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朝鲜战场上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爆发,经过43天的鏖战,上甘岭战役最终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上甘岭战役惨烈到何种程度?美联社将上甘岭战役称为“朝鲜战场上的凡尔登”,林彪则称其为“肉磨子”。身处绝对弱势一方的志愿军为何能取得最终胜利?除了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的浴血奋战外,更有权威史料称,上甘岭血战的胜利也可以称作是中国军队炮兵的胜利,因为如果没有炮兵打出去的四十余万发炮弹,光靠志愿军步兵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上甘岭的。
据志愿军老兵回忆,上甘岭战役志愿军炮兵部队打得相当凶狠,这是在以往的历次战斗中都不曾见到过的,尤其是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更是无比壮观,其威力简直可以说是毁天灭地,然而其最大的效果并非可以大量杀伤敌人,而是在于对志愿军部队作战士气上的提升,每当喀秋莎齐射过后,志愿军战士就会士气大振,他们就像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人阵地,将敌人打得抱头鼠窜。
在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美军就集中了三百二十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猛烈轰击,空中则有百余架各类战机轮番投下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整个上甘岭在如此高强度的轰炸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人间炼狱。在上甘岭坑道中,几乎所有的志愿军战士都被震得满嘴流血,一名17岁的小战士竟然被活活震死。由此可见美军对上甘岭的轰炸强度可谓是空前绝后。志愿军只能依靠坑道来躲避炮火,待炮火停止后再进入表面阵地进行狠狠打击敌人。
由于在上甘岭战役初期志愿军对美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驻守上甘岭的志愿军第15军几乎所有的炮火都被调到注字洞南山方向准备打反击去了,因此在敌人发起进攻的第一天,驻守上甘岭的志愿军第15军45师的两个连队得到的炮火支援微乎其微,上甘岭战局从一开始就陷入极其被动地境地。美军在这一天的战斗中共出动了七个步兵营和十八个炮兵营,还得到了两百余架次飞机的空中掩护,共投下500余枚重磅航空炸弹。但志愿军上甘岭守军却丝毫不怵,在一整天的激战中,两个连队打掉了40万发子弹,投出了近万枚手雷、手榴弹,几乎消耗光了所有的战前弹药储备,此外还打坏了10挺机枪、六十二支冲锋枪、90支步枪,战况之惨烈由武器弹药消耗情况就可想而知。
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在四十年后回忆:“1952年10月14日这一天,是我一生中又一个焦急如焚的日子。”而45师师长崔建功更是心急如焚,因为自己的主力部队和炮兵已经被调走,此刻他的师仅有的少量部队却又正在遭受敌人猛烈攻击。如果敌人将上甘岭作为主攻方向,那么仅凭他的那点兵力,上甘岭的失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上甘岭战役战斗至第三天,军长秦基伟终于摸清了美军的真正作战意图和主攻方向,于是他立刻将15军主力,和师炮群全部调往了上甘岭方向。于是志愿军大批的炮兵开始向上甘岭方向集结,后勤运输部门开始将无数的武器弹药向上甘岭阵地输送。
战至18日,美军已经占领了上甘岭所有表面阵地,志愿军被迫退守坑道,然而没等敌人在上甘岭阵地站稳脚跟,志愿军的大反击就开始了。
1952年10月19日夜,志愿军集中了40门重炮和二十四门喀秋莎火箭炮向敌军占据阵地一齐发出怒吼,尤其是喀秋莎火箭炮更是威力惊人,所到之处立刻土崩瓦解,还未来得及巩固占领阵地的美军顷刻间被炸得血肉横飞,这次的炮击相当成功,参加反击的三个连的志愿军战士进展迅速,仅仅用了20分钟就夺回了白天被敌人占领的师537.7高地。
经过连日激战,美军还在不断增兵上甘岭,在敌人极其凶猛的火力面前志愿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45师已经拿不出一个完整的营了,就连勤杂人员、机关干部都被派上了战场。战斗至10月20日,秦基伟下令:上甘岭表面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全部撤进坑道。秦基伟是要用坑道来拖住和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待时机成熟后再发起决定性的大反击。
