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王江月 撰文:董洺辰

只要有机器在有灯光在,

我都觉得无比的幸福

善良宽厚、无私奉献的平凡母亲,是萨日娜塑造的最多的荧屏形象。近日,在电影《抓娃娃》中,她鲜活地演绎了一位既温暖亲切又充满喜感的“奶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多年来,擅长饰演正剧角色甚至偏于苦情角色的她,首次尝试喜剧风格,就交出了一份如此精彩的答卷,也验证了她在表演上的多面性与可塑性。

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萨日娜对表演的热忱与信仰仍旧未变。在访谈中,她反复提到表演带给她的“幸福感”。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之后,这种“幸福感”变得更加简单和纯粹。“只要有机器在,只要有灯光在,我就感到无比幸福。”

回首来时路,她无比感激当年的自己,执着地选定了这样一份值得热爱的事业。能够以一生的光阴耕耘表演,为角色倾注心血,为热爱跋涉万难,她是幸运的,也是坚毅的。

01#

“我让观众哭很容易,

但让观众笑实在太难了”

 星月对话 | 萨日娜:表演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星月对话 | 萨日娜:表演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萨日娜X《星月对话》片段

在电影《抓娃娃》之前,萨日娜已暌违大银幕十年之久。

十年前,她前往罗马拍摄刘江导演的电影《咱们结婚吧》。在此后的十年间,她都没有再接拍电影,而是在电视剧领域默默耕耘。直到去年11月,闫非导演邀请她参演电影《抓娃娃》,才算续上了她与电影的缘分。

但当闫非为她讲述了这个故事之后,她却困惑了,问导演:“你确定真的找我吗?”作为一位常年饰演正剧角色的资深演员,萨日娜完全没有喜剧表演的经验,面对全员“喜剧人”的制作班底,以及一个带有荒诞色彩的喜剧故事,不免有些诚惶诚恐。

然而导演却对她表达了无比坚定的态度,并对她说:“在《人世间》里,最后周父和周母手拉手走的那场戏,您让全国人民都哭了;而这次的《抓娃娃》,希望您让全国人民都笑。”

面对导演的信任和鼓励,萨日娜心里还是有点没底,担心自己达不到导演的要求。首次尝试喜剧,就被放到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而且在当下的年龄阶段,尝试去突破表演的舒适区,萨日娜觉得这是需要一种勇气的。“所以我就去了,但是拍摄的过程很难,真的好难。”

然而,观众是最有发言权的。随着电影的公映,“奶奶跑酷”、“奶奶大灌篮”、“奶奶端起轮椅就跑”等桥段,不仅令观众捧腹,也在各种社交媒体刷屏,大家纷纷评价没想到萨日娜老师成了《抓娃娃》“笑点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大家的褒奖,萨日娜却连连摇头,把功劳归结为导演的帮助。刚开始拍摄的时候,习惯了现实主义表演方式的她,经常会问导演一个问题:“此时此刻,我的心理历程是什么?”她必须要弄清楚事件和人物的因果逻辑,在表演中把这个“过程”表现出来。

但是,导演却对她说:“萨老师,不要过程,您就直接达到我们说的那个点就行。”这种全新的呈现方式,打破了萨日娜三十年的表演经验,以至于每次拍完一个镜头,她都忐忑地问导演:这样行吗?甚至不敢去看监视器中自己的表演。

在拍摄现场,沈腾和马丽这对默契十足的老搭档,总能迅速找到合适的表演方式,产生非常和谐的气场。在他们身边,萨日娜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经常被他们制造出的欢乐所感染,得先笑完场才能开始演戏,甚至觉得自己不像个演员,倒像是他们的观众,每次拍戏都在一边“捡乐”。

“他们俩在一块,话永远不会掉在地上,他们融合的紧密度是牢不可破的。”萨日娜也思考过这种“默契”的由来,“因为他们演了十年的话剧,可能演了几千场,不断地与观众产生共鸣,然后根据观众的反馈作出调整,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喜剧风格。他们知道观众的笑点是什么,知道观众需要听到什么,也知道这个东西需要做到哪一步。这是我需要学习的。”

在此之前,萨日娜也经常看沈腾马丽主演的电影,这次开拍之前,她又把他们所有的电影,甚至《欢乐喜剧人》这样的综艺都拿出来,重新看了一遍。拥有丰厚戏剧史知识的她,对开心麻花系列喜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戏剧史上曾出现过荒诞戏剧这么一个派别,就是要用荒诞去表达生活当中无法抗争的无奈。我觉得是闫非、大魔导演和沈腾、马丽借用了荒诞戏剧的风格,他们的喜剧在情节处理上都比较荒诞,但是艺术逻辑是特别对的,才会产生非同一般的喜剧效果,观众看完之后还会留下一些思考。”

