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直有这样的传言,上古时期洛水中一只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因为得到洛书而成功治理洪水,并将天下划分为九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这样的传说实在是太荒诞了,不足为信,大家都仅仅是将这个故事作为一种奇闻趣谈而已。不过现在有人热心于研究文字的起源,发现大禹父亲的名字“鲧”就是用网捕鱼的意思,或者说鲧就是传说中洛水的神龟。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经常用网捕鱼,无意中捕获到一只很大的类似于龟之类的大鱼,而那时候文字还没有诞生,于是便将他说成是神龟,用图形来表示就是用网捕鱼,这幅图案经过商人的简化,逐渐演变成为“鲧”字。

抛开这些古怪离奇的故事传说不谈,现在说说洛书的内容。大禹能够用洛书治理洪水、划分九州,这洛书一定十分神秘吧?

然而,当大家真正看到洛书时便会大失所望,这幅神秘的图案却非常简单,图上共有九组黑白两色的结点按按方位排列,结点的数目刚好是从一到十,没有重复。若将一组结点看成是一个数,洛书仅仅只有九个数。

这些数有什么含义呢?听说过八卦吗?八卦有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之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八卦是文王后天八卦,它是由长短划符号组成的,就是通常所说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伏羲先天八卦则是用数来表示的,如果将洛书中间五个点这个数去掉,就剩下八个数,刚好对应八卦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河图的原理也是这样,将中间两个数去掉也是剩下八个数,与八卦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一一对应。

上古时期的包牺氏就是用这些数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认识的,古人称之为“结绳而治”。《易·系辞》就有比较系统的讲述,如果大家想要进一步了解,就认真读一读。

大家是否想过,洛书的图案是画在什么介质上的呢?不会以为是画在纸张上吧?

其实,洛书的图案是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在绳网上打结点,用来表达某种含义,这就是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

共工怒触不周山惹怒了北方众多氏族部落,这些氏族部落就联合起来讨伐共工氏,颛顼被推举为盟主。既然组成了联盟,那就应该有盟约吧!当时既没有文字也没有纸张,怎么定盟约?于是颛顼便拿出一张巨大无比的绳网,让这些氏族部落的首领用绳子在绳网上打结作记号,就相当于大家在网上签名。

当然,打结也不能乱来,否则以后大家都看不出是怎么回事。洛书的图案就是规则,相当于地图的图例,或者电报的密码。有了洛书作引导或参考,大家都能基本明白哪个记号是哪位首领的。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洛书只是一小部分,相当于在一幅地图中,我们只看到图例。

这张网就成为了颛顼与各氏族部落之间的约定,是上古时期至高无上的圣物,理所当然由颛顼来保管。颛顼之后,这张图便传到了鲧的手中,然而如此珍贵的圣物,鲧却用它来捕鱼,真是一个败家仔。同时也说明,鲧虽然是帝高阳颛顼的儿子,日子却过得不怎样。不过,有着众多氏族部落首领签名的绳网经过鲧的折腾,洛书的名声传遍天下,由古至今经久不衰。

在鲧之后,这张绳网传到了大禹的手上,于是便拿着这张网却联络曾经与颛顼立下盟约的氏族部落。那些首领虽然未曾见过这张绳网,但祖先留下的印记总会有些印象吧!加上北方地区深受洪水困扰,也希望有人出头带领大家一齐将洪水治理好。

因为这张网,大禹有了很强的号召力。因此,古人才会认为大禹得到洛书才是治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禹治水时才十多岁,如果那些部落首领不是因为看到祖先的印记,谁认识你呀?谁相信你呀?谁愿意听从你的调遣?

