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同胞之间因为财产继承权问题而反目成仇的桥段并不罕见,而就在最近,这一情节在韩国某大集团公司变成现实。原被排除在该集团继承人之外的哥哥发动“叛乱”,与其弟弟展开经营权之争,公司分化为两大阵营。由于该集团规模庞大,这一骨肉之争震动了整个韩国社会。
也许继承权的竞争听起来离我们老百姓很远,但其实在每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姐妹间的潜在竞争早在童年时期就开始了。虽然这种竞争的出现很正常,然而家长的应对方式将影响同胞间从小建立起关系模式。最近有位朋友就遇到件烦心事:大儿子老是与小儿子闹别扭,还总对着父母说:“我才不要弟弟,没有他我更开心!”这样的问题在我咨询过的多子女家庭中并不少见,能正确处理的家长并不多。随着国家对二孩的政策开放,将有更多的父母将面对这一教育考验。至于处理,大多数父母更多集中精力于教育大孩,却越打骂越糟糕。其实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先了解成因,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的放失。
孩子为何会有排斥兄弟姐妹的想法?
首先,心理学家Dunn和Kendreick的研究表明,随着新生儿的诞生,母亲对大孩的关爱和注意都会减少,较大的尤其是两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感觉到自己和妈妈的关系被新婴儿的到来而破坏。弟弟妹妹的诞生会使得孩子感到母子依恋的安全程度降低而产生被取代的焦虑。而这个问题,会因为父母的忽略和态度转变,夫妻间关系问题,对大孩曾经的过度溺爱而变得更加显著。
其次,手足之情更多是一种人类社会逐渐形成的道德概念,人类是被教育才懂得要爱自己同胞的。而在动物界,许多动物在成年之后就要为了生存与同胞竞争地盘、食物和异性了,发生争斗便是常事。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比如父母的爱、物质诱惑,会使未被完全教化的孩童间呈现出动物性的竞争本能。如果利欲足够诱人,内心的强烈欲望就会激发这种动物本能,使部分成人也忘掉原本的道德约束、手足之情。
因此,父母从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若父母恰当地教育,大多数大孩能逐渐适应拥有弟弟妹妹,发展出良好的同胞关系。下面我将基于五个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1、鼓励大孩子与父母一同照顾弟妹,成为弟妹的“老师”。给大孩机会教给弟妹一些已经懂得的道理和掌握的游戏、生活技能,同时予以肯定。成为照顾者和导师,会增加大孩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这种荣誉感的召唤下,大孩更容易接纳和包容弟妹。
2、父母若能友好相处,孩子之间也会更友好。心理学家Erel就曾通过研究指出婚姻冲突可以很好地预测兄弟姐妹之间的敌对性,尤其是当母亲常对年长的孩子经常实施强制性的管教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3、爱与资源的公平分配很重要:吃饭夹菜兼顾大小,赏罚统一标准,买礼物应大小孩子都有。除了物质资源的分配,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父母若能对所有的孩子都作出温和及敏感的反应,也即在态度和关注度上不会对某个孩子过于偏心,同胞之间就会有较少冲突。而年幼的孩子往往比年长的孩子对于公平的对待更加敏感。
4、不要拿孩子做比较,尤其在他们面前。孩子的天性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各不相同,内心很容易产生对孩子的差别评价。对比只会让孩子受挫,对兄弟姐妹产生更多不满。树立榜样的教育法要慎用,特别注意别把年幼的孩子定为大孩的榜样。
5、让孩子要学会相互理解。父母要通过耐心解释,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解不同年龄兄弟姐妹的行为和想法。主张大小孩子相互谦让,不能总让大孩让着小的,要对理不对人。
曾有研究表明,年幼的孩子间小冲突可达每小时56次,这个数字听上去有些惊人。其实朝夕相处就免不了竞争和冲突,这是多子女家庭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家长无须过度忧虑,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应对就可以了。
研究同样表明:相对于敌对行为,同胞间友善关爱的行为更为普遍。也许,这正体现了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吧。
文章来源:《心理育儿》杂志专栏文章
作者: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理事长 马健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