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因为未知和神秘,引发无数浪漫想象。

中华民族对宇宙的追问与探索矢志不渝。“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从卫星升空、航天发射到深空探测,人类在探索宇宙奥妙的 “星途”上不断前行。

航空航天产业是西安的六大支柱产业和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西安更是将其中的卫星应用产业列为全市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打造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大场景和走进千家万户、服务民众美好生活的小应用。

以科技为名,西安“星”途璀璨,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颗“星”的距离

卫星应用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远?

打车时司机会根据卫星导航定位来接乘客,打电话时是通信卫星提供服务,遥远如南北极也可以上网,出门前可以查阅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其实,卫星应用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我们所说的卫星,是人类建造并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运动的无人航天器,也称为人造卫星。

回溯历史长河,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则是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的 “东方红一号”。

迄今为止,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四千多颗卫星,除了应用于科学实验等领域的卫星,用来执行特定业务的卫星又可分为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

可以这样比喻:通信卫星是发送接收信息的“信使”,导航卫星是聪明的“指路人”,遥感卫星则像是“天眼”。它能时刻与万物、万业相连,正加速进入人们的生活。

西安自有“牧星人”

西安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有何优势?

作为国家航天重镇,西安群“星”在轨,“星”河璀璨。从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到应用服务,卫星应用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

先来看火箭发射端。西安寰宇卫星测控与数据应用有限公司专注于卫星测运控、卫星应用和数据服务,仅2024上半年已参与30颗商业卫星早期轨道段发射测控服务。

寰宇卫星副总工程师杨继春介绍说,寰宇卫星拥有国内先进的民商用测控站网。通过其中的多套大口径测控设备,“牧星人”——卫星测运控工程师们能够更好地对卫星进行在轨日常管理,完成各类测运控任务。“就像牧羊人,只是我们放牧的对象是卫星。”

在卫星制造方面,银河航天是典型代表。

拥有在研卫星数十颗,构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通信载荷、星载计算机、太阳翼等核心单机配套研制能力,建设了新一代卫星智能制造工厂……早在2020年11月,银河航天估值就超过10亿美元,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的第一只“独角兽”。

在卫星管理方面,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毕方健康管理软件,让人们从看星星、数星星到管星星。

中科天塔的强项是“写代码”,只不过这代码是应用在卫星上,是地面测控人员用来接收卫星信号、发出卫星指令的软件,为地面和卫星之间实现直接且高效的沟通。

“目前我们的知识产权有近百项,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卫星在天上运行时出现故障,借助我们的专利和产品自动识别故障点,可以迅速处置来延长其寿命。”中科天塔总经理曾伟刚表示。

另外,卫星导航所需要的精确定位,离不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精准计时。

地球的时间来自宇宙深空。神话中有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现实中,科学家们需要把时间层层“转运”,把地上、天上的钟都统一“对表”。科研人员以一块小小的芯片,在36000米左右的高空上,给星星定位,给星星做导航。他们经常收到全国各地企业、高校、研究所的外部“订单”,为手表、手机、电脑、航天设备等“时间用户”提供 “时间服务”。

硬科技支撑西安航空航天迈向“星”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簇星火到满城星光

西安在追“星”路上做了什么?

研发能力强、产业链条全、产业生态优——锚定卫星应用产业,西安聚星成光,拥有自己的“星空”。

以航天基地为例,在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等“国家队”的引领下,聚集了星际荣耀、天兵科技、银河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60余家……

西安形成了覆盖卫星导航、通信、遥感三个产业方向九大产业链的全产业链布局,正在成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中国主要的以卫星应用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星”途漫漫,西安一步一个脚印。

去年12月,陕西省印发《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推动卫星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北斗卫星应用创新,推进卫星互联网示范应用,打造卫星产业创新融合应用样板场景。

近年来,西安将卫星应用产业作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系列政策、深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配套,推动卫星应用产业迈上新台阶。

——建设集数据管理、产品生产、主业应用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应用技术体系,全面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监管、评估、决策等,用卫星遥感科技赋能自然资源治理。

——联合清华大学地学系利用人工智能充分挖掘影像时空规律,打造集推演预测、时空融合、智能提取于一体的“城市大脑”。

——结合高精度定位、广域精密授时、数字孪生地图等前沿领域创新,推进卫星技术在城市规划、道路运输、防灾减灾、秦岭保护、民生保障、居民消费等领域应用,逐步构建“卫星+”产业生态。

——成立“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出台国内首个系统性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专项政策,打造低成本微小卫星制造生态链,优化商业航天在航天产业链中的布局。

从一簇星火到满城星光,西安卫星应用的未来愈发清晰、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寰宇卫星飞行控制中心

奔赴星辰大海

面对新赛道新机遇,西安如何抢抓新兴产业蓝海,让已经燃起的星星之火,更快形成燎原之势?

建好“服务台”,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光机所等科研单位,聚焦技术攻关,加快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服务,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构建卫星应用产业“四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打造“场景库”,有效牵引产业应用发展。面向智能网联汽车、能源电力、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以融合应用赋能行业发展;围绕数字医疗、智慧农业、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开辟更多民生应用场景。

培育“领头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型卫星企业创新发展,做优做强“链主”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建立卫星应用核心产品体系,构建形成商用终端研制能力,更好开拓市场蓝海。

汇聚“产业链”,推动“星”链集群成势。以应用为先导,推动卫星应用产业链条壮大成势,特别是推动与地面通信网络的融合发展,凸显特色化、商业化,打造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越来越多、5G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更多人享受到了“星星”的能量:从不怕断网、经得起摔打,只要有卫星就能精准计时的“北斗手表”,到实时定位、精准控制的农业喷洒无人机,再到从室外、室内“无缝衔接”的“北斗+5G”导航模式,将在自动驾驶、行人室内导航、地下大空间等场景带给人们更多便利。

苍茫深邃、星河辽阔,卫星应用产业拥有“宇宙级浪漫”。那些“撒”向太空的“星星”,是照亮我们未来的路,西安正用一颗颗卫星搭建星链、星网,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接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