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对于 SaaS 是利好,还是利空?AI 原生公司会颠覆现有 SaaS 公司吗?AI产品如何定价?如何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做出差异化?
在本期“大崔会客厅”对话中,崔牛会创始人、CEO崔强,与北森联合创始人、CEO纪伟国,以“SaaS+AI 的诱惑”为主题,围绕SaaS厂商打磨AI产品的场景选择、定价策略、先发还是后发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打磨 AI 产品,关键要找到适合大模型的场景,坚持‘能力可控原则’。目前大模型更适合起到一个助手的作用,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场景,不能把方向盘交给AI,背后还应该由人做决策。”
“AI 对于 SaaS 是一个巨大的增量,SaaS 公司应当坚定地寻找合适的场景,做出能创造客户价值的 AI 产品。”
“如果想实现更好的销售,应当把 AI 产品做成一个独立可收费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更高级的 AI 版本。”
“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能否找到正确的客户场景和真正的机会点,客户能够为之独立付费的 SKU。这需要花大量时间反复研讨,直到无比确认后再做;我们希望研发能成为一个确定性的战役,要做就一定会成功。”
“弄清楚了再做,迟几个月没关系,但别晚几年。AI 作为战略机会点,如果投入太晚了,追赶的难度就会变大,就变成了一个风险点。”
以下是对话内容的文字整理:
从看见,到All in
崔强:今天直播的主题是“SaaS+AI的诱惑”,这里的“诱惑”有几层意思:2022 下半年 ChatGPT 发布后,为许多 SaaS 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总体上看是几分兴奋,几分焦虑,几分挑战,几分期待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经历过2023年,我们更多的感受是去年通用大模型比较热,真正在应用端落地的还比较少,但还是能看到一些商业化应用的出现。今天就请纪总聊聊北森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动作。
纪伟国:北森是一家 HR SaaS 公司,我们在 AI 上探索了很多年。大模型出现之后,我们就在观察、研究大模型技术,寻找它在人力资源数字化方面的应用场景,探索了大半年。后来,我们发现大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全生命周期的很多场景中,是能够为客户创造巨大商业价值的,所以我们在战略上决定“全面拥抱大模型 AI”,开始寻找并打磨大量的 AI 场景和产品。北森称之为 AI Family,就是人力资源数字化的 AI 家族。现在,我们围绕人力资源场景打磨了七款 AI 助手,将对人力资源数字化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崔强:北森在打磨 AI 产品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坑,积累了哪些经验和原则?从看见大模型,到 All in 大模型,北森大概用了多久,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
纪伟国:其实在上一代 AI,北森就做过很多AI的东西。我记得当时北森内部有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还是找不到能够创造巨大客户价值的点,都是一些小场景;这一代大模型出来后,我们也是心存顾虑、担心,所以我们开始去调研国内大模型、以及海外的大量实际 AI 应用场景,并在一些小场景上进行尝试、理解大模型的技术本质。
差不多有一年多时间,我们最终确认:在很多人力资源场景中,生成式 AI 是可以创造巨大客户价值的。然后战略上一旦笃定,就聚焦、压强、饱和攻击,这是北森的研发逻辑。
崔强:生成式 AI 看上去很美,但真正落到企业业务场景中,它的幻觉和 B 端业务的严谨性之间,还是有一定冲突的。你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纪伟国:关键要找到适用的场景,我们有一个“能力可控原则”。在很多场景下 AI 是做不好的,比如在员工调薪、晋级等场景,目前还不能代替人做出决策。当前的 AI 大家叫 Copilot、Agent,说明它还只能起到一个助手的作用: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场景,我们还不能把方向盘交给 AI,最后的决策需要由人来做出。
关于大模型幻觉,在某些场景下有成熟的解决方案:通过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建立向量数据库,然后把企业知识放在向量数据库中,用大语言模型做向量解析,这样可以控制解答问题的边界,解决大模型幻觉的问题。
崔强:在招聘场景,候选人的简历筛选是耗时耗力的,用 AI 可以做到接近人的筛选效果吗?
