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爆发,让全世界对无人机战术有了新的认知,一架小小的廉价无人机,可以在战场上击毁比自己昂贵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军事装备,将“不对称作战”推到了极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身为全球无人机研发和生产的“核心玩家”,中国成为了西方的眼中钉、肉中刺。作为对华科技战的一环,美国一心想要将中国无人机排除在国际市场外,然而当美国“以身作则”,妄图在国内市场封禁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时,却遭遇了来自政府机构甚至是军方的强烈反对,因为美国本土制造的民用无人机,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对于美国而言,真正的挫败感不是来自于国内,而是连乌军都离不开中国无人机,而且这种依赖,正随着西方援乌力度减弱而逐渐增强。据观察者网援引外交部网站4号发布的消息,发言人毛宁在当天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被问及如何看待俄媒记者在经过独家分析后发现,乌克兰不顾生产商的反对,继续通过波兰的商业实体和个人购买中国制造的无人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发言人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但中国一直在严格管控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军民两用物资,也一贯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从发言人如此直截了当的回应中不难看出,我国始终没有放宽对军民两用物资的出口限制,但正是因为其“军民两用”的特性,导致中国的监管网络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疏漏,这也给了买方以可乘之机。

讽刺的是,当买方是俄罗斯时,美国及其盟友们个个义愤填膺,誓要将“助纣为虐”的标签贴在中国身上。作为这场冲突的始作俑者,美国更是多次以涉俄为借口制裁我国商业实体以及个人。然而当买方变成乌克兰时,所有西方国家集体噤声,平日里以视角毒辣著称的知名西方媒体统统消失了。由此可见,西方从来就不反对中国出售军民两用物资,西方反对的是交战双方能够同时接触到这些物资,而这也从侧面说明,西方在军援乌克兰一事上,并没有他们自诩的那么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此事也为中国的无人机出口管制敲响了警钟。在今年7月末,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三部门联手对无人机出口管制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对涉及军事用途的无人机零部件进行了严格管制。可是对于民用无人机被买方私自改装用于军事目的,目前我国还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监管手段,这也是转手贸易的狡猾之处。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然已经知晓乌克兰非法获取我们民用无人机并用于军事目的,就没有视而不见的道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流入到乌军手中的中国制民用无人机数量势必会大大减少,即便能侥幸购得,成本对比过去也会有明显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是能因此而加速终结俄乌冲突,也是“中国制造”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的些许贡献,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软实力。同时,中国也要谨防西方以此为借口,对中企发动新一轮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