在经过十天艰苦的坑道战之后,志愿军终于在10月30日中午12时完成了全线反击准备。志愿军全体将士望眼欲穿的大反击就要开始了。志愿军的反击还是由炮兵开路,志愿军炮兵部队的133门大口径火炮和30门120重迫击炮在上甘岭上怒吼了四个多小时。志愿军一个负责运输炮弹的士兵背着四枚沉重的榴弹,在长途跋涉十几里山路后,他看到了志愿军炮兵进行猛轰的场景顿时就傻了眼,自己辛辛苦苦扛着几乎把自己脊梁骨给压断的四枚榴弹,几秒钟就给打出去了,然后他又哭又笑地怒骂炮兵:“我们像驴一样地扛炮弹,你们竟然这样打!”志愿军一名脸被熏得漆黑的炮手对他说道:“留着炮弹生崽啊,都送给美国人去。”
经过在朝鲜战场上近两年的摸爬滚打,志愿军炮兵的技术在残酷的战争中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志愿军炮兵在猛烈轰击四个小时后突然停止炮击,敌军士兵纷纷离开掩体,开始抢修已经被摧毁的工事。但是在一个半小时后志愿军炮火再次突然怒吼,仅仅五分钟就把那些抢修工事的敌军士兵连同他们的铁锹一起炸上了天。
五分钟后志愿军炮火开始延伸,志愿军15军的攻击部队朝天空打出了几十颗标志着进攻的信号弹,司号员也吹起了嘹亮的冲锋号,残存的敌人认为志愿军这次是真的要发起冲锋了,于是他们胆战心惊的从躲避炮火攻击的掩体内爬出来进入阵地,然而还没等他们做好防御准备,一阵猛烈的炮火又铺天盖地地砸向了敌军阵地,敌人顿时死伤惨重,就这样来来回回几次,搞得敌人精神极度紧张,大量有生力量被炮火消灭。
但是敌人不知道的是,真正的炮火大餐此时还没有开始呢!晚上22时,志愿军火箭炮兵21师209团的22门“喀秋莎”火箭炮已经做好了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的准备,随着志愿军首长一声令下,喀秋莎火箭炮一起发出怒吼,在短短8秒钟内就将三百五十二发威力巨大的火箭弹射向了敌军纵深地区和和纵深炮兵阵地。美国炮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喀秋莎炮弹爆炸所产生的数千度高温给烤成了焦炭,敌人纵深炮兵阵地被彻底打哑了。这个场景在电影《金刚川》里也有特写。
这时候,已经虚弱得几乎丧失自理能力的45师师长崔建功,被两个参谋抬出了已经待了7天7夜的指挥所出来透透气,当他看到志愿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的壮观场面后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道:“哎呀,如果打仗不死人,世界上就没有比这更好玩的游戏了。”
喀秋莎在上甘岭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它为志愿军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许多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兵都这样评价喀秋莎:“它齐射时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动听,拖着尾焰的火箭弹划过漆黑的夜空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直冲敌军阵地,将敌人阵地打成一片火海,喀秋莎所到之处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活物了。”
22时25分,志愿军火力准备结束,志愿军步兵开始对敌人阵地发起冲锋。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王近山曾这样说道“要有巨大伤亡的准备,每个战士不仅要准备当班长、排长,还要准备当连长、营长。”这一天的战斗简直打疯了,十五军一共打出了30余万发子弹和2.1万发炮弹,扔出了3万颗手榴弹,260根爆破筒,这是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单日弹药消耗量最高纪录。
11月4日,志愿军火箭炮团打出了上甘岭战役爆发以来最为精彩的一次炮击。已经摸清敌人进攻规律的志愿军与火箭炮团密切配合,在侦察兵的指示下于当日4时30分火箭炮团全团齐射,上千发火箭弹砸向了敌人每天进攻前集结的树林。但是敌人对这次炮击的真实伤亡数字严格保密,到现在已经无从查起,唯一知道的是,一般在清晨发起的进攻的敌人步兵一直推迟到中午12时才发起攻击。
志愿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喀秋莎火箭炮兵功不可没,喀秋莎在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也使志愿军作战士气得到大大提升,使得志愿军首先在气势上就压倒了敌人,所以即使美军武器装备再先进,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