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重庆市历史人文学者张老川耀先生为文坚持“真实乃史学本源”原则,大多遵循“亲历、亲见、亲闻”的宗旨。他的著述平实无华、图文并茂、小中见大、积厚流光、生动感人,总是既让人震撼又让人增长见识,所叙所述就在人的身边眼前,吸引读者入感极强。这篇为纪念中国西部首枚邮票问世130周年而作的文章,就透过“一枚珍邮”,回溯了重庆开埠、中国西部第一家邮局、第一枚邮票的诞生,不仅仅是重庆龙门浩老街史、白象街史、重庆地方史、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邮政、邮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川荣长我9岁,因为小时候生了一场病三天四夜高烧不退,虽经医生大胆用药捡回一条命,然而人却成了左邻右舍眼中的“罗锅”,自此以后,体质不好又带残疾的他虽不自卑,却不再好动,更不愿抛头露面。他黄桷垭广益中学初中毕业后,除礼拜天上午雷打不动过江到中山公园或白象街与人交换邮票,成天蜗在父亲书房,把柜子里的古籍刻本、字画册页找出来,通过坚韧不懈的刻苦临摹,在篆刻、书画、诗词方面无师自通的天赋让人刮目相看。

解放初期,下浩所有公共场所关于毛主席、朱总司令惟妙惟肖的画像和开大会、游行的横幅、标语,反封建破迷信、新婚姻法等的宣传画,俱乐部柳连柳(莲箫)、金钱板等唱词大多出自我大哥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很有成就感,每每有人请他写字绘画,皆乐于应承,我们这些当弟妹的,也感到荣光。至今健在的百岁老人、下浩“活档案”许世愈还记得我家的“驼背秀才”大哥。地段干部和军代表欣赏我大哥早慧“字墨高”,喜欢他随喊随到肯尽义务,为人谦恭有礼,请其暂时街道帮忙,答应合迁的时候给他安排工作。

大哥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父亲在渝中区民族路、信义街与人合伙开设“祥林永”商行,从事南北山珍海味经营,商务信函往来频繁,大哥对信封、函件上各种邮票、税票印花产生浓厚兴趣。他用热湿布把信封浸润后,轻轻把邮票、税票印花小心翼翼轻揭下来保存。院子周边的人都知道大哥喜欢邮票,常听邻居喊:驼背,要不要信封上的邮票,大哥不恼,总是从信封上小心翼翼揭下邮票,又拱手将信封送还。通过搜集和与人交换,大哥集藏了不少晚清、民国和国外信销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集邮主要是以信销票为主,凑集成系列,增知益智,不像现在集年册、整套纪特新票收藏,真懂集邮其意者少,投入增值和作纪念者众。儿时趁大哥不在,受好奇心驱使,我偷偷地从柜子取出大哥夹在书里的邮票把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十分珍爱邮票,都是用镊子取出、插入,我不习惯用镊子,直接用手取,头上没少挨他的“搕攥”。

一次大哥换回两枚有江涛、河流、帆船、礁石、宝塔、山岳等多种图案组成的“重庆信局”盖销邮票爱不释手。我见有宝塔、江流、帆船,说我们家侧边就是宝塔,伸脚下门朝街河边,就可看见帆船……。大哥爱抚地摸着我的头说,七弟,您真聪明,这枚邮票是中国西部第一枚“商埠邮票”,所取的背景正是我们下浩,好好读书,长大了一定要把这枚邮票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久,大哥被重度流感夺去生命,年仅18岁,弄清“重庆信局”“商埠邮票”便成了大哥交待给我的一个遗愿。

参加工作和参军、转业后,尽管我秉承大哥遗志,喜欢上集邮,由于人微言轻、经济拮据,“平”“段位不够,视野不宽,一直没有弄清“重庆信局”发行“商埠邮票”的背境。事后我调市里经多岗位辗转进步,出任《现代工人报》社社长,重庆直辖前我曾担任过重庆市集邮协会宣传委员会主任,之后又被选为重庆市职工集邮协会副会长,与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有了交际,方知“重庆信局”发行“商埠邮票”的珍贵、背景和来龙去脉。

让我痛彻心扉的是1988年秋的一个损失,重庆市总工会建综合大楼,报社迁出在健康路临时办公,几位邮友提出要看我的“邮藏”,我把厚厚的一大本自晩清、民国、建国初期、文革前后及80年猴票方联、包括两枚“商埠邮票”展现给他们欣赏。司机刘丹催促我赶紧上车送我去机场,到北京洽谈报社新增电子排版设备事宜,忙中顺手把邮册放在办公桌上,遗憾的是没来得及锁进柜子里。

一周后我从北京回来,发现邮册不见踪影,简直把我“痛木了”,邮册中不乏“珍邮”,这本邮册少说也值上万元。受当时办公条件限制,舒文云、蒋旭中和我三个老总共用不足8平方米一间办公室,平时很少关门,处理稿件、接洽事务,报社内外人来人往,根本没法子查。这不是我今时杜撰,十多年前我七十岁时,吕彭祥题写书名的《天道酬勤-张川耀文稿选编》一书中,《小小方寸里、蕴藏大世界》这篇文章对此有所表述。

