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篇文章《丰碑》,描述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忽然,许多战士围在一起,神情肃穆。警卫员告诉带队的将军,一个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已经冻僵。他身上落满了雪,神态镇定、安详。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好似一尊塑像。

将军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将军对警卫员吼道,通知军需处长跑步过来。有人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眼睛湿润。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那位伟大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作者李本深回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时说,120师的老战士赵戈,向他回忆起当年跟着贺龙红二军团过雪山时,天气奇寒,“冻得人直想尿尿,只想哭”,就在那座雪山上,两个后勤部的人活活地冻死。他根据老战士的回忆写下了《丰碑》。

对《丰碑》中提到的将军,有人说是彭德怀,也有人说是彭雪枫。但这两位将军都是不是红二方面军的,因此可以直接否定。那么这位将军极有可能是贺龙将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大转移,这就是万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从瑞金出发时8万多人,到达陕北只剩下了7000余人。中央红军到陕北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也进行了长征。

在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时期,红二方面军一直在黔滇各地转战,牵制着大批地方武装势力。红二、六军团胜利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任务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成为最后一支出发的红军队伍,巧渡金沙江、飞越玉龙雪山。经过历时一年的长征,转战湘、黔、滇、康、川、青、甘、陕八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二军团的贺炳炎、余秋里在战斗中胳膊负伤,在没有麻药的恶劣情况下,这两位钢铁战士是被用锯子截肢的。贺龙把贺炳炎的两块骨头捡起来包在红绸布里,教育官兵。他说:“看看,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骨头!”

1936年5月,贺龙率红二、六军团胜利渡过金沙江,爬雪山时,贺龙发现一名红军战士昏倒,他赶紧把这名奄奄一息的战士抱在怀里,抓了一把雪塞进自己嘴里,等雪化成水,变热了再口对口喂到战士口中,但这名战士还是在他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位牺牲的战士名叫李传兴,是在洪湖根据地入伍的。战友把他安葬了在大雪中。

湖南大庸的侯德明一家9口人参加红二军团,跟着贺龙进行了长征。他的母亲牺牲在沼泽地里,年幼的侯德明掉队,被一个喇嘛收养,他一家只活下来3人。侯德明说,年轻人遇到一点小事,不用怕,再难也没有红军过草地难。

红军过红原时,留下“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等动闪烁着人性无私光芒的故事。艰苦岁月中,红原牧民为红军当向导,用青稞和牦牛支援红军,救助、收留了许多伤病、掉队和失散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穿越草地北上的所经之路,这里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连当地牧民都不敢涉足,但英勇的红军从这里走了出来。这里修建了红军过草地纪念碑,纪念碑碑身右侧刻着:“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他们历尽苦难,我们活得辉煌。”

长征胜利后,红二、六军团,同红32军合编而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政委是任弼时。二方面军同四方面军北上至会宁,同一方面军会合,顺利完成长征。

1936年11月一天,毛泽东在陕北保安的一间窑洞里,高兴地迎接前来与

他会面的贺龙和任弼时。谈到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情形时,毛泽东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一方面军是付出了大代价的。二、六军团讨了个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周恩来接话说:“你贺胡子真行,三次巧妙摆脱敌人,堪称‘神来之笔’呀!”

贺龙当时在乌蒙山打转转是这样的。

1936年2月下旬,红二、红六军团为粉碎敌人歼灭红军的阴谋,深入乌蒙山区,辗转千里与敌军10余个师回旋作战。顾祝同见红军进入乌蒙山,调动三个纵队从东面追击。

3月10日,红二军团红四师于拂晓袭击广德关。为将敌主力引向镇雄一带,11日,贺龙率红军主力由牛场出发,摆出进占镇雄县城之势。红二、红六军团突然改变了前进方向,直奔镇雄县城,敌人各部向镇雄前进“追剿”。

红军进至以萨沟时,敌认为合围之势已成。敌人被调到镇雄一带,南下的大门敞开了,但红军被十倍于己之敌包围于镇雄、赫章间数十里狭长地带。在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贺龙带部队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3月12日,红二、红六军团突然向南行动,并以镇雄巴溜村三合头为指挥部,指挥红四、红六两师南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调到镇雄、毕节一带,南面成为敌人的防守薄弱环节。贺龙说:“现在是时候了,我认为应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隐蔽地从敌人的结合部钻出去,兼程进入云南,捅捅龙云这个马蜂窝。”

在贺龙出神入化的指挥下,部队在乌蒙山中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又向西北,拖着敌人辗转千里,耗时近一个月,硬是将十几万紧追不舍的敌人远远甩开,化险为夷,成功跳出了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