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德·科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昂纳德·科恩▲

在音乐史上,莱昂纳德·科恩是不可绕过的名字。他光环满身,曾获格莱美最佳摇滚歌手、终身成就奖,以才华影响一个时代的音乐人。鲍勃·迪伦曾说:

“如果我必须当一分钟其他人,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科恩。”

科恩也曾有过人生低谷,半个世纪前,他“觉得自己已经完蛋了”。于是,这位犹太人来到以色列,试图救赎自己。

当时正值1973年赎罪日战争,也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科恩奔赴以色列前线,为众多士兵带来一场足以载入以色列历史的巡演。这是一场科恩和战场众生的双向救赎,超越音乐,超脱身份,也凌驾于生死之上。科恩以一次次灵魂吟唱抚慰战火中的苦难,为深陷恐惧、麻木的人们带去希望与温情,他也找到了精神的依归。

在 里,科恩唱道:I have tried in my way to be free。这句歌词的意思是“我试着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由”。人在年少时代很容易被这样的话打动,可中年时再被击中,则未必只有激昂亢奋,或许多了几分沉湎,或许略有不甘。

生活在当下,即使是不为物质所忧的人,也难逃时代洪流的裹挟,过多且过度的焦虑可以动摇一切以梦想为名的东西。所以身边总有文青羡慕科恩,羡慕他写诗能写成大诗人,写小说能成为加拿大首屈一指的作家,出唱片能拿格莱美终身成就奖,还能写剧本,能从年轻时代一直玩到八十岁,能把自己活成一个传奇。

可是,每个传奇都曾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由,他与你的区别,也许只是坚持和淡漠——对自己的坚持,对喧嚣的淡漠。科恩曾说过,“如果你坚持得够久,你的时代必会到来”,不要将这个“时代”理解为名利场上的声誉地位,它只关乎内心对自己的认可,与其他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追求对自身的认可,才会勉力坚持,才会有“我是个小作家,一辈子经营着那么一点点东西;可为了这一点点东西,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我还将继续支撑下去,直到我撑不动为止”的总结。但切勿以为科恩只有这种极度内敛的自谦,他同样为自己而自豪。别的不说,仅仅是那句“我何其幸运,一生不曾被迫写过不愿写的东西,一个字都没有”,就让写作者们欣羡不已。七十四岁那年,他被迫重返舞台,愈发沧桑,但他仍告诉疯狂的观众:“我上次在这里,是十四或十五年前,当时我年近六旬,还是个怀揣疯狂梦想的孩子”,这赤子之心,同样让人欣羡。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便有许多人提到当时正以82岁高龄推出新专辑的莱昂纳德·科恩,认为同样兼具歌手与诗人身份的他,亦有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期。但很少有人想过,科恩并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鲍勃·迪伦曾说“如果我必须当一分钟其他人,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科恩”,可没有人能变成科恩,因为很难有人终其一生都与时代“对着干”,却又有着不会因为“逆潮流”而受挫的好运气,也很难有人像他这样任性肆意却能借此洞悉人性,并被激发出自己的天才。

出身于富商家庭的科恩,少年丧父,生活无忧又无人管教。大学时代,他更是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随即沉湎于女色、药物,并赴欧旅行,落脚于希腊,与一个女人及她的儿子一起生活。在之后的七年时间里,他写下了两本诗集和两部小说。但他对这种生活并不满意,他说:

“当你写一本小说的时候,总是希望一些东西包围着你。你的生活中需要一个女人,充满了美酒佳肴,而且最好还有孩子们,以及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而我已经拥有了这些,然后,我决定成为一个唱作人。”

所以,科恩离开这宁静生活,来到美国,开启音乐生涯。出道较晚,甚至刚出道就被人以“太老”为由嫌弃的他,创作生命远比同时代的其他歌手持久。当比他小一岁的猫王早已离去,当比他小七岁的鲍勃·迪伦不复当年之勇时,他仍在写诗、写歌。