重庆信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国力羸弱、政权将倾,列强侵华,一次又一次持强施压,签订割地、赔款、开埠等不平等条约,让中囯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891年重庆开埠,早就来过重庆探路摸底的中国通、混迹杭嘉湖、上海滩的洋商、极具商业头脑的英国人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乐和夫人艾莉西亚·立德乐率先来到重庆,暂住在白象街,由于下半城工商业和建筑已经形成规模,他心中蓝图不好施展。于是联合外商与清重庆府达成协议,租赁南岸九湾十八堡,地理环境位置十分优越的龙门浩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德乐带着作家、摄影家夫人爱莉西亚,从望龙门乘船顺江而下,进龙口、泊船,踏上北宋.苏轼更名江口村为龙门浩的老街。见山水林泉环绕、历史人文厚重、风光旖旎、街市兴隆、民风淳朴、港口连茶马古道,是置业办厂、建洋行、搞航运的天赐环境。一路上,边走边看,夫人的相机卡嚓声响不息,记录下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而立德乐已经萌生在这里釆掘煤炭,生产猪鬃、硝制皮革、修洋行、办航运、开保险、建港口……。

洋商纷至沓来,迫切需要加强对外通信联络、汇兑往来,暂住在白象街的立德乐,与民间邮递总部“麻乡约”同在一条街。“麻乡约”轿行兼书信、票汇、包裹、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长盛不衰,看得立德乐羡慕眼红,从而也让他捕捉到了拓展生意、兴业服务业,于是萌生独资,开办“重庆信局”。

清末中国海关邮传大权都被洋人控制,岁入强行扺扣赔款。1891年3月1日,成立于朝天门粮帮公所的重庆海关也不例外,总税务司由英·赫德、英·霍伯森出任,海关监督由清·道台张华奎配盘(参与、负责)。立德乐拥有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等的人脉、关系,经重庆海关批准授权,清重庆府默认,1893年11月,“重庆信局”在白象街挂牌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立得乐从事的是把西部土产山货销往下江,将洋货运入内地(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进出口贸易),在宜昌、汉口、长沙、南京、上海等地都建有分号。“重庆信局”成立后,原分号又多了一顶职能,增加一块重庆信局XX分局的牌子。立德乐在从商中既讲竞争又注意合作,“重庆信局”成立后,从“麻乡约”分割了部分业务,通过协商,“重庆信局”云贵川的信函、汇兑业务交“麻乡约”执行,“麻乡约”下江的业务交“重庆信局”完成,从而形成互利双赢局面。

商埠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信局”成立后,信函、汇兑,开始仿随“麻乡约”收费、填单、出笺、投送,这样的程序既繁琐又耗工费时。立德乐早就借鉴沿海信局规制,请示重庆海关,获准“重庆信局”出版邮票,立德乐与作家、摄影家夫人艾莉西亚商议,邮票款式。夫人说我们曾经一同乘船去过龙门浩,我已拍下长江南岸段江流、帆船、礁石、龙门、报恩塔和龙门浩背后的山岳,而且我们的洋行已经勘察确定建在龙门浩新码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年前,我作东小范围邀请重庆市集邮协会顾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连胜,重庆市邮票公司总经理、市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王万琪,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刘某东,全国邮展多次获得大金奖、资深集邮专家滕小凡等多位集邮专家和爱好者,就百年前中国西部第一枚“商埠邮票”诞生 ,进行专题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我展示了两枚不同面值的“商埠邮票”,专家们踊跃引经据典发言,我终于弄清了中国西部第一枚“商埠邮票”发行的始末、设计印刷经过。这枚邮票是在立德乐夫人艾莉西亚提供照片素材的基础上,夫妻反复强调要体现重庆特色,邮票发行地-长江、山城江城、“报恩”宝塔、江涛船运(当时川江上还是木船运输时代,蒸汽轮船还没出现)双龙拱卫龙门浩……等元素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埠邮票”,早于“重庆信局”批准挂牌前就启动,由上海海关法籍绘图师罗伯特·亚力克西斯担纲,出稿前他专程来了一趟重庆,根据艾莉西亚提供的照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就在重庆白象街完成设计,得到立德乐夫妇和“重庆信局”筹备处职员认可。分别由上海叶子云印刷铺、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制造所先后三次印刷出同图案、不同颜色、五种面值的“重庆信局”-“商埠邮票”,大约320万枚左右,于1894年元旦公开面市。“商埠邮票”发行,充分体现了重庆当时在全国的地位,邮票作为联通工具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信局”比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诏令批准开办的“大清邮局”早了两年半。随着重庆大清邮局于1897年2月20日,正式在储奇门邮局巷成立,这也是四川省第一家官办邮局,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诞生,立德乐“重庆信局”和“商埠邮票”也随之逐渐退出邮传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2月17日,国民政府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出访美国争取抗战军援,赠送给集邮收藏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中国珍邮集”中,就有这组极其珍贵,背景有重庆下浩江涛、礁石、帆船、山岳、“报恩塔”等元素的“商埠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观看“建国大业”影片时,我捕捉到特写镜头,宋美龄将邮册转送罗斯福夫人的画面中,恰好定格在有“商埠邮票”这一帧,我截屏了这幅珍贵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由作者提供,部分来自重庆市图书馆,在此一并鸣谢!

可能很多读者朋友会对文中出来的“麻乡约”感到好奇,这里先卖一个关子,待下一次,再请张老先生写一篇关于“麻乡约”的文字。我只给大家说一下,大意是,湖广填四川之后,来自湖北麻城的老乡们为了解决亲人与老家之间的信息流、商贸流而建立的一种类似现今物流网和快递一样的邮递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