许多荒诞喜剧以“喜感”作为外壳,但内核其实是一种悲剧。《抓娃娃》中奶奶葬礼的一场戏,也击中了无数观众的泪点。“为一个活人办葬礼是非常之荒诞的,但是它的情感逻辑是动人的,就是祖孙之间的爱是真的。这种牢不可破的情感逻辑,能够让观众又哭又笑。”

有过多年悲剧表演经验的萨日娜,觉得让观众哭是很容易的,但让观众笑,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面对这道难关,萨日娜选择了相信导演和对手演员,把原来的自己全部“放掉”,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表演方式。有时候,一个镜头可能需要拍摄十条二十条,但她一直在坚持,努力达到导演的要求。

电影中,奶奶经常会展现出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以及幽默的台词,这些恰到好处的细节,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才最终确定的。比如奶奶听说孙子的腿不能动了,“腾”地一下从轮椅上站起来的那场戏,就拍摄了十多条,最后碰撞出“捂脑袋”这个动作,使得喜剧感更强烈。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一点一点去试你自己,看看你的表演能够释放到什么程度。关键点就是分寸感的拿捏,既保留了现实主义表演的根基,又符合喜剧的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拿到剧本,开始创作,直到最后把人物完成的过程中,萨日娜始终在表演上用心打磨,将自己完全交付给角色,这是萨日娜作为演员最享受的部分。她将这种难以言传的感觉称为“心流”,如同“触摸上帝的手”。在导演喊预备开始的一瞬间,她的自我已经消失不见,角色的魂魄则装进了她的体内。

“有一种未知的力量在推动着你,想通过你的身体去表达,表达的内容一定是将来观众能够在屏幕上看到的。当你无限真诚地面对角色的时候,人物的亮点和鲜活的质感,是能被观众感受到的。”

这条充满挑战和惊喜的表演之路,她已经走过了三十年。

02#

“热爱可抵万难

观众的认可坚定了我的表演信念”

 星月对话 | 萨日娜:表演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星月对话 | 萨日娜:表演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萨日娜X《星月对话》片段

出生在演艺之家的萨日娜,从小就在后台长大。她的父亲是国家一级导演,母亲也是内蒙古话剧团的著名演员,后来改行做了编剧。她三四岁的时候,就天天去排练场看他们复排《杜鹃山》,还会提醒台上的演员说:叔叔,你说错词了!轮到父亲上场时,她还会跑到院子里面大声喊:爸,该你上场了!她活泼机敏的表现,给剧团的叔叔阿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她还会组织起全院所有的小朋友,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排演《杜鹃山》,我演柯湘,你演雷刚,他演温其久。大人们演一台戏,他们也排了一台戏。现在回想起来,萨日娜觉得,自己好像是天生就应该从事表演行业的。

在艺术氛围的滋养下,一个做演员的梦想从萨日娜心中油然而生。当她站在舞台上的时候,面对黑压压的观众席上一双双望着自己的眼睛,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幸福感。

然而,最初想考戏剧学院的愿望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同样从事演艺工作的父亲,深知这一行的艰辛与不易,所以不赞成她学表演。但萨日娜却依旧坚持着,当时,她的父亲经常为准备艺考的学生辅导朗诵、表演,她就偷偷溜过去蹭课。父亲走上讲台,刚打开讲义,就看见她坐在下面,只能气得瞪她一眼,她就假装没看见。

在当时父亲的心里,播音员是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想让她考广播学院,但萨日娜并不情愿。在考试当天早上,她的嗓子突然哑了,一点声音都说不出来。父亲气得不行,但这是老天阴差阳错的安排,父亲也无可奈何,只能允许她去考上海戏剧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戏毕业后,萨日娜接到的第一部戏是杨阳导演的电视剧《牛玉琴的树》。这部纪实风格的电视剧以治沙英雄牛玉琴为故事原型,歌颂了陕北农民坚韧不拔、辛勤育林的伟大精神。对于萨日娜来说,表演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能使角色贴到那片土地上,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而不是由一个城里的演员扮演的。

她非常感激杨阳导演的知遇之恩,在她几乎没有镜头前表演经验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她出演牛玉琴。后来,她问导演缘故,导演对她说:因为我把你扔到人堆里,你不像演员,你就是一个普通人。对于表演,导演对她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希望你成为这个人,而不是你去演这个人。

为了更贴近角色的真实生活,萨日娜在陕北农村呆了半个月。风卷黄沙,蔽日遮天,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瘠的生活状况,让她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白天刮风需点灯,沙打窗户半夜醒”。家家户户都是土炕和土地,点着昏暗的油灯,孩子们用来写字的小铅笔头只有一点点。

