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役时,晓得杜聿明、邱清泉
等原来第五军的老部下和学生被围在淮海那儿以后,在后方的一位将军一阵感慨——“往后国军就没有装甲兵啦”。
这位老将军徐庭瑶乃是第 5 军的创建者,在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他不顾众人反对,把当时没啥名气的杜聿明推上了第五军军长的位子,这才有了后来杜聿明在抗战和解放战争里的出头。
跟仕途一路高升的杜聿明不同,抗战后的徐庭瑶就好像人间消失了一样。他在 1935 年就升为中将了,可一直到解放战争末期,都过了十几年啦,还是个中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老蒋爱将,装甲先驱】
安徽出生的徐庭瑶早年间考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三期,这一批里有像李宗仁、张治中、白崇禧、李仙洲等好多国军大佬级人物。毕业以后,徐庭瑶跟很多进北洋系统的同学不一样,眼光很尖的他决定南下,加入革命军的大本营——粤军。
在广东的时候,他当上了粤军第一军
的团长,后来在惠州之战里,他带头扛着云梯冲进城里,这让老蒋特别赞赏。到了北伐战争那会,他归何应钦的第一军管,在福建打仗时打败了五省联军的大将周荫人,拿下了永定城,接着就改当第 4 师的副师长和师长了。
那时候徐庭瑶的第 4 师到底有多厉害呀?
日后在抗战和解放战争里表现出色的名将像杜聿明、关麟征、黄杰、郑洞国、戴安澜,都曾是他的部下,就连汤恩伯
也曾短暂在他手底下做事。并且这个师还是老蒋着重打造的黄埔亲训师,在围剿咱们鄂豫皖红军的时候,给咱们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真正让徐庭瑶崛起的,其实是 1933 年的长城抗战。
那时当上了 17 军军长的徐庭瑶,听说日军越过长城杀害咱关内的老百姓,就带着手下写血书请求去抗日。当时他的 17 军下面有黄杰的第 2 师、汤恩伯的第 4 师和关麟征的 25 师。这 3 个师在长城抗战里虽说损失不小,可也给进犯的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像郑洞国的部队就和日军第 8 师团死磕,在古北口之战中,国军 25 师在副师长杜聿明的指挥下坚守阵地,把日军的多次进攻都打退了。
这场战斗中,17 军能称得上是参战国军队里表现相当出色的部队之一。
因为这事儿,徐庭瑶得到了老蒋的奖赏,还被任命为保定行营主任,差不多华北的中央军都归他管。
在保定那阵子,徐庭瑶对长城抗战做了复盘。他瞧见日军坦克在国军阵地肆意横行,士兵们只能拿血肉之躯去抵挡。于是,他向老蒋提议要组建一支专门的装甲部队,还写了不少文章给老蒋。
老蒋心里清楚,将来跟日军迟早得打一仗,而且当下也没打仗,于是就让他带人去欧美考察,顺便买些国外先进的装甲装备。
1936 年回国以后,老蒋让徐庭瑶当了装甲兵总监,还在南京搞起了国军第一支装甲部队。那时候在国外留学的廖耀湘、邱清泉,都归徐庭瑶管。杜聿明也是他手下装甲兵的团长。就因为他对装甲兵有超前的认识,后人把他叫做“国军的古德里安”。
原本徐庭瑶的仕途本该一片光明,然而从抗战开始,他却逐渐走起了下坡路。
【桂南失利,惨遭弃用】
实际上在抗战前期,老蒋很器重徐庭瑶。1939 年,他担任着国军机械化学校教育长,还兼任 38 集团军总司令。按理说,抗战初期能当集团军总司令的,像胡宗南这类人,起码得是个上将,再不济也是中将加上将的军衔(关麟征不算)。可这位老兄一直到三年解放战争末期,仍然只是个中将,跟他的弟子,像杜聿明、关麟征、邱清泉一个军衔,就连比他小 8 岁的廖耀湘都有个中将的职务。
至于徐庭瑶为啥一直都是中将,这得怪老蒋。抗战开始后,徐庭瑶渐渐不受宠了,慢慢就淡出了老蒋的视线,也就不受重视了。
接下来咱们一步一步瞧瞧徐庭瑶咋就
失去老蒋的信任啦?
1939 年末的昆仑关大战,让第五军声名远扬,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和邱清泉这些第五军系的将领也进入了老蒋的视线。这些黄埔学生在昆仑关跟日寇第 5 师团激烈战斗了好几天几夜,展现出了抗日军人的雄风。
可相比来说,他们的长官徐庭瑶就没那么走运了,虽说昆仑关战役中国军惨胜,可这仅仅是日军发起的桂南会战里的一场仗罢了,昆仑关战役结束没几天,国军就全面溃败了。
整个桂南都丢了,日军把国军从海上获取国际援助的路线给切断了,国军只好从西北公路去获取国际(苏联)的物资援助。就这场仗中国军表现出的问题,把老蒋气得不行,1940 年 2 月 22 日到 25 日,老蒋在柳州开的《桂南会战检讨会》上说道:
这次会战咱们的将领太骄横又疏忽,精神状态差得很,一点决心都没有,结果就遭受了失败的耻辱……
而且在 1940 年 2 月 27 日,通过电令的方式给参战将领们做了相应的惩处
“瞧瞧这次桂南作战,没能把敌军一举歼灭,白白错失了好机会,最后功亏一篑,实在令人痛心!要是不明确加以惩罚,那怎么能严明纪律从而保障抗战取得胜利呢?”
