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学几天,网上一直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中小学教室要不要安装空调。

有些地方因为没有空调,孩子连正常上课都做不到,学校和家长甚至购买冰块送到教室降暑。在我看来,安装空调理所当然,至于许多人提出的经费问题,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如果将花在其他地方的钱挪一点给教育领域并花在刀刃上,也不是不能解决。当然,这话当我没说。

每次有相关问题的讨论,“吃苦”这个词总是会出现。官方如此,个人也如此。

中小学教室的空调问题不是今年才出现,这几年一直有讨论。网上资料显示,2020年,长沙教育局回应过这一问题,表示国家没有明确要求装空调,而且“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适应能力的黄金时期,严寒酷暑也是对中小学生的一种锻炼”。2021年,合肥市教育局也表示:“因最冷最热季节均放假,学生基本生活磨炼是必要的,不能把学生当作温房的花朵去过度呵护”。

至于民间,这种说法也很常见。不少媒体引用的家长意见,也说“应当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忍耐精神”。平时你在家要是叫个苦喊个累或者有哪样东西不喜欢吃,老人往往会来一句“现在孩子就是吃不了苦,我们以前都能忍受,你们怎么就不行。”

这正应了那句段子:只要你赞美吃苦,那你就有吃不完的苦。

在这个公号里,我一直强调中国教育里的逻辑缺失问题,许多人活了一辈子,也没说过几句逻辑在线的话。无论是空调问题,还是孩子面对的其他问题,都有许多人张嘴就是“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这话没有任何逻辑,而且特别蠢。

我时常会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教室里有八把风扇,两侧各有三把,头顶两把,每逢夏天都挺难受,晚修时更是灾难,蚊子多到泛滥。但即使是这样,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教室条件已经相当不错。如果发牢骚,老师随时会忆苦思甜,说自己小时候更困难,别说没风扇了,家里连个带电的东西都没有。

这种条件真的能起到某些人所说的“锻炼意义”吗?显然没有。学习本身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力,但它并不等于受罪。一个舒适的环境,不吃无谓的苦,难道就不能好好学习了吗?显然也不是。

许多中国人喜欢自相矛盾,最常见的就是一边念叨“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苦难成就了我”“人不吃苦不可能成才”,一边慨叹“我年轻时要是有现在孩子这么好的条件,肯定更有成就”。这是不是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自相矛盾?但一代代中国父母,总是将这两套自相矛盾的话术交叉使用,批评人时就让人多吃苦,开脱自己时就说自己吃苦太多被耽误了。

对于人类而言,“吃苦”从来不是进步的必要条件。相反,“不吃苦”才让人类得以进步。因为不想吃苦,人类才有各种各样省时省力的发明,从镰刀锄头到小推车,从马车到火车,再到飞机与汽车,从纸笔到打字机,再到电脑和智能手机……

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为了“不吃苦”而生,抽水马桶取代旱厕,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

中国人喜欢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吃苦从来都不是“人上人”的必要条件,而许多中国人热衷赞美苦难的行为,也是一种极端化的病态。

狄马前几年有一篇文章,名为《荒谬的苦难哲学》。他写道:“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所谓的成功人士总是要渲染自己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苦难,甚至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沾染这种习气,以苦难为抒情素材。

但实际上,苦难并不一定制造伟大,相反,正如狄马所写,苦难“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

中国人讲吃苦,常将辛苦与苦难混淆。一个人若要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要付出巨大努力,比如音乐领域的“一万小时定律”,但这样的辛苦跟社会对个人施加的苦难,完全是两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历史上,人们要面对的苦难不但多,而且复杂。天灾是苦难,人祸也是苦难,能与命运抗争者永远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则选择了屈服与沉沦。远的不说,就说如今的老一辈,当年被历次运动所耽误,又有多少人战胜了命运?极少数人用自己的成功论证苦难的伟大,不但没有逻辑,甚至有些无耻。因为苦难从不伟大,它耗尽了一代人的青春,影响了一代人的一生。真正清醒的人,应该质问为何有这样的苦难,又该如何避免这样的苦难,而不是歌颂苦难伟大。

中国人对苦难的吹捧,多少有些历史因素。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人为了掩饰苦难的根源,诱导人们歌颂苦难,可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来说,明白“苦难不伟大也不美好”,应是基本常识。