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成为九州,说得明白一点,就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有关九州的名称最早见于《禹贡》,分别为冀州、雍州、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兖州。

其中冀州、雍州都是伏羲氏的传统势力范围,冀州最先由黄帝大儿子玄嚣经营,雍州则小儿子昌意经营,随后便成为周人的地盘,估计这时候就已经是后稷的势力范围了。大禹治水成功,后稷也给予了很大帮助,除他之外,有谁能够掌控雍州呢?。

豫州是如今的河南,大名鼎鼎的殷墟就在河南,此时的豫州应该是大禹划分给契的势力。治水期间,契也给大禹很大的帮助。

青州和兖州在如今的山东等地,应该是东夷人的势力。荆州是就是南方荆楚之地,由吴回的儿子陆终霸占着。

扬州位于江南地带,曾经是良渚人的地盘。良渚人被赶跑后先后由黎民百姓以及昆吾霸占着,既然黎民百姓和昆吾都投靠了大禹,扬州自然就成为了大禹的势力范围。

徐州应该就是大禹给他的得力助手如伯益、皋陶、以及涂山氏的势力,到了商朝就成为大彭氏的势力范围。

梁州在雍州之南、豫州之西,会不会是益州呢?按我的理解应该不是,因为在上古时期,人们对地理的认识远远没有后人那么准确,而且当时的益州是鬼方的地盘,并不受中原王朝的控制。益州是指巴蜀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大禹到了鬼方后才知道道有这么一个好地方。上古时期的益州只能通过长江水道与中原地区连接,后来因为鬼方出现在雍州,人们才知道益州与中原另有通道。

古语有云:江南出才子,山东出好汉,四川出神仙,荆楚藏反骨。

江南地区曾经由共工氏经营数千年,手工制作和水运交通都非常发达,在华夏文明形成之前,这里就已经成为天下繁华、富饶的地方,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就足以证明这点。

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自然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有了浓厚文化的熏陶,自然人才辈出,早在先秦时期,一个普通的船夫都能随口唱出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大家听到这么优美动听的情歌,是否觉得这位船夫就是一个人才呢?

山东为何出好汉?因为山东曾经是夷人的势力范围,夷人崇尚武力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上古时期,荆楚之地与江南之地一样,都属于共工氏长期经营的地。然而,楚地的文化氛围与扬州截然不同,而且总是喜欢与中原王朝对抗。早在商朝武丁时期,商王朝就对荆楚之地有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在《诗经·商颂·殷武》就有印证:“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周朝也是如此,楚国就经常对抗中原王朝。到了秦末,陈胜吴广率先起来造反,而且最终推翻秦朝的项羽和刘邦也是楚人,到了汉朝也有吴楚七国之乱。总之,在古人眼里,荆楚之地就是藏反骨的地方。

荆楚为何藏反骨?说出来你可能感到不可思议,竟然与四川的神仙有关。四川在古代称为巴蜀之地,商朝武丁时期荆楚人发动叛乱,就是蜀地的神仙在撑腰。

自古以来,四川的神仙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不过,随着对三星堆遗址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便会真正了解神秘的巴蜀文化。

巴蜀地区古代称为益州。大禹在划分天下势力时,除了上述的九州外,还有一个益州,只不过当时的益州被共工氏残余势力,也就是鬼方所控制。传说中巴蜀留有大禹的遗迹,大禹又是如何到达巴蜀呢?巴蜀地区为何又称为益州呢?

前面章节讲述了昆吾氏的崛起,昆吾氏崛起的地方叫昆山,就在大禹的势力范围内。昆吾投靠大禹后,大禹也希望能够将荆楚之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荆楚之地原本属于共工氏,颛顼的孙子吴回带领北方联军追杀共工氏到达这里便占领此地。从当初北方联军南征再到大禹治水成功,帝位已经从颛顼传到帝舜,整整隔了两代,南方之主估计也已经从吴回传到了陆终或者是昆吾。

就实力而言,仅仅一个荆州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北方的八个州相提并论。况且,荆州之主与大禹还是同族兄弟。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说法,大禹是颛顼的孙子,与昆吾的爷爷吴回是亲兄弟关系,就算是陆终见到大禹,都应该叫一声叔叔。

不过,荆州的背后还有一个鬼方。无论是陆终或者昆吾作为荆州之主,他想投靠大禹都要征求鬼方的意见。大禹要将荆州纳入自己的势力,只有亲自出面搞定鬼方。

鬼方就在荆楚西边的巴蜀地区,这是共工氏最后的据点。大禹作为共工氏的死敌,能够踏足巴蜀地区估计就是昆吾的母亲在周旋。陆终的妻子、昆吾的母亲就是鬼方的“女嬇”,可以作为大禹与鬼方的牵线人。

