人物内心的纠葛、浮于表面,似乎只需要将一个初出茅庐的革命行动者的历练一一展开就好了。

人格内核的缺失让故事变得死气沉沉,粗糙的逻辑与情节的不合理也让谍战失去了重要的支撑点,被弱化的谍战类型渐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谍战剧的下一步

作为电视剧的特定题材,谍战剧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钩子,它有侦探的逻辑,也有悬疑的元素,在正反立场的对立中看主人公的惊险博弈已搭建起了一个好看的框架,这也是谍战剧品类持续输出的原因。但长青赛道并不是剧集制作的万金油,谍战剧的创新已越来越难。

剧集《潜伏》曾被认为是国产谍战剧的巅峰,它故事落点有趣亦有险,叙事节奏起伏有变,情节编排巧妙。导演兼编剧姜伟,曾担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编剧,自编自导国产犯罪心理剧《沉默的证人》,另一位编剧林黎胜代表作为《天下无贼》。《孤舟》便是这两人合作的又一部国产谍战剧,但这据传打磨近十年的剧本从逻辑、人设、情感等方面似乎都不那么具有惊喜感——传统好剧的主创组合也无法保证拿下口碑热度的双丰收。

作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剧集类型,谍战剧大致经历了经典的正剧风、青春风到现在的多元化三个阶段。回顾过往我们能发现,过去的每个时期,谍战剧都曾面临过创新难的问题。

2009年《潜伏》爆火将谍战剧的热度推向高潮,随后出现的《风筝》、《黎明之前》、《悬崖》等都是兼具了口碑和热度的佳作。这阶段的电视剧直击特工的工作生活,这些人物是内敛的、成熟的,他们已经身处惊险的位置,要在具体的行动者面对、解决困境,展现出独有的英雄魅力。剧目在整体基调上是灰色的,它强调情节的设定,注重巧妙的构思,开启了中年特工、假夫妻人设、密码破译等玩法,后续的剧集则多固化在这些设定中,同质化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伪装者》开始在题材、叙事上寻找另类的表达。剧集开头并不展示一个“完成式”的特工,而是在成为特工之前讲述他们缘何、如何成为特工,后续再跟进具体的特工行动。在这样的过程中,主角必经信念的破碎重组,多方位的成长是这类剧集的主题。这一时期的剧目颜色走向多彩,但后续跟着出现的诸多剧集,抓住了偶像,缺失了谍战,也在这一类型中逐渐迷失。

随着网络空间的扩大,近年来,谍战剧的叙事也走向多元,故事的面貌发生变化。单一类型需不断寻找突破、尝试融合,爱情的、职场的、生活的、喜剧的元素逐渐加入,空间的指向也扩展到都市的各个角落。

2024年已播出的谍战剧中,《追风者》聚焦金融+谍战、《哈尔滨一九四四》强调地域特色、《群星闪耀时》以青年成长为主线、《特别行动》较延续传统风格,但似乎都反响各异。

谍战剧的下一步,应该从经典中找答案,从现在的市场中找答案。从过往好剧中拆解谍战赛道的核心要素,把握人物、逻辑、剧情的基础;从现有趋势中把握剧集创新的方向,抓准节奏、质感与表达。仅靠一人扛剧或者是依仗类型赢得市场的情形,在谍战剧赛道已经不再出现了。

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