纪伟国:其实在上一代 AI,我们就已经基本做到了 AI 替代人,但每个客户的模型调优成本太高了,没法商业化应用。这一代基于大模型做的 AI 招聘助手,可以进行简历的筛选,可以做到接近人的筛选效果。不仅如此,它能够从客户的历史人才库中推荐适合的简历,甚至通过外呼的方式再激活候选人,这些方面都大幅提升了招聘效率。
崔强: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客户关心,但短期内让你们很困惑的问题?
纪伟国:客户经常会问你有没有某种场景的 AI 应用?但很多情况下,这是客户的好奇心,并非真实的需求。如果真按这个做出来产品,客户并不一定会买单。所以,客户好奇的与客户真正想购买的,应当区别来看,这是 AI 创新的一个风险点。
以北森选择的 AI 场景为例:AI 面试官,可以替代 HR 进行远程面试,完成第一轮的初筛面试;AI 陪练,AI 和员工基于场景进行一对一的演练,通过练习来提升员工能力;AI 员工助手,回答员工关于人力资源的政策、制度询问,提升 SSC 的回答效率。这些点都是基于业务场景的痛和需求来设计的,并非基于客户一个创新想象。
崔强:使用大模型,用户的数据安全怎么解决?
纪伟国:SaaS 软件。首先就要保证客户数据的安全可控;其次,还要解决跨租户的隔离问题。通过 RAG 方式,把客户数据放在向量数据库,形成不同租户之间数据库隔离;另外,先选择恰当的业务场景,目前我们 AI 面试官、AI 做课、AI 陪练类似的场景,它们一般不涉及企业核心隐私数据,客户比较容易决策并开始采用。
SaaS 软件要解决数据的安全可控问题,以及客户的顾虑,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定价原则
崔强:AI 功能开发完成后,怎么制定产品收费策略?能否聊一下你们的定价策略?
纪伟国:定价问题非常复杂,我们做过很多研究,我们有几个假设:
第一,大模型是不断演变的,现在只是早期阶段,未来的成本会不断降低的;第二,你的 AI 创新究竟能为客户创造多大商业价值,当下是不太好判断出来,因为真正的规模化采用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第三,价格不应成为 SaaS 快速获客、验证产品价值的障碍。
因此,如果 SaaS 厂商现阶段想用大模型赚很多钱,可能不是太现实。所以,目前 AI 产品的价格,应该基于成本制订一个大家相对能承受、比较容易购买的价格,让客户用起来,验证 AI 产品的价值,才是上策。
崔强:AI 对于现有的 SaaS 公司是利好还是利空?AI 原生的 HR 公司,会颠覆现有的 HR SaaS 公司吗?相信你们肯定考虑过这个问题。
纪伟国: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肯定不会。HR SaaS 是一个流程软件,入转调离的审批、以及调薪、绩效评定的决策,都要由管理者来做出的,AI 更多是一个助理的角色,提供部分参考信息,并不能够代替人做审批、做决策。
对于第一个问题:AI 对 SaaS 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因为有了AI产品,SaaS厂商可以销售更多产品,获得更高的ARR;另外,基于大模型的AI场景只能通过云端方式做,如果客户想采用各类的AI场景,就要接受SaaS的部署方式,这对SaaS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崔强:在“SaaS+AI”的过程中,你们踩过哪些坑?有哪些原则可以分享给大家?
纪伟国:一开始我们也想在软件中增加很多小的 AI 功能点,比如简历筛选,生成招聘图片、生成职位描述等等。这些特性,客户会觉得挺好的,但让客户付费还是比较困难的;推出一个更高价格的 AI 版本,也不行,根本原因是特性太碎、价值太小。
所以,如果想要有一个更好的销售业绩,还是应该把 AI 产品做成一个独立的 SKU,一个独立可收费的产品,一旦可以独立收费了,客户就能真正感受到 AI 产品的独特价值了。所以北森的原则是:尽量做可产品化的 AI 场景。
崔强:这些新的 SKU,会和你原来的产品冲突吗?比如原来没有 AI 加持的老版本,和有 AI 加持的新产品之间,会不会因为升级和替换,互相影响?