处罚名单里差不多把参加这次战役的所有国军高级将领都列进去了。
白崇禧和陈诚的职位被撤掉了,还降了级,白崇禧从一级上将变成了二级上将。
徐庭瑶在指挥 32 集团军的时候,由于处置不当、决心不坚定,没能挽回败局,直接被免除了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38 集团军也跟着撤销了)。当时徐庭瑶的错处在于——作为桂南国军唯一的嫡系机动力量,几次作战伤亡惨重,而且指挥还混乱(集团军电台都被炸了,没法掌
握和指挥部队),这实在是说不通。
(http://www.answerquestions.cn)
来源:http://www.vibratory-screen.com.cn
(http://www.6624.net.cn)
来源:http://www.xzhzh.cn
(http://www.xjhoo.cn)
来源:http://www.stone-suppliers.cn
(http://www.syjwb.cn)
来源:http://www.llumar-hn.cn
(http://www.llzhidsz800320.cn)
来源:http://www.zjshengquan.cn
(http://www.m17783.cn)
来源:http://www.healthwear.cn
(http://www.baisoft.cn)
来源:http://www.dbgt9j9j1.cn
(http://www.youche88.cn)
来源:http://www.zuruan.com.cn
(http://www.paomaling.cn)
来源:http://www.pbxvxking.cn
(http://www.shoucang8.cn)
来源:http://www.xjwa-online.cn
当然啦,这也就从侧面表明,比起带兵打仗,徐庭瑶还是在学术和教育方面更能施展才能。所以失去老蒋信任后,他在抗战时只能负责后方的装甲兵训练工作,给前线输送装甲方面的人才。
因为打了败仗被老蒋撤掉职务的集团军总司令可不少,像汤恩伯这些人,后来不也照样被重用嘛。而徐庭瑶从抗战一开始,就一直走下坡路坐冷板凳,还有个原因就是国军内部的派系站队问题。
而这就是为啥老蒋在抗战后期,还有
解放战争的时候不再重新用他的原因。
跟不少黄埔军校的教官,像顾祝同和刘峙,都属于何应钦系。可跟前两人出去自成一派不一样,徐庭瑶始终跟着何应钦,所以他的地位跟何应钦的荣辱是绑在一起的。而何应钦一开始在老蒋那儿挺受重视,但他俩在西安事变里关系一下子就闹僵了。
老蒋被张公子抓住那会,何应钦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出兵去救老蒋。要晓得当时两边关系特紧张,何应钦大军都逼近了,万一没弄好,老蒋就得被砍头啊。以至于孔祥熙和蒋夫人等人都讲何应钦想借张公子他们的手把老蒋给除掉。这后面的实情先不说,从后来的一连串事情也能看出蒋何之间已经有了嫌隙。
而何派的嫡系大将徐庭瑶,始终守在何应钦身旁,还不停地给老何撑场子,鼓动手下的师长们去关中“平叛,救校长”。在这次事变里,徐庭瑶被任命为东路军指挥,他在自传中也是这么写的。
“国民政府派兵去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让庭瑶当讨逆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带着四十个师逼近西安。二十五号,蒋介石平安回到了南京。这事儿结束后,国民政府给他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
可就算拿到了勋章,老蒋对徐庭瑶,甚至后来的何应钦,也多了好些防备。
到了抗战后期,何应钦渐渐被土木系的陈诚给取代了。失势的何应钦在抗战结束后,只好被迫去了海外。但留在国内的他的嫡系可就没那么走运了,陈诚掌管总参谋部以后,对何系军官大规模整顿,要么打压,要么收编,徐庭瑶想要被重用,那肯定不容易。
最为关键的是,解放战争打响以后,像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都已经坐到兵团级以上的重要职位了,比他们的师傅徐庭瑶厉害多了。再说徐庭瑶,他很久没打仗了,打仗的时候也是理论讲得多,实际本事不行,所以很难再被老蒋看重。
所以抗战开始以后,徐庭瑶慢慢脱离了国军的核心圈子。像他这种闲在一边又没实权的人,老蒋当然不会多在意,想升为上将(中将加上将)那更是没门儿。
【雨田君说】
徐庭瑶的军事生涯得说是开头不错后面不行。他不被重用,一方面是跟错了人,另一方面指挥作战能力差也是个大问题。不过比起打仗,他搞教育倒是挺在行,而且为人挺宽厚,还常常提携黄埔军校的一些学生军官,所以杜聿明好多为人处世的法子也是跟这位老长官学的。
别跟爱显摆的人争荣誉,别跟蛮横傲气的人争对错。
这也是他一辈子的处世之道,不过这可能是他没能当上上将的一个原因。
— 结束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