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北京某机关大院。一位身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正在院子里修补一双布鞋。他就是刚刚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王英高。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他平凡的一生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说起将军,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威风凛凛、呼风唤雨的形象。可王英高这位少将,生活却朴实得让人难以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1913年出生于江西泰和的老革命,从1930年参加红军开始,就走上了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白云山、老营盘,哪里有硝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后来组织调他去了医院工作,虽然离开了火线,但依然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

解放战争时期,王英高重回战场,成为华北战场上的一员悍将。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投身装甲部队建设,为国防现代化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他如愿以偿,获授少将军衔

要说这位将军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那令人惊叹的家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英高家里有三件"宝贝",都是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一套修鞋工具、一套理发工具,还有一台缝纫机。在当时的北京,像王英高这样的高级干部,完全可以过上优越的生活。但他和妻子刘琳却坚持过着节俭的日子。

他们家的鞋子,从来不轻易买新的。王英高总是自己动手修补,直到实在穿不了为止。新买的布鞋也要先钉上鞋掌再穿,一双鞋能穿好几年。

理发更是省钱,五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没进过理发店。女儿们自己修剪,三个儿子则互相帮忙。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孩子们长大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衣服,那更是能省则省。从老大穿到老五,补丁摞补丁也在所不惜。两个女儿对拆洗缝补早已轻车熟路。

王英高常对孩子们说:"老一辈打江山流血牺牲,是有那么点功劳。但这不是你们可以炫耀的资本。作为干部子弟,你们更应该有好品德,有真本事,有健康体魄。这些都得靠自己努力,比什么金钱地位都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王家五个孩子个个出类拔萃。大女儿王彦彦和小女儿王英英继承母亲衣钵,在医疗卫生领域大展身手。两姐妹在北京卫戍区全军医务人员考试中两次包揽冠亚军,轰动一时。

长子王倩倩则是个学霸,有"物理大仙"的美誉。后来他成为海军工程师,攻克了不少技术难题。另外两个儿子王维毅、王维佳也是青年才俊,曾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会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王英高家的儿女们在婚姻大事上也颇有"建树"。大女儿王彦彦嫁给了开国元帅徐向前的儿子徐小岩。婚礼当天,新娘竟然坐公交车去的婆家,朴实得让人咋舌。婚后的王彦彦依然保持勤俭作风,自己动手洗衣做饭,深得公婆喜爱。

小女儿王英英则嫁给了开国中将徐立清之子。徐立清也是个不图虚名的人,本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却主动谦让。他和妻子党秀玉都秉持着廉洁奉公的作风,在子女教育上与王家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子王倩倩的妻子是开国上将杨成武的女儿杨东荣,同样出身将门。就这样,王英高成了元帅、上将、中将的"三料亲家",真可谓高门联姻,佳话频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英高,乍一看平平无奇。可细细品味,却令人动容。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艰苦朴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人都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但像王英高这样身居高位还能始终如一的,却是凤毛麟角。

更难得的是,他没有把这种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他的五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纨绔子弟,反而个个成才。这不正是最好的家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英高的为人处世,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格。他们经历过枪林弹雨,见证过山河破碎,更懂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多珍贵。所以即便功成名就,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

这种品格,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财富来滋养心灵,引领风尚。

真正的伟大往往藏在平凡之中。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坚守。充满浮躁和功利的时代,像王英高这样的人物,无疑是一剂清流,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