纪伟国:不会,原有产品里面小的、碎片化的 AI 场景,客户价值感不明显,我们就尽量不收费了。而所谓的独立产品,就应该和原来的产品耦合比较小、但又会促进原来的产品的应用。
比如:北森的 AI 面试官,就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客户可以单独购买,是一个独立的 SKU,又和招聘管理系统相互促进。AI 面试官和北森其它产品之间是一个弱耦合关系,又有自己独立的价格,客户就能够体会到 AI 产品背后的独特价值。AI 陪练助手、AI 做课助手和北森的学习系统也是同样的逻辑。
崔强:如果要给 AI 产品定价的话,应当遵循一些什么原则,能否具体再讲一下?
纪伟国:在 AI 产品定价方面,我们认真研究过国外的做法,有一些收获。对于 SaaS 软件,AI 产品定价的第一原则:还是应该按用户数收费,这样未来更容易获得销售增量;第二,是按照使用量收费。比如 AI 面试官,是按照面试者的数量收费;第三,是按照调用量收费。大模型厂商是按调用量收费的,但是 SaaS 厂商按照调用量向客户收费,落地上比较困难,客户不容易理解。这些是计费点的一些原则。
另外,还要考虑价格及竞争因素。目前 AI 产品的价值不一定说的清楚,产品也还有一些差距,而且大模型还在发展,价格也在不断降低,所以我觉得可以定一个比较保守的价格,甚至就是盈亏平衡点,不赚钱,但可以通过 AI 带动原 SaaS 产品销售,或者与针对老客户的交叉售卖,获得更高的 ARR。原则是:价格不应成为客户大规模采用的障碍。
崔强:你怎么看国内 To B 软件的价格竞争?
纪伟国:正常、所有行业都有残酷的价格竞争。
同质化的产品肯定会陷入价格战的,这个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应该有应对的策略:1)通过技术创新,例如AI产品,创造差异化的优势,从而获得额外溢价。2)通过内部运营能力,使自己的运营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也可以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
崔强:我觉得价格战,其实对厂商、客户来说,都没有太大益处。我说的价格战,是指恶意竞争,而不是一个合理的竞价区间。比如同样的服务价格差三倍,这虽然可能是为了获客,但其实是会干扰整个市场的。
我们看到中国整个企业软件市场其实是没有溢价的,价格是偏低的。管理软件的价值,并没有被客户充分认同。这个问题未来一定要通过市场竞争解决,慢慢让行业回到一个比较良性的轨道上。总的原则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打价格战,而是去关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真正能为客户带来价值;另外,客户看待报价时也需要更理性一些,因为很多东西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崔强:你们本身用了哪些 AI 的能力吗?
纪伟国:北森在苏州有一个大的客服中心,现在通过AI去回答一部分简单的客户问题,这个效率改善还是挺大的。我们也通过HR员工助手,替代SSC来回答员工的日常问题,还挺好的。
差异化竞争
崔强:有网友提问,在 AI 能力上,比如单独的招聘模块,我们怎么看与同行之间的竞争?在产品策略上如何应对?
纪伟国:大家都是基于大模型去做,场景和产品的外观不会有什么差别。真正的差别,一定是在行业 Know-How 上。但行业 Know-How 最终也可能被同行理解,关键还在于你底层的知识积累。比如北森做的 AI 面试官,结合了北森在人才测评上 20 年的积累,包括:北森的能力图谱、测评技术、及发展技术,这些独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保证 AI 面试官评估准确的前提,这就成为我们AI面试官产品领先友商的绝对优势。
崔强:在应用软件和 AI 的结合中,技术差异其实没那么大,最重要的还是行业 Know-How,以及多年以来独有的经验积累,这可能是最终能够体现差异化的地方。
纪伟国:是的。
崔强:现在的 HR 软件是一个全员应用,不像原来只是 HR,或者管理者用,也横跨了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全生命周期,这个链条和行业 Know-How 的跨度是难以想象的。这对北森未来会带来什么挑战?