在昔日的嬉皮时代,“穿着西装出生”的他显得严肃,在八十年代的朋克浪潮中,他以忧郁展示自己的另类。不管哪一个时代,不管如何喧嚣,不管周遭巨星如何炫技如何叛逆如何挥霍才华如何似烈酒般炽热,他始终低吟浅唱,用低音诠释自己的所有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远与潮流相悖的他,即使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仍将自身世界的门窗紧闭,无视大时代与个体意识的冲突。即使是六七十年代最流行的政治题材,他当时也未曾触碰,这使得他简直不像那个时代走出来的歌手。但是,他仍能以那迷人的低音,那反复吟唱的精神世界,屡屡击中人们的内心。

最初,他选择写作,他说自己“想做被漂亮女人爱着的作家”。后来,他在希腊的小岛上沉浸于写作,他说:

“我的内心怀揣着一段不公的经历,我的脸庞高贵得看不出复仇的痕迹。我行走在夜间潮湿的林荫道上,被无数的观众同情……有两三个美丽的女人爱我,却永远得不到我。”

与这些肆意的小心思一样,科恩的小说也弥漫着肆意情绪。1963年的《至爱游戏》是自传体小说,1966年的《美丽失败者》则以后现代方式呈现。二者都结构松散,是典型的散文体小说。有人据此认为他更擅长写诗,实情似乎也确实如此。但这并不妨碍《至爱游戏》和《美丽失败者》成为审视青春的镜子。在《至爱游戏》里,主人公布里弗曼就是科恩自己的化身,同样出生在大萧条时代的加拿大犹太富商家庭,同样有着被穷困同龄人排斥的童年,同样有着写诗、写歌乃至放浪形骸的青春期,同样有着一个接一个的女友。他们还同样蔑视这个社会,以及其衍生的种种道德与秩序。

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至爱游戏》无法绕过“在路上”的意象。但科恩写得激情澎湃,却又隐含宿命的哀伤与无助——“布里弗曼想象着从空中看着他俩开的这辆车,如同一只小弹丸疾驶过大地表面,像彗星一样自由,也许同样注定了要要消亡……用这样的速度开车,他们不受任何束缚,他们可以尝试一切的可能……他们的速度里有一种蔑视”。

布里弗曼,也就是科恩自己,还曾这样向自己提议:“设想你的余生都将如同这一刻一样,在这辆车里朝着遍布灌木丛的乡村疾驰,在列着一排白色导杆的路上,以八十英里的速度经过每根导杆,听着自动点唱机里的音乐,就在这一片云层和星空之下,你此刻的思绪被记忆的横切面充斥——你将如何选择?是选择再来个五十多年这样的开车游荡,还是五十多年的成功与失败?”

科恩在选择时从未犹豫过,哪怕他同样有着痛苦和无奈。这世界上当然有这样一种人,心中跳动着一团火焰,能够点亮自己的生命,并惠及他人,就像那首传世之作《Hallelujah(哈利路亚)》那样。

五十年前在以色列的巡演同样是点亮自己并惠及他人的经历。一直以来,科恩几乎从未提及这段经历。但在那几周里,他写下一份珍贵手稿,留下战火中他的真实心理。以色列作家马蒂·弗里德曼几经波折获得了这份手稿和科恩在战争前后使用的笔记,以《焚身以火》一书还原了他的这段人生,也再现了这场战争。

一位听着科恩唱歌的以色列前线士兵曾说道:“这些旋律很熟悉。我们什么歌词都听不懂,但它穿透了我的心。”他当然是幸运的,在战火纷飞时,与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声音相遇。

马蒂·弗里德曼在《焚身以火》中铺陈了那场战争的背景:

“在戈兰高地那绝望的几天后,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核心地区——高地之下的加利利已经没剩多少以色列军队了。在本书关注重点之一的南方前线,埃及军队占领了苏伊士运河沿岸的以色列前哨站,开进了西奈半岛,打退了守军急切而混乱的反击。以色列的空军本可以打赢这场战争,但是飞机被苏联的新导弹严重损毁。没过几天,据说国防部长、独眼战争英雄摩西·达扬绝望地说:‘第三圣殿已处于危险之中。’第三圣殿是指以色列。以色列通过极大的努力,以超过2600人死亡为代价,才扭转了战局,在月底前取得了一场胜利,但这场胜利更像是失败。

