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彩礼在婚姻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婚姻中涉及彩礼纠纷的问题频繁发生,由于彩礼涉及的金额往往巨大,彩礼纠纷案件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暴露出家庭、婚姻关系中的法律和道德困境。

不同地区对于彩礼的看法和习俗差异较大,使得这类纠纷的处理变得极为复杂。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彩礼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本期我们将结合现实案例为大家整理,民法典出台后,涉彩礼纠纷案例的一般处理方式。

一、彩礼返还的法律原则

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从法律关系来看,彩礼是一种婚姻关系中的财产交换行为,其本质在于双方家庭的礼尚往来。在判定彩礼是否应当返还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双方婚前交往情况、婚后生活状况、彩礼数额及支付方式等,以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规定不仅为彩礼返还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二、哪些不是彩礼?

彩礼的认定以给付钱款时的目的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规定》中明确提出,以下三种不属于彩礼的范围。

(一)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

(二)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

(三)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三、彩礼返还的比例问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夫妻双方结婚之后的彩礼返还问题,在《规定》实施之前一般按照民法典关于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综合双方对于婚姻关系与家庭的付出来进行分割。《规定》出台后,第五条为彩礼返还问题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体现了法律对于婚姻中财产纠纷的细致考量,旨在公平合理地解决彩礼返还问题,同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第五条 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人民法院认定彩礼数额是否过高,应当综合考虑彩礼给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给付方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当地习俗等因素。

综合最高院等四部门联合推出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不同的情况往往根据具体情形分别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畅森律师提醒您】

彩礼作为中国传统婚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返还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引发争议。因此,如遇此类问题可以向律师寻求专业解答,明确正当的解决途径与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双方因理解差异而产生的冲突,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