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巴黎奥运会的落幕,香港运动员的收入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届奥运会上,香港代表队取得了两金两铜的佳绩,然而,运动员的收入与普通人之间的反差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香港全职运动员的最低薪酬仅为7,130元,这一数字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显得尤为刺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香港体育学院的相关数据,全职运动员的最低薪酬与基层劳工相差无几,甚至还略低。以每月7,130元的收入来看,运动员们在追求荣誉的同时,生活却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许多运动员表示,尽管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这笔“零用钱”根本无法支撑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例如,男子花剑队成员蔡俊彦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的收入情况,揭示了运动员出国参赛的高昂费用。他提到,尽管每月可以获得7,130元的资助,但在参加国际比赛时,机票、食宿等费用全都需要自费,这让他感到无比沮丧。蔡俊彦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许多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不得不选择在体院用餐,以尽量减少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普通运动员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黎奥运会的奖牌得主们获得了丰厚的奖金。今届“赛马会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加码百分之二十,奥运金牌有六百万元奖金,被指冠绝全球。

一众港队成员亦不负众望,先后在巴黎奥运会创下佳绩,首先是“剑后”江旻憓和“剑神”张家朗甫开局便连夺两金,分别获得六百万元奖金;“飞鱼”何诗蓓再夺两铜共获三百万元奖金。其后再有黄镇廷与杜凯琹的乒乓混双入四强有一百五十万元;邓俊文与谢影雪的羽毛球混双打入八强获七十五万元;以及卢蔚丰在跆拳道排第七完成赛事,也有三十七万五千元奖金等。这些数字让普通运动员的收入显得格外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地方面,根据《第一财经》的统计,乒乓球运动员陈梦的奖金接近400万元人民币,而其他运动员如孙颖莎、全红婵等也分别获得了数十万元的奖金。曾宪梓体育基金会为金牌运动员颁发的总额达2800万港币的奖金,体现了社会对运动员成就的认可和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次电台访谈中,香港全职运动员何玮桁提到,自己在成为全职运动员后,常常需要在休息时间外出兼职,以补贴生活开支。他坦言,虽然起初觉得这笔薪水是“零用钱”,但随着比赛的增多和生活成本的上升,他意识到这样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稳定的生活。

何玮桁的发言引发了广泛的共鸣,许多运动员纷纷表示,低收入让他们在追求体育梦想的过程中感到无奈。港协暨奥委会义务秘书长杨祖赐将运动员的薪酬形容为“零用钱”,这一说法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浪,许多人认为这不仅是对运动员努力的轻视,更是对他们生存现状的忽视。

面对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香港运动员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虽然体育学院表示将对资助制度进行检讨,计划在明年初实施新措施,但许多运动员仍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蔡玉坤院长强调,运动员并非体院员工,资助并不等同于薪水,因此要将其视为一种帮助而非收入。

然而,随着社会对运动员收入问题的关注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改善运动员的待遇。基层运动员的声音不容忽视,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以便专心训练,追求更高的目标。毕竟,只有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上,运动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为香港争光。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