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汉·贾谊《过秦论》

战争是政治的形势,而政治只不过是战争的延续。其实很多时候战争都是为了两个国家或者两个政党能够在未来的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解放战争就是如此,但是那个时候的战争,除了要考虑政治因素,更多的还是在于局部战争能够取得胜利。1947年,蒋介石纠集了大批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毛主席不得不选择撤出延安,转移到其他地方。在我们中国共产党转移之后,黄河两岸就完全被国民党部队掌握在他们手中。

这种时候,陕甘宁附近的战争主动权就掌握在了国民党手里,他们想要进攻还是防御都比较自由。而我们中国共产党只能想办法应对。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将陈赓将军的第四纵队调回陕北,与敌军形成对峙之势。其实这样的调动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这一方面可以阻止国民党军队的继续进攻,另一方面还能够有一支生力军随时支援前方的解放部队。

而这边的调动刚刚结束,毛主席就立马安排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略中原,粟裕将军和陈毅将军则负责留守在黄河附近,拖死蒋介石的部队。整个解放军的战略方针逐渐地体现了出来,但是这个时候陈赓将军却表现出一点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专门为陈赓将军接风,而陈将军却在喝醉酒之后对主席说到:“您调动我西渡黄河,完全就是大材小用。”这样的话语把周恩来总理惊到,连忙制止陈赓将军继续说下去,可是正在酒兴上面的陈赓将军又哪里听得进去劝诫呢。毛主席一边示意周恩来总理不用劝诫,一边把酒杯继续递给陈赓将军。

而陈赓将军则继续说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刀子直接插在了国民党的心窝上,而粟裕和陈毅将军的部队也像一个定时炸弹,让蒋介石难以安眠。这两支部队都可以说是主席您给蒋介石出的大难题,但是全国战争上,怎么就没有我陈赓的用武之地了呢。”原来陈赓将军其实就是在和主席抱怨,为什么别的将领都能够领兵作战,而自己却留守在后方保卫陕甘宁。

保护陕甘宁这种事情应该交给别人来做,自己则更适合率领部队进攻敌军,给敌人的心口上再狠狠地补一刀。陈赓将军这边还在不停地高谈阔论,毛主席则假装生气,拍桌子起身喝道:“你们一个个都想着进入前线作战,谁也不愿意来保卫陕甘宁,就连你陈赓距离我这么近,我都已经没有办法调动你了是吧。”这样的话语一出,陈赓将军冷汗都被吓出来,连忙对主席说到自己只是‘一己之见’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着毛主席越说越激动,陈赓将军也越来越慌张。没想到话锋一转,原来之前都是和陈赓开玩笑的话语。其实主席这一次叫陈赓前来,就是为了和陈赓进行作战交流。以当时的形势来看,蒋介石因为刘邓大军和粟裕、陈毅的部队焦头烂额,整个豫西完全就是空虚的,如果这个时候,陈赓能够率领部队进攻到郑州一带,那么整个国家的战场形势将彻底发生改变。

陈赓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在主席心中是有大作用的,高兴的领兵上任,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毛主席的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从豫西到郑州接近八百里的战场,蒋介石的部队完全没有足够抵抗中国解放军的能力。而陈赓将军更是在之后绕道进攻胡宗南,联合粟裕和陈毅将军取得大胜。整个国民党也因为这一次战争元气大伤,中国人民解放军慢慢地走向了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其实陈赓将军的作战能力绝对是足够的,但是在战争的大局观上还是要稍逊一筹的。陈赓将军想的是自己主动出击,从正面一点一点的进攻国民党,解放老百姓;而毛主席则是运用了虚虚实实的战争策略,让蒋介石根本猜测不到自己究竟要如何打仗。蒋介石可能到最后都没能想明白,主席派出的部队居然是负责保护中央政治区的部队。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战略,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我们解放军的损失,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我们成立新中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