纪伟国:人力资源的场景太多、太碎,要做的东西就很多,需要足够的人力和研发投资,才能形成规模化优势。
所以,北森还是保证了足够的研发投资,近 600 人产研团队,接下来的用户大会,我们一次性推出了 7 个 AI 助手,这个研发投入是相当大的。同时,我们还要保持耐心、持续打磨产品,挑战很大啊。
崔强:越基础的职位,简历越结构化。越高端的职位, AI 决策可能越困难。你们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纪伟国:不同群体,比如蓝领工人、知识员工、学生,我们考察的维度是不一样的,招聘的场景也不同,通常大规模招聘才会用到 AI 面试官。而在高端的职位上,HR 不用使用 AI 面试官的。
在 AI 面试场景中,目前大模型能做的:一是可以基于简历去追问求职意愿;二是可以衡量应聘者的一部分外在表现;三是它能考察求职者的知识和技能。高端的职位,往往要评估个人的后续发展潜力,这方面 AI 是做不到的,我们把人才测评和AI面试官进行了深度融合、弥补了 AI 的短板,形成了“不仅测现在的能力,更要评未来的潜力”的六合一评估模型。
先发,还是后发?
崔强:有一种观点,企业服务市场, 在 AI 上的先发优势并没那么大。如果看到别人成熟的、可以商业化的产品,是可以快速跟进的。比如一年前,可能有很多人先在 AI 上投入了很多研发,最后并没有结出很好的果实;相比之下,那些在后边看清楚后再投入的,反而可能结果更好一点。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纪伟国:要找到好的 AI 场景,最好的办法是扫描市场,让别人先做,确认市场机会点后再做。北森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地方是:我们没有直接冲进来,而是一直在旁边观察、判断、等待,笃定了再去做,这也与北森的研发理念有关:我们希望产品研发是一个确定性的战役,要做就一定会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SaaS 或者 AI 公司的老板,如果突然有个创新的想法,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产品,大概率这个产品做完了是不靠谱的。一定要去观察客户要什么,或者客户在做什么。比如去国外看有哪些新产品,友商在做什么,这些是不是客户要付费购买的……弄清楚了再做,迟几个月根本不重要,但别晚几年。如果投入太晚了,在 AI 上的追赶难度就会变大,这其实是一个风险。
崔强:去年我们走进北森学习时,学习了北森整个研发管理的改变,北森是参考了华为的研发管理流程的,你说过华为是很难做出来像抖音这样的产品的。刚才你提到 SaaS 公司老板,突然想到一个产品或者 AI 化的想法就去做,其实会害死一个公司。这样是不是有点保守呢?
纪伟国: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因为客户真正要啥,只有和客户聊了才知道。但一般老板是很少有足够时间去见足够多客户的,这个想法就容易偏颇;此外,验证这个想法的成本太高了,To B 产品的研发、迭代周期比较长。而且,一般情况下,老板提的想法,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反对,这就比较消耗了。
所以,保守的打法是:要确定客户的场景和真正的商业机会点,明确客户愿意付费的 SKU。花大量时间反复研讨,直到无比确认后再去做。
崔强:最后再用两分钟,谈一下你对今晚话题的一些感受。
纪伟国:第一,我觉得大模型现在处在早期阶段,它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所以在这个节点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极其成熟的产品;第二,寻找场景,打磨产品,创造价值,是需要时间的,价值验证比现在决定收多少钱更重要一些;第三,大模型有能力短板,它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有很多事情它做不了。在不同 SaaS 场景中,比如 CRM、客服、HR 等,一定能找到大模型生根发芽并创造价值的地方。
此外,to B 业务,确实不用过早去创新,但一旦当你识别到巨大的商业机会时,也不应该等太久。
说明:稿件内容为牛透社(公众号neuters)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