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一个谜团:有“总”还是没“总”?

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八路军后方政治部的成立

查证一个史实:从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到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

毛泽东听战斗经过,表扬战法好:继续这样打!

留一历史史照片,特别是长幅照片比较少见

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主力部队相继由陕西省三原、富平等地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开赴抗日最前线

为保卫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设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

留守处是从几个部队抽调混编而成,其主要的战斗力组成:八路军第115师炮兵营、辎重营;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第129师第385旅旅部和第770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留守兵团部分人员合影

留守处的人员总数9000余人,主要任务是保卫陕甘宁边区,配合边区政府开展群众工作,进行抗战动员,并以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式,对流窜于陕甘宁边区境内的土匪进行清剿。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关于留守处的称谓问题。有人写文章或一些书籍用这样的称谓: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在这个称谓中,加上了一个“总”字。但我们从当时留下的电电文中,并没有发现有“总”字,由此,也可以说,真正的表述或正确的称谓就是: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个鲜为人知的事,那就是在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的同时,还设立了八路军后方政治部,统一领导留守部队的政治工作。莫文骅为留守处政治部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留守兵团。毛泽东(二排左五)肖劲光(三排左四)

在这里,还有谜团试解,即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何时改称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我们从一些历史资料、档案,可以获悉这样的史实:

一、《肖劲光回忆录》第209~210页记有:1937年12月,又召开了兵团首长会议。萧劲光认为“这次会议实际上是留守兵团的正式成立大会”。

二、1938年5月21日,毛泽东给“五卅”抗战动员大会贺电的称谓是“各兵团首长转全体指战员”。

我们在从《毛泽东年谱》中,逐条探找,发现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党中央就确定成立留守兵团。只是当时没有对外公布。

到1938年6月时,肖劲光司令员就率领留守兵团,开展了靖匪除暴安民工作。在历经数次战斗后,基本上肃清了陕甘宁边区的匪患。为此,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向各根据地通报了这一战绩。

应该说,在上上下下都高兴时,肖劲光特此拍摄了一张照片,以示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劲光司令特此拍摄照纪念

1938年7月16日,毛泽东对八路军留守兵团负责干部讲话,讲到抗战的战略方针时说:“在全国是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讲到领导方法时说:“部队高级干部是发命令的,同时又要团结干部。”

对于八路军留守兵团,毛泽东是特别满意的。早在3月12日,日军纠集2000多人,两携带20门大炮,到达黄河东岸,准进犯晋西北兴县。不仅如此,日军还动用10多架飞机进行掩护。

面对这样的强敌,怎么应对?怎样布置这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战要图

留守兵团肖劲光司令,大脑高速运转后,很快找到了歼敌致胜的战斗方案。他率领部队快速进入设伏点,并命令警六团指战员,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开枪交火。一定要等到敌人密集部队,一起拥下河,快到河中一半时,集中全部机枪,一齐开火。命令下达,就是突击开火,要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果然,这一突然动作,效果特大:当场击毙日军40多人,伤百余人。战斗很快结束。清理战场,有缴获的枪支、日军大衣、罐头、军刀和其它武器。

肖劲光面对这些战利品,马上下令,把这些全部送到中共中央所在地。

毛泽东从窑洞中出来,背着手,在战利品面前转了几圈,高兴地对着指战员们说:“这些洋货,好啊!他们造出来,又给我们运过来。我们缴获来,我们使用这些,来保护陕甘宁边区,保护人民。”

毛泽东说到尽兴时,又让肖劲光详尽地讲讲,这场战斗是怎么布署的,是用的什么妙招?

肖劲光从获得情报、到研究布署作战方案再到突然一击,并特别总结到,这叫“半渡而击”的战法。即在敌人进入河中一半时,突击打,打得敌人进不得,退不得,这样保证战斗取得最大战果。

毛泽东听话,鼓掌说好,并指示道:“就照这样打!狠狠地打侵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留守兵团和保安部队第一次党代会全体代表合影

其实,仅1938年,关于八路军留守兵团还有好多故事,关于毛泽东与肖劲光和肖劲光在这一年,同样的许多故事可以记述。

光影更见历史,几张大幅照片,为历史留真,更为历史留下浓情而永载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卫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毛泽东(四排左八),肖劲光(四排左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