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乐者,天地之和也

初秋的阳光细细碎碎洒在通福门的城楼上,古城墙散发着纯朴柔和的光芒,青石步道的尽头,几位老人怡然自得听着特色的“桐诗”,婉转悠扬的曲调唱着子女孝顺、夫妻恩爱、神话故事,将世间百态悠悠道来。

一千多年前,也有同样的乐声在城墙内响起,那也曾是平阳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平阳第一次与音乐结缘颇具神话色彩。平阳古称横阳,县城在现在的昆阳镇。晋代平阳尚有防风部落遗民,这些被蔑称为“防风鬼”的山越人,身材高大,不拘礼节,经常赤脚坐在修建不久的城门上。当时的横阳县令贺韬,制造了两把神奇的木琴,一名啸鱼,一名恒寿。随着他在县衙的厅堂里弹奏起“啸鱼”和“恒寿”,琴曲悠然在天地间响彻,其音清莹透亮幽微深邃,如日月经天;其声苍古雄健古朴粗犷,如江河行地。弹着弹着,防风人听到琴声受到感化,在厅堂里翩翩起舞,其乐融融。

《乐书》卷一一九《琴瑟下》述称:“琴之于天下,合雅之正乐,治世之和音也。故六马仰秣者,伯牙也;鬼舞于夜者,贺韬也。”平阳县令以琴声教化百姓的事迹,被后世典籍广泛传颂,《乐书》中更是将其与伯牙琴声一起称为“合雅之正乐”。

《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载:“横阳令贺韬得吹台之桐,为琴二:一曰啸鱼,二曰恒寿。”吹台即今温州吹台山,古时盛产桐木,为制作古琴的优质材料。

在平阳这片土地上,至今仍流传着牛筋琴的制作技法。这种被誉为“天下第一琴”的乐器,也是温州鼓词的主要伴奏工具。牛筋琴采用纯手工制作,其琴弦以牛筋为原料,琴架则以梧桐板和红硬木为材料,经过削木、装框、上琴弦、安竹码等步骤精心打造而成。

乐,所以荡正民之情思,使其心应和也。如今平阳的音乐,也是社会和谐之音,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善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