类似的话术还有“我什么都经历过”。在中国社会的语境里,这句话时常被作为一种自我标榜,是丰富社会经验的体现,甚至被视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老实说,我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有一种极度的悲哀感。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说出这句话的中国人,他们所强调的经历都仅仅是苦难而已,诸如小时候有多穷,如何缺衣少食,遇到过多少困难。这些当然也可以被称作经历,但这些“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是“反经历”的。

因为,一个人经历过多少苦难,就意味着他们缺少了多少正常的人生经历。这个社会的大多数老人,即使是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见识的老人,生命中都缺少了许多东西。因为只经历过苦难,所以让他们节俭,甚至一张纸巾撕开几块用,他们能做到,还很擅长,可是现代社会里的许多基本生活,就非他们所能理解。

所以,为什么许多老人面对一些生活上的基本事情,比如各种电器、电脑,还有银行等办事场域,会显得特别笨拙?因为他们从小真的没经历过文明演进的一步步过程。所以当他们年纪大了才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时,接受起来就会很慢。

硬科技如此,软文明就更是如此。比如为什么许多中国老人甚至中年人都认为动画片和漫画是小孩子才看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这些生活元素是完全不存在的。他们错过了这部分的熏陶,也失去了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所以他们坚持认为,这些都是“非必需品”。

空调也正是这样,变成许多人眼中的“非必需品”。用严寒或者酷暑来“锻炼”学生,实际上就是“硬找苦吃”,如果没有苦,那就专门制造苦。

前两年有个视频就引发争议,一个小女孩坐绿皮火车,没有座位,只能挤在过道里,坐在行李箱上吃泡面,然后她妈妈配了段文字,说“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下次继续。”

网友们纷纷质疑,认为可以提前规划,无需让孩子挤慢车,而且还是无座状态。这位妈妈回了一句:“我想,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这种对吃苦的迷恋,真是一种贱到骨子里的思维。正常人的思维肯定是“我吃过的苦,绝不能让孩子再吃了”,但不少中国人喜欢将“苦难造就了我”挂在嘴边,认为能吃苦是最大的优点,吃苦是成功的根源甚至唯一必要条件,丝毫不顾这种思维的反逻辑反常识反人类。他们总是回避一个基本事实:苦难中成功的人万里挑一,世界上大多数世俗定义的成功者都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正常人生轨迹。他们更加会回避一个基本事实:缺衣少食状态下的被迫吃苦,跟学习时的主动坚持是两回事。

还是那句话:只要肯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之前有个问答很有趣,有人提问:“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学放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怎样才能让他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呢?”

最高赞的回答是:“投胎成你的儿子,他这辈子有的是机会吃苦。”这话真的没错,许多家长热衷让孩子受无谓的苦,刻意夸大一些强调服从性的环境对孩子有多大帮助(比如所谓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和夏令营之类),但他们真的不需要这样,因为以他们的智识和认知,孩子早已被他们逼上了人生的苦难之路。

中国家庭的谜之操作非常多,而且是反人类的。它的本质是仇视文明成果,仇视自己成长经历中没有的东西。有网友举例,自己家明明有洗衣机,可是母亲偏偏在冬天用冰冷的水手洗衣服,然后举着冻伤的手告诉孩子自己有多么顾家多么节俭多么能吃苦。还有人家里明明有电饭煲,可母亲还是每天四五点起来柴火煮饭,然后说自己有多么能吃苦。

即使是那些对孩子特别舍得花钱的人,不少也仍然活在这种状态中。一方面以溺爱方式给予孩子各种物质,但另一方面又将自己吃过的苦视为资本——既是人生资本,也是批评孩子的资本,但这显然是荒谬且矛盾的。

所以,为人父母者需要有这样的自觉:自己经历过的,孩子未必需要经历。尤其是在文明经历一次次巨变的当下,个体的所谓经验往往不值一提。我认识一个老司机,多年前就能背下本地所有路名,对道路网络了如指掌。但这个技能在智能手机时代一文不值,而且即使没有导航软件,他也无法维系自己的技能,因为城市日新月异,他已经无法记忆越来越复杂的路网。每个人都不妨细想一下,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累的生活经验,有多少能应用于今天呢?许多电器已经被淘汰,许多生活用品已经消失,许多生活方式早已改变,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所以,你走过的路,孩子不一定要走,你吃过的苦,孩子更不一定要吃。别动不动就“我们以前都是这样过来的”,按你们这个逻辑,原始人也可以让你茹毛饮血,然后来一句“别那么娇气,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