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扮演毛主席的演员,演出时才24岁,周总理就在台下

“毛主席、周总理都在台下看着,你有信心演好毛主席吗?”

1951年8月1日,24岁的于是之在后台紧张地默念着台词,《长征》的导演反复叮嘱着他。

这是他第一次扮演毛主席,也是第一次有人扮演毛主席。

于是之到底能不能把伟人形象展现成功?所有人心中都没谱!

《长征》是我国首批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文艺作品,备受全国上下瞩目。

第一次公开演出时,毛主席本人就在观众席第一排,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紧张不已。

在此之前,剧组筹备了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不仅仅是一部歌剧,它代表着中国革命的史诗,是对那段英勇岁月的歌颂。

谁适合来创作这部歌剧呢?

思前想后,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找到了北京人艺的院长李伯钊。

李伯钊曾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少数走完长征的女同志之一。

李伯钊一口答应:必须演,还得好好演。

彭真给了她三个月创作期,鼓励她积极创作,认真打磨,把党的伟大精神充分展现出来。

很快,几乎所有编导和演员都已经磨合到位。

只有有一个核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李伯钊——到底谁能来扮演毛主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伯钊曾多次激情昂扬地给大家做动员:

“从没有人在舞台上扮演过毛主席,谁有信心挑战一下?"

尽管北京人艺汇集了一大批顶尖文艺人才,却无人能让李伯钊满意。

同时,李伯钊的创作想法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聂荣臻、萧华等上将以军事顾问的身份在创作期间和李伯钊主动沟通,向她提供了长征途中经历的多场战役的细节。

连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也曾在处理国事之余抽空与她长谈。

这让李伯钊更加强烈地想把这部剧做到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的主创人员还是演出阵容,都是当时最优秀的文艺人才。

导演除了李伯钊,还有被称为话剧“中国学派”之父的焦菊隐和原华北人民文工团的老团长刘郁民。

这三个人是北京人艺的创建者。

不过根据史实背景,要想在舞台上更真实的展示当时的情形,舞台上应该出现“毛主席”的形象。

《长征》的拍摄主旨就是为了再现历史,毛主席的角色至关重要,必须要找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演员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意见得到了创作组的认可,而谁来扮演这一角色呢?

之前从来没有人舞台上扮演过毛主席,更没有人有信心、有胆量表演出毛主席的气魄胸怀,这让全剧组犯了难。

这时,剧组工作人员给李伯钊推荐了一张剧照,李伯钊一看大喜过望,直呼:“他太像伟人了”

剧照中的人物是人艺的话剧演员于是之。

当时人艺剧院正彩排老舍的话剧《龙须沟》,戏中有一个唱单弦角色“程疯子”,就是于是之扮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之是新人演员,才24岁,满头浓密的乌发,压根不像在程疯子这种劳苦百姓。

为此于是之特地设计了一个发型,把自己额头上的头发剃掉一些,露出一个饱满而锃亮的大脑门儿,还推高发际线留了个背头。

结果他拍摄定妆照时,摄影师没拍好,最后冲出来的照片人脸模模糊糊。

这张模糊的背头定妆照拍出来,乍一看和毛主席的形象甚是相近,整个剧组的人都过来看,看了都说像。

李伯钊立即找到于是之和他沟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之看着导演殷切的眼神,最后答应可以试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导演队伍他穿上戏服,扮上戏里毛主席的形象试一试。虽然他在神情气度上还有明显区别,但外貌举动已经很相近了。

表演毕竟是拟态而非求真,最终导演组拍板,定下让于是之来出演《长征》中毛主席的角色。

不过他毕竟太年轻,24岁的年轻人扛大旗出演毛主席,这消息传出去之后观众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于是之先是感到莫大的荣誉感,继而就是铺面的压力——

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出演毛主席的演员,他的角色被万众瞩目,全国上下的观众都期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