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使第一次到延安

毛泽东主席特别指示摘好接待

四次会谈形成《五条协定草案》

毛泽东主席亲写致美国总统信

摄影师“偷拍”照片成为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机场欢迎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

1944年8月,日本战败,美国政府为战后控制亚洲,太平洋地区创造有利条件,抓紧扶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力求在蒋介石的指挥下统一中国的政治与军事。

9月6日,美国总统派特使赫尔利少将,来到中国重庆。在赫尔利来之前,美国派到中国的特使是史迪威。但此时,因多种原因,被撤换,即由赫尔利接任。

赫尔利来到重庆的使命是:确保国民政府不能崩溃;同时支持蒋介石,做中华民国的主席与军队的委员长;协调各方关系,为击败日本,要统一中国境内的一切军事力量。

因赫尔利的身份特殊,使命特殊,又是在国共谈判之时,所以他的到来,给谈判增加一些变数。赫尔利一到重庆,就与国共双方进行各自的谈判。

因在重庆的谈判,有些某种倾斜,“不是平等的”。所以在谈判最实质的问题难有突破时,赫尔利决定到延安,与延安的中共领袖毛泽东主席直接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主席与赫尔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领导人与赫尔利等合影留念

11月6日,延安正在召开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赫尔利到延安一事,六届七中全会进行研究。

这研究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蒋介石要赫尔利来调停,可得救命之益。至于能拿出什么东西来,多少可拿一点。他给以小东西,加以限制,而得救命的大益。对国民党问题,赫尔利看得相当乐观。赫尔利到来,我们要开个欢迎会,由周恩来出面介绍,再搞点音乐晚会。”

1944年11月7日,在4架战斗机护航下,赫尔利乘一架C-47气象运输机从重庆飞到延安。对于赫尔利的到来,毛泽东主席很重视,亲自到延安简易机场迎接。其影像记忆了当时的历史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朱德、同赫尔利

11月8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同赫尔利进行了第一会谈,谈了50分钟。下午3时,举行第二次会谈,9日下午3时,进行第三次会谈。当日晚,毛泽东主席向六届七中全会会议上报告了同赫尔利的会谈情况。

10日上午,毛泽东与赫尔利进行了第四次会谈。会谈中,毛泽东就签订修改后的文件作了说明:“一、关于我们所同意的文件,请赫尔利将军转达罗斯福总统。二、关于我们与赫尔利将军商谈的这个协定,中央委员会已经开了会,一致通过这一文件,并授权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这个文件上签字。总之,我们以全力支持赫尔利将军所赞助的这个协定,希望蒋先生也在这个协定上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年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年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年谱》

这个协定,被命名为《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议》,即《五条协定草案》。这是一个郑重的,有仪式感的两份文本文件签字。毛泽东主席在两份文件上签字后,赫尔利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签了字。在仪式现场,见证人也签了字。在这两份文件上,留有空白处。这个空白,是专门给蒋介石留出的签字位置。

一切顺利,在赫尔利即将要飞回重庆时,毛泽东主席对他说:“我们决定派周恩来和你同去。因为估计对于许多细节,蒋先生会有意见。周恩来在重庆,可以和赫尔利将军一道帮助谈判,即时对一些问题进行沟通。”

赫尔利听后说:“毛主席,这是非常妥而周全的。尽管我认为五条协定,是合情合理的,但我不敢保证蒋委员长会接受它,真的不知道,他是否会签字不?”

在此时,赫尔利又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建议: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给罗斯福总统写一封信。

毛泽东同意赫尔利的建议,于当天,即亲笔写了一封信,并委托赫尔利转交给罗斯福总统。

毛泽东主席在给罗斯福总统信中写道:“我很荣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尔利将军。在三天之内,我们融洽地商讨一切有关团结全中国人民和一切军事力量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的大计。为此,我提出了一个协定。……这一协定的精神和方向,是中共和中国人民八年来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所追求的目的之所在。……我现托赫尔利将军以我党我军及中国人民的名义将此协定转达于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主席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亲笔信

10日12时45分,周恩来副主席与赫尔利同乘一架机飞往重庆。

一切都是在预料中的。

在重庆,蒋介石看完《五条协定草案》后,即大怒,不签字、不接受。不仅如此,他还叫来赫尔利,告诉他,要重新拟定一个新的草案,让他拿着这个草案,去说服共产党,让共产党接受。

第二天,宋子文便送来新的草案。这三条草案,即三条反建议。其主旨是让中共将一切军队移交国民政府军委会统辖,国民政府指派中共将领以委员资格参加军委会……

至此情况,赫尔利这个“中间人”,显然没有完成任务,或者说,没有达到他们进行调合的目地。虽然如此,因其在文本上,国共双方的分歧和赫尔利在双方之间进行“调合”,这对其迟缓内战,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当然从走过来的历史上看,赫尔利并不是一位公正的国共调停人。或许是因初次相见,也或许是出于礼节礼貌,在赫尔利第一来延安时,延安给了他高规格的接待,这一点,我们从历史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与赫尔利同框的照片,且不是一张,这便是最好的注角。

当然,特别要说的是,因毛泽东主席和赫尔利的会谈极其重要,当时是不允许拍照的。但摄影记者徐肖冰认为,拍一张,作为内部资料存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不能进屋拍照的徐肖冰,便悄悄地在窗子外,将糊的窗纸捅了一个洞,轻轻地将镜头顺进去。尽管动作很轻,但还是被朱德总司令发现,所以徐肖冰的这张照片,就留下了朱德总司令看着镜头的这张珍贵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肖冰偷拍的照片

这张偷拍照片,记忆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