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贤臣,离世后常得帝赐谥号以彰其功。其中,“文正”二字尤为尊贵,仅赠予功勋卓著之臣,以示无上荣耀。
于清朝满族统治之下,汉人官员能否攀至荣誉巅峰?究竟几人摘得此桂冠?
【“文正”到底多厉害?】
为何“文正”能成为谥号之巅?追溯北宋,方显其非凡。
"文正"原名实为"文贞",至宋仁宗赵祯时,为避讳而改"贞"为"正"。此后,司马光首倡"文正"为至高荣誉之论,源自其砸缸救童的智勇故事。
司马光与众臣共议故臣谥号,一臣倡“文正”,司马光却持异议,坚决不允。
他阐述道:“文,象征道德广博、学识渊博;正,则指恪尽职守、恭敬其位。文正,乃谥号之美极,无可超越,非轻易可授。”
自此,"文正"谥号跃为帝王心头好,成为无数官员梦寐以求之荣,一生勤勉,只为这一荣耀加身。
唐时李世民麾下魏征,荣膺“文贞”美誉之首,此衔仅四臣同获,皆乃当世俊杰,声名显赫。
宋、元、明三朝,文臣之尊荣者,宋朝范仲淹、司马光等九人获誉文正公;元朝则有五位文公;明朝再续四人文正之誉,皆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治典范。
文正公之尊贵,实乃罕见之瑰宝,数百年间仅见四五,皆非等闲之辈所能及,皆为举世瞩目之英才。
至清朝,文正公的殊荣不再稀缺,因朝代中竟有八位显赫之士获此尊号,其珍贵性悄然转变。
真材实料者仅四位,余者皆为皇师,虽尊荣有加,然实难与前者相提并论。
清朝时,授予帝师“文正”之号渐成惯例。嘉庆以降,咸丰、同治、光绪诸帝之师,皆获此殊荣。
清末,为曾国藩定谥号,官员们颇费思量。以其赫赫功勋,无疑堪当“文正”之美誉,抉择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慈禧太后主张“文正”殊荣应专属帝师,鉴于曾国藩未曾担任皇太子师职,她质疑其何以获此谥号?
群臣屡次修改,慈禧皆不悦,终定“文正”二字,方得圣心。
三位文正公中,汤斌乃理学泰斗,深谙程朱之道,学富五车;曹振镛身为曹操后裔,官拜首席军机大臣,曾平叛有功。其仕途绵延五十三载,至八十高龄方卸甲归田,乃清朝任期最久之官员。
【最有资格的一位】
四位文正公中,曾国藩争议最多,汤斌与曹振镛为后世追封,唯余一人独得皇帝真心赏识。
乾隆帝痛失刘统勋,即赴哀悼,亲书挽诗与联,并赐谥“文正”,彰显其尊崇备至。刘统勋,此等殊荣之获者,乾隆心中之楷模也。
刘统勋,康熙五十六年登科,雍正二年进士及第,然雍正朝未得重用,仅于翰林院履任微职。
乾隆登基后,他晋升为内阁学士,随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研习治水之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水利事业奠定了基石。
刘统勋于浙江研习一年后,晋升为刑部侍郎。乾隆却命其继续留浙深造,直至次年方召回京城履职。
归京未久,刘统勋遭母丧之痛,毅然辞官归乡,秉持孝道,守丧三载,不离故土。
乾隆擢升刘统勋为左都御史,此职犹如当代之纪检首脑,肩负监察百官之重任,确保朝廷风清气正。
御史职责在于监督官员言行,一旦发现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等不法行为,便即刻上奏弹劾,严惩不贷。
尽管御史职责使然,诸多官员心生厌恶,视其为借他人不幸而攀升的奸佞之徒,实则误读了他们坚守正义的初心。
众人未曾洞悉御史之艰辛,非议不可避,亦须精准无误。需细察秋毫,手握铁证,稍有差池,自身亦难逃责罚。
另有一种情形是,面对某些权势熏天的官员,御史们即便手握确凿证据,也心存畏惧,不敢轻易弹劾其过失。
这些朝廷重臣深受皇帝宠信,参奏他们必遭反击;更有前朝遗老,皇帝亦礼让三分,何人敢轻易弹劾此等权臣?