那段时间,她天天跟着牛玉琴下地,干着除草、担水的农活,也和他们一起睡铺炕。起初,牛玉琴还担心她吃不了苦,后来就慢慢觉得她确实“行”。有一次,牛玉琴带她去县里办事,妇联的主任说,玉琴,这是你们那儿的小学老师?萨日娜一听,觉得自己身上还是有知识分子气,对于人物的塑造还不到位。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她和牛玉琴赶着骡子车去赶集,在破布棚子里吃凉粉。大风吹过,凉粉里面全是沙子,但她却毫不在意地埋头吃着。卖凉粉的过来说,玉琴,这是你们山里的女娃?牛玉琴说,不是,这是人家北京来的演员。卖凉粉的满脸不相信:瞎说,这咋能是北京的演员?听到这句话时,萨日娜心里乐开了花。这半个月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角色是要贴到这片土地上的,一定要让角色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它才能有根。”当体验生活结束,萨日娜顶着沙尘暴,坐了四个多小时的车回到银川时,杨阳导演见到她就笑出了声。面前的萨日娜,半个月没有洗过澡,没换过衣服,甚至没洗过脸。浑身都是泥,扎了两个小辫,头发都黏在一起。此时杨阳导演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定。因为她确信,牛玉琴这个人物,在萨日娜身上,立住了。

当这个戏首映的时候,播放完毕,银幕暗下,现场却一片寂静,导演和她都有些傻眼。等了五秒钟,掌声终于雷鸣般响起。原来刚才大家还沉浸在剧情里,忘记了鼓掌。仲呈祥老师评价道:“我非常喜欢你们这个戏,看完之后,我相信她(萨日娜)就是牛玉琴。”

对于萨日娜来说,这无疑是最高的褒奖,也解答了萦绕在她心头最大的疑问。当时,毕业六年的她无戏可拍,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演戏,是否还能将热爱延续下去。有一次,她去北影厂给正在拍戏的丈夫送鸡汤,看到现场的灯光和摄像机,她觉得自己应该站在前面。

于是,她坐上了开往银川的硬座火车,试图通过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向外界也向自己证明,自己还是能演戏的。事实表明,她的坚持是正确的,她也因此更坚定了对表演的追求。

这段表演经历,也奠定了萨日娜始终坚持的表演理念:将生命体验沉淀到表演中,与角色互相吸引,互相成就,最后才能呈现出一个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当观众接受到演员最真诚的情感,就会真正地被艺术作品感动,实现对心灵的滋养。

在此理念的支撑下,萨日娜塑造了一个个丰富立体的经典角色,给予了观众无数的感动与共鸣。在此之中,最令大家津津乐道的,不得不提她的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母亲”形象。

03#

谨记妈妈

“得意之时须留半步”的教诲

 星月对话 | 萨日娜:表演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星月对话 | 萨日娜:表演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

萨日娜X《星月对话》片段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中年女演员普遍面临着角色选择空间狭窄的问题。然而,萨日娜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于她而言,无法饰演年龄跨度大的角色,才意味着戏路的狭窄。而无论是《大染坊》《母亲是条河》还是《闯关东》,她都从角色年轻时一直演到角色的中年甚至老年,深刻体验到角色的年龄跨度带给表演的延展性。

饰演《母亲是条河》中的周翠,是萨日娜“母亲专业户”道路的开端。这部充满了凄情与坚韧的电视剧,讲述了贫困母亲周翠如何在农村环境中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耗尽心血,并将他们抚养成人的艰辛故事。

对于这个命运跌宕的母亲角色,萨日娜投入了很深的感情,甚至将整部剧本都装进了脑子。到了现场,无论抽调出哪一场戏,她都能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角色的状态和台词。

由于一直沉浸在角色的情绪里,在不拍摄的时候,她就穿着戏里农民的衣服,自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有一种“魂不在身上”的感觉。只有导演喊“预备开始”,她才能把“魂”捡回来。

其中有一场戏令她印象最为深刻。因为没钱供儿子上大学,周翠就去卖血,却被儿子发现了,而儿子的亲妈妈也回来了。在那一瞬间,周翠把儿子的手放在他的亲妈妈手里,只是轻轻地说:你把他带走,我真的没有能力了。他学习好,他能考上最好的大学,你供他读大学。最后,泪水从她眼中缓缓滑下。

她真挚动情的表演,引得全场落泪。导演喊停之后,摄影师直接冲过来把她抱住了,还对她说,姐,你知道吗?我的眼泪已经滴到摄像机里了。一种看似平淡的表达,却最贴近人物真实的内心话语,从心底流淌出来的力量,尤为动人。

