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洪福山(星河月)
听,是耳朵的一项功能,包括动物和人类。甚至有些植物也有听的功能,据说,春雷一响,惊动了土地里的蘑菇,于是,它便钻露出来。
人类听的功能在胎儿时期就发育形成了,于是有了胎教一词。而胎儿出生后,第一声啼哭,不但唤醒了肺功能,也唤醒了其听觉功能。
幼儿通过听力,逐渐学会发音,学会叫“妈、爸”,进而叫“妈妈、爸爸”。稍长,一边听大人们说话,一边观察其表情、行为,理解说话的节奏、语调、感情色彩。使听力和理解力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同步提高。
儿童再长大些时,父母教育孩子说:“要听话,听爸爸妈妈的话。”这里的听,当然是听父母告诉自己什么,入耳入心,还要按照父母的意图去做,做到听了入心,照着去做。有一句歌词叫“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父母的耳濡目染,开启着孩子的心智。儿童入学,学习文化。首先是听老师讲课,记住概念,理解内容。听得进,记得住,理解透,温故而知新。才能融入知识的课堂,点点滴滴地积累知识。
对于一般的受教育者而言,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是听先生授课。通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受到启发,找到知识的门径。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人生有涯而知无涯,通过听课、听讲,可以不断汲取新知识,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这样的听,可以百听不厌。比如,对文学感兴趣,可以听类似《红楼梦》讲座这样的讲座;对生物学感兴趣,可以听达尔文进化论的讲座,等等。
我们共和国开国领袖,一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当他晚年时,由于双目眼疾,连大字本也看不清了,就请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他读书听,他通过听,从书籍中获得智慧,从报刋杂志中了解国内外大事。现代通讯技术和手段,为人类扩展听觉功能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听的活动及时便捷,具有共时性和直观性。喜欢听书、听相声、听故事、听小说,可以在手机上下载,随时听、反复听,均可。喜欢听诗词讲座、诗歌朗诵、听散文作品,同样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还有听歌,戴上耳机,在手机上听歌、学唱,在“全民K歌”里发布自己的演唱作品。至于听新闻,广播、电视、电脑、手机,随时随地。坐在椅子上,沏杯淡茶,闭目养神,听国内外新闻,真是一举多得。
听一次国务院总理的工作报告,明确了国家发展形势和任务目标,战略举措;听一次全国人大部长通道的讲话,了解了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正确解读。听一场“长征故事”的演讲,受到了一次革命信仰和理想的教育;听一场辽宁“六地”文化的解说,深入理解了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意义。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新闻、听知识、听音乐……也不是听之任之,也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造诣,不能云人亦云。就像学知识一样,不能偏科,要兜住底线。听主要的,也听次要的;听尖端的,也听基础的;听外地的,也听本地的。对于眼前的事物,不能充耳不闻,更不能闭目塞听。听是学习,实现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听是增慧,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取舍,成为听者内心的认知,丰富了内心世界;听是笃行,用丰富了的思想指导言行,指导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告诉人们,听讲、听唱、听曲、听音,都要与时俱进。听积极进取的,听益于身心的,听有正能量的。俗语说:“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人劝,吃饱饭。”但是,不能道听途说,“听三不听四”,也不能“听风就是雨”。听,但不当传声筒,要对听的内容进行过滤,还要变压。这样的听,才有价值,多多益善。
亲爱的读者,当您阅览这篇短文时,如果觉得视力费劲,那么,您应该受到一点儿启发,变阅读为倾听。静心倾听,这或许是护眼省眼的明智选择。坚持天天听,就会天天有进步。
作者:洪福山(星河月)
《诗书文化》执行主编、顾问。康平县委党校退休教师。热爱诗书文化,康平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于县、市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
审稿 /排版:王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