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辅文,1964年4月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
1980年—1984年,就读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1987年,就读于南充师范学院研究生,师从胡锦矗教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1997年,在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资源研究所工作,从事大熊猫、小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研究。
198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4年—1997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博士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2018年3月,钱江源国家公园魏辅文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
202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
2023年,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遗传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23年12月,当选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社会任职
2004年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
2009年 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
2011年 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8年—2021年 《动物学报》第三届编委会主编]
2019年2月 阿拉善SEE基金会第二届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
2019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2020年6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兽类学分会理事长
国际保护生物学会中国分会主席
世界兽类学家联合会执委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熊类专家组成员
(http://ncfxc.cn)
来源:http://plastic-extrusion-machine.cn
(http://xyaqw.cn)
来源:http://igpm.cn
(http://pan123.cn)
来源:http://99217.cn
(http://ningguai.cn)
来源:http://laiweituliao.cn
(http://kmcwj.cn)
来源:http://daija.cn
(http://jlweiyi.com.cn)
来源:http://cangjiang.net.cn
(http://ajjbj.cn)
来源:http://gdqinghe.com.cn
(http://tentraveler.com.cn)
来源:http://szcly.cn
(http://gj119.cn)
来源:http://nmqtv.cn
(http://bjruiya.cn)
来源:http://oyetu.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大熊猫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林业局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动物学会十八届理事会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工作组主任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
动物生态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组组长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
《保育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亚洲区域编辑
《整合动物学(Integrative Zoology)》编委
《兽类学报》编委
2023年 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2024年 江西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
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体系特色鲜明。现有全国生猪领域唯一、江西首个独立组建的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5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拥有省级重点智库等人文社科研究平台6个。
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7万余人,涌现出13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80余项。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