新上任的左都御史刘统勋,竟挺身而出,毅然参奏,勇气可嘉。
刘统勋大胆上书,直指张廷玉与讷亲二人之失,一举参劾,彰显其刚正不阿之风范。
张廷玉,自雍正九子纷争起便位高权重,步入乾隆时代,已属资深元老。即便如此,刘统勋仍不畏权势,毅然上书弹劾其过。
讷亲,雍正钦点的托孤重臣,更兼皇室血脉,乾隆心腹之臣,备受宠信。
刘统勋并非图名逐利而参奏二人,他详陈其罪状,令二人无从置喙,尽显公正无私之态。
张廷玉,三朝元老,权倾朝野,名望显赫。其于朝堂一举一动,皆需谨慎,以免波澜四起,影响深远。
朝野间,张家与姚家,汉室名门双雄并立,交谊深厚,其势力已令众议哗然,朝中非议之声四起,直指两家权势过盛。
讷亲仗着皇恩浩荡,行事放纵不羁,竟至吏部户部两大要职亦落入其手,权势一时无两。
他在这两个领域独揽大权,排斥异见。这种集权态势极为不稳,潜藏着巨大风险,或致严重后果。
刘统勋,左都御史之职,勇担重任,直面权贵,弹劾二臣,其胆识令人侧目,满朝皆惊,为之屏息。
这种行为如同亲手斩断自己的前行之路,乃至踏上不归的毁灭之旅。
乾隆面对朝上官员的揣测,对刘统勋之议非但未怒,反显从容,令人意外。
乾隆对群臣言道:“若张廷玉与讷亲果真仗势欺人,刘统勋必畏而避之。然观今之事态,彼二人之弊,确已显现。”
官员事务繁忙,肩负重任,偶有疏忽在所难免,遭受非议亦属常态。然若因此怀恨在心,则显胸襟狭隘矣。”
乾隆严惩张廷玉与讷亲,撤职查办。他公开展示刘统勋的弹劾折,赞誉其勇于直言,堪称楷模御史,树立典范。
刘统勋因一役扬名朝野,官员皆视其为楷模,不仅御史,百官亦敬仰之至。
【当世之治水能臣】
刘统勋在左都御史任上耕耘五载,后转任漕运总督,肩负治水重任,致力于消除水患。
六年光阴里,刘统勋三度力挽狂澜,治水抗洪;又三度受命,疏浚河道。其治水功勋,再度赢得乾隆帝之嘉许。
乾隆二十六年,黄河水势汹涌,多处河堤告急。刘统勋不仅亲临前线指挥治水,更广泛参与治水相关诸事,全力应对水患。
刘统勋亲临灾区,却目睹官员不作为之景:堤防未筑,干草未集,救灾行动竟如静水无澜。
刘统勋怒火中烧,厉声斥责水道官吏,质问其职责何在,竟连基本的干草筹备都无力完成,言语间透露出强烈的不满与失望。
刘统勋轻车简从,深入乡间探查干草谜团。抵达村落,只见数百车干草堆积路旁,却无人问津,更无搬运至河畔之景,令人费解。
刘统勋步履不停,偶遇一群人在干草车旁哀泣,他急步上前,关切询问缘由。
村民们闻黄河水患,提前备妥干草。岂料运草官吏,竟向百姓索贿,否则拒收善举。
刘统勋闻百姓泣诉,雷霆震怒,即刻将那位琐事不分的官吏绳之以法,携其并干草疾步奔赴黄河之畔。
抵达黄河畔,众人急筑堤防,刘统勋怒不可遏,欲将失职官员投河示警,该官惊吓过度,晕厥在地。
民众的怜悯之心挽救了那官员免于黄河之厄,然死罪虽赦,活罪仍须受。
乾隆三十八载,七旬有五的刘统勋乘轿赴朝,身为东阁大学士,他已是乾隆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
路经东华门,轿夫骤觉轿内异样,急停查探,只见刘统勋已然静默,气息全无,似在轿中悄然离世。
乾隆闻讯急遣御臣携皇家秘药驰援,然天命难违,终是迟了一步。
他亲赴丧仪,目睹刘统勋府邸竟如此简朴,方知清廉之家境。
归途经东华,乾隆泪湿裳,谓群臣:“朕失一臂矣。”返宫即书挽联,遣至刘统勋府,以表哀思。
乾隆帝将刘统勋擢为五阁重臣,并追赠太傅之衔,更亲赐“文正”谥号,以彰其功绩。
他棺椁归乡,沿途二十里,百官争相祭拜。其子亦步其后尘,仕途亨通,更官至左都御史,正是众人皆知的刘墉,人称刘罗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