由于缺乏古籍文献的记载,自古以来鬼方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自从发现三星堆遗址后,我们才对上古时期的鬼方有了大概的认识。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遗址群,包含了众多古代文化遗迹。遗址的面积有12平方千米,上起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下到商朝的末年,距今有3000到5000年的历史。

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遗址由下到上共有四期文化堆积,其中第一期文化堆积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晚期,C14测定年代距今4075±150年,树轮较正4500±150年。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大禹踏进巴蜀的时候,鬼方就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巴蜀地区也许不是最先出现冶炼青铜的地方,但却是首先大规模生产青铜器的地区,一个时代的标志往往要看它的生产规模。

通过对三星堆遗址的研究还表明,早在华夏文明形成之前,巴蜀地区的手工业非常发达,种类齐全、工艺和技术都比较先进,生产成本自然要比中原地区低。商业贸易自古以来就是暴利行业,尤其是在取得垄断优势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将这些产品卖出去,就能够收割天下的财富,这就是鬼方邀请大禹前来谈判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粮食。自古以来,四川便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跟中原地区相比,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巴蜀地区,其农业耕种肯定要比中原地区更加先进、更加高效,所以大禹才会将巴蜀地区称为益州。

“益”字就来源于易经的益卦,《易·系辞》这样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益卦上巽下震,巽为风,震为雷,表示天要下雨的意思。益就是《易经》益卦的名称,代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物产丰富的意思。

豫州的“豫”字也是《易经》八卦的名称,用八卦名称来划分势力范围大概也只有大禹了。自从文字诞生并广泛使用后,八卦作为伏羲氏最古老的信息交流工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后人不会莫名其妙地用八卦的名称给某个地方取名。

大禹在踏进巴蜀时,看到这么好的地方肯定萌生了抢夺的念头,但在看到鬼方生产的青铜工具和青铜兵器后,很快便放弃了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不过,这次巴蜀之行也不算不走一趟,至少知道有青铜器这种新东西。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种代差的感觉让大禹感受到来自鬼方的巨大威胁。

回到中原后,大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铸造青铜器。当他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后,长期与鬼方保持贸易关系的昆吾就大概知道知道怎么回事了,因为鬼方铸造青铜的原料就是从他的手上购买的。

大禹铸九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早已听说了。由于九鼎早已遗失,铸造九鼎之事现在普遍受到了质疑。大禹要铸造出九鼎,大概也只有昆吾氏才能承担这个重任了。

大禹铸造九鼎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除了来自鬼方的威胁,也要让让那些与他竞争的对手增长见识,告诉他们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当然,能够铸鼎并不表示立即可以铸造出削玉如泥的青铜宝剑,就工艺水平而论,中原地区与鬼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大禹必须遵守与鬼方定下的约定。

大禹与鬼方定下什么约定,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不过,从一些古籍文献记载中可作大概的推测。左丘明的《国语·楚语》对上古时期荆楚地区的民风民情有这样的记载:“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

大概意思是说,上古时期的荆楚之地有很多觋巫。这些人其实就是共工氏潜伏在楚地的特务。所谓“明神降之”肯定是骗人的鬼话,实际上是以神的名义发号施令。良渚和三星堆都发现了玉琮,玉琮就是神权的象征,是良渚贵族或者鬼方贵族的身份标志。

大禹与鬼方达成的协议,其中之一就是中原王朝不能动这些觋巫,这些觋巫就是楚地的反动骨干。

由于觋巫的存在,荆楚之地就成为了华夏与鬼方之间的缓冲地区,华夏族掌握了这地区的政权,鬼方则依然掌控着神权。如果华夏族违反协定,荆楚地区的觋巫就会扇动这里的人起来造反。

另一个条件就是保持长江水道的航运畅通。鬼方是共工氏最后的据点,共工氏主要从事手工制作,只要长江水道畅通,他们就可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依然可以收割天下的财富。

上古时期的昆吾氏就夹在两大势力之间,鬼方需要昆吾氏来维持长江水道的航运畅通,而大禹则利用昆吾氏来控制荆楚之地。商汤将昆吾氏灭掉后,荆楚之地就纷纷起来造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