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愁。生活愁与工作愁。前些年也愁。但是回看,与现在相比,并没有那么愁。所以是自己多虑,还是自己将生活越过越愁。正巧因为工作事宜,需要从北部向南方出差几天。从愁云密布的北部抽离,下飞机看到南方的白云蓝天,群山环绕时,心中也并未感到轻松。终归是因为工作,而不是自由地游玩。

暂且放下《江城》,开启《犬的记忆终章》。但是还是先说两句《江城》:

今天人们回头看那个时代,会说这很荒唐。是有点滑稽,因为人们做的事情是那么荒唐。但在那个时候,一切都是非常严肃的——那就是现实生活。那不是闹着玩的。这在今天是很难理解的。

正如开头所说,当时的愁,就是现实生活。现在的我理解不了那时的愁,而当时的我也想象不到如今的愁。虽然《江城》是纪实文学,但是因为我不理解,所以会觉得充斥了黑色幽默。那么反观,给我同样氛围感的路内的小说,归类为工厂黑色幽默的话,是不是其实那就是现实生活。对超出认知范围的事,可以归类科幻、也可以归类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回《犬的记忆终章》。可以感到,森山大道似乎已经将自己挖空。比起《犬的记忆》,排除内容有所重叠不说,给人的感觉更有了些匠气。与其自带的狗气相比,精致了许多,少了上一本的散漫,导致有些言之无物,与故作情深。开头因为自己的念头,直闯巴黎,现实打败了计划后随心而动。这一幕,与我此行有些相似。在飞机上打开此页的感觉,仿若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许多作家一样,森山用各个地点城市来作为本书的目录,就像《东京百景》。可是森山所写的城市,更多偏重的是自己的感受、回忆。城市名称只是标签,景色只是记忆的载体。即使当时不是这个城市,感受依然会记下。就像时间、手表,是对天象的理解,是人为地划分。真正的,是自己的内在感受。森山的摄影概念“当下即是”,也是有些契合的。

森山的好友,中平卓马,多次被提及。也是著名的摄影师,有着独到的摄影理念,充满批判自省的性格,甚至最终也因此终止了摄影。听说了一句话“永远不要活在别人嘴里。”可是知易行难,正因为太顾及别人,所以无比内耗。这也是愁的原因。虽然其实无法通过别人拯救自己,但是自我内耗与批判自省吸引着我。仍然希望能有一盏灯,可以宽慰,照亮心尘之路。留待过年,一定拜读。

最后,再听一曲昆明湖。

昆明送湖见面雨。眼泪南追,落入彩云下的茶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平能愈三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