战争结束之时,以色列的领袖和将军,即开国一代的大人物们,全都名声扫地。这个国家变得没那么自信也没那么团结,开始更多地自我反思——战后的以色列在许多方面都变得大不一样了。数百部笔调沉痛的回忆录和批判性的历史著作指出了国家的错误。它们在战后陆续出版,持续至今。25年后,当我在以色列的步兵部队服役时,训练内容包括模拟与穿过沙漠入侵的敌方坦克纵队进行战斗。这种模拟与20世纪90年代末实际发生的战争没什么关系,那显然是赎罪日战争的场景,是一场军队仍在心中进行着的战争。”

从此之后,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古老的斋戒日和黑暗的战争周年纪念日从此紧密交织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而莱昂纳德·科恩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他原本“在很多人眼里是个诗人,写香烟、性,还有人类那平静的绝望。他在犹太社群内长大,但他只把这个社群当作承载空洞仪式的容器。他鄙视暴力,对国家不屑一顾。然而他不仅使自己成为这场以色列战争的一部分,也让自己成了犹太历中最庄严一日的一部分。”

对于科恩之所以在后来的人生中几乎从未提及过这段经历,马蒂·弗里德曼感到非常奇怪,因为他在研究中逐渐发现,科恩对战争的理解是何等深刻,在战场上的出现对于在此见到他的人们来说又是何等重要。

唯一的解释是,“科恩关心的并非历史本身,而是灵魂。也许他觉得,与真实事件的联系会使他的创作沦为纯粹的新闻作品……在这段经历之中,战争仅仅是火焰。他不是来解释火里有多少根木柴,烧得有多热,或者他自己站得离火有多近的。火焰产生了些美丽的灰烬,这便已经足够了。”

马蒂·弗里德曼写道:

“伟大的摇滚乐巡演往往都遵循同样的套路:奉承、放纵、骚乱、崩溃、音乐救赎。但这次巡演是不同的,它独树一帜。比如说,歌手和演出环境之间的联系很独特:科恩,在蒙特利尔的犹太教堂长大的孩子、在希伯来圣经的语言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一位学识渊博的拉比的外孙,正在西奈山周边的荒野上演奏。”

科恩将以色列视为自己的“神话之家”,来到此地似乎让他反复思考“我是谁”“我亏欠他人(比如在希腊小岛上带着孩子等待他的女人、他的家人、犹太人)什么”这些问题。他所说的“神话之家”意义不明,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但有一点很清楚,他来到此地并非只是为了来赶另一场演出。

人们都很想知道,当科恩站在沙漠中的舞台上,面对那些面临死亡的人时,他心中在想些什么。一个从和平世界来到战场的人,难免会有迟疑与无所适从,甚至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没有什么用。科恩或许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感觉也在改变,“一天天过去,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士兵,一定已经感觉到他的艺术正在发挥作用。”那些在灾难中的人们,需要科恩的歌曲。

科恩自己也曾强调面对灾难时的“希伯来传统”,也就是“坐在灾难旁边痛哭流涕。在我看来,悲痛似乎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回避灾难,而是投身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厌恶战争,希望以歌声治愈人们的创伤。虽然书中提到,士兵们当时并没有明显触动,依然在杀戮的麻木中沉沦,但音乐起码埋下了一颗种子,并在战后帮助心灵的回归。科恩的音乐也影响了以色列的音乐乃至人文观念,从此远离宏大叙事。

而最重要的是,“让此次巡演变得与众不同的是它的听众。他(科恩)站在人群前,发现对这些人来说,这些主题并非飘浮在宿舍空气中的抽象概念。他们知道,演唱会结束后还有死亡在等待着他们。科恩为他们演奏,知道他的音乐可能是这些人最后所听到的东西。”

正如马蒂·弗里德曼所言:

“有时,艺术家遭遇某件事时所擦出的火花,会比艺术家自身和事件本身都要夺目得多。艺术不仅纪念了启发它的事物,也在所有惨无人道的事件面前确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科恩就是这样,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面对着今日不知明日事的人们,他以自己的方式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但他的确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名:《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作者:[以]马蒂·弗里德曼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万有引力

译者:高冀蒙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定价:78元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本文首发于《解放日报》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焚书之后,他们就会焚人

这个强大公国的故都,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黄芥末和焗蜗牛

奥斯维辛没有幸存者,最好的人最早死去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