在电视剧《人世间》中,萨日娜饰演的周母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原著作者梁晓声也给予了她极高的评价,甚至认为周母这个角色实际上是萨日娜创作出来的,因为她的表演使得扁平的人物形象立起来了,令人眼前一亮。

在电视剧开头有一场戏,是周父和周母要决定让哪个孩子下乡。最后,周父提出让秉昆走,萨日娜饰演的周母,就站起身来,走到秉昆跟前说,妈记得你刚过十七周,太小了吧。才说完这句话,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拍完之后,她发现李路导演的眼圈也是红的,小场记已经哭得不行了。导演对她说,我们真的没有想到,你会把这场戏处理成这样。而在萨日娜看来,这只是一位母亲自然纯粹的情感流露,也因此更能感染人心。

与此同时,萨日娜也经常借用一些小道具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在拍摄到火车站送大儿子的一场戏时,她就让道具师准备了一个小手绢,把钱装在里面,一路都攥在手里,最后才递给儿子。正是无数这些鲜活的小细节,才慢慢将母亲的形象填充得丰满立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母给女儿周蓉织的红毛衣,含蓄地传达了母女之情。而这个细节也出自萨日娜的设计。因为剧本并未展现周蓉回家后对母亲的态度,所以萨日娜让服装师找了很多红毛衣放到柜子里。“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一针一线地编织起来,最能承载母亲对孩子血脉相连的思念。”这件饱含隐喻的道具能让观众明白,周母每时每刻都在牵挂着她的女儿。

虽然剧情展现了很多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但却营造出了一种“毛茸茸”的生活质感。有许多生活气息浓郁的细节,都是演员们在现场碰撞出来的。比如有一次雷佳音饰演的周秉昆在穿毛裤的时候,偶然冒出来一句:妈,你看我这个毛裤这么小了,你给我织一个,我现在还穿我姐的。

尽管毫无准备,但已经进入人物状态的萨日娜,还是巧妙地接住了他的话。“母子关系一旦构成,就会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里面也会充满了温暖的细节表达,我觉得特别美好。”她含着笑说。

由于饰演的母亲角色深入人心,此前在公众场合,许多人认出萨日娜,都会下意识地叫出“文他娘”。在这些年中,她成功塑造了更加多元化的经典影视形象,凭借精湛的演技被更广大的观众所认可。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都会叫她“萨老师”。

“我特别感激他们,大家要求合影什么的,我都很欣然。作为一个演员,能够被观众认可,这是我一辈子需要做的事。”她的语气中饱含深情。

虽然被大家尊敬和喜爱,但她依旧谦虚低调。这是因为她的心中始终牢记着母亲的一句箴言。当年《牛玉琴的树》播出之后,各种媒体的采访纷纭而至。但母亲却对她说:孩子,得意之时须留半步。

“每一个人物都是从0开始的,不可能从100开始,从100开始,你就再也上不去了。”萨日娜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她绝不会因外在的光环而迷失自我,而是潜心扎到每一个角色之中。

萨日娜的妈妈曾经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也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在萨日娜父亲去世后,她想去住养老中心。搬家的时候,她把自己一生中获得的奖状和证书都扔进了垃圾桶。

看到之后,萨日娜觉得非常可惜。但母亲却说:这些都是过去了,我现在不需要了。我现在需要重新开始80岁以后的平静生活。只有适时“归零”,才能享受更多的美好时光。现在的母亲,每天要教授朗诵课,弹琴,还要去打八段锦,生活充实而快乐。

萨日娜也非常认同母亲的价值观。“人生掐头去尾,其实只能活20年。头20年不懂事,后20年不明白事,中间就活40年,还有20年睡在床上。所以要把这20年活得精彩,不是活给别人看,而是活给自己看。”

回首来时路,萨日娜非常感谢当年16岁的自己,执着地选定了演员这份终生热爱的事业。只要有机器在,只要有灯光在,她都会觉得无比的幸福。而她的人生历程,也是由一部部戏、一个个镜头总结起来的。

只要我身体还好的状况下,能多演,我就尽量地多演一些。直到有一天,我记不住词儿了,我就不去再演戏了。”在被问到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萨日娜如是说。

获奖方式

1、转发本期微信至朋友圈,截图发至后台;

2、安静地阅读完本期文章,在留言区附上您想对萨日娜老师说的话,字数不限,真诚可贵;

3、在完成1和2的前提下,依照留言区点赞数和真诚系数综合判断,领取萨日娜老师签名照一张。

上期获奖名单

VaVa毛衍七签名照获奖者:

恭喜 麻烦在后台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哦~

宣推 / 殷天航

统筹 / 文辉

执行/李念、问致璞

主持人妆发 / 陈晓武

剪辑制作 / 韩锋

撰文/ 董洺辰

编辑 / 崔育宁

主编、出品人 / 王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