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所说的百家饭,不是指传统习俗的百家饭,而是过去教师在乡村教学,学校没有厨师做饭,由所有学生家轮流管饭,因而叫做百家饭。我是个教师,亦曾吃过百家饭,不过我从教四十余年,仅仅只吃过两年百家饭。那是1967年“文革”时期,在景毛公社的北小张村,吃过一年百家饭;1975年在浪泉公社的南太柴村吃过一年。

这两年的百家饭经历,使我体会到,吃百家饭好处确实多。主要是能接近群众,联系群众,了解群众,信任群众;再就是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家校一家亲,彼此能推心置腹地互相交流,从而更好地处理家校关系,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家长易于建立深厚的情谊,和谐相处,形成一个知己知彼,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

学生家管老师饭,历来有之,这可是具有传统性的。解放前有,解放后亦有,且延续了很多年,改革开放后逐渐消失。过去百家饭,各家都是非常重视的,他们视老师为座上宾,每当轮到管饭的那一天,都是尽自家所能,把最好的饭菜拿出来给老师吃。

我记得那时人们生活不是那么富余,可是老师饭都是清一色的好饭,什么包子、饺子、臊子面等等,始终如一。那时候是集体种菜,管饭那天学生家都要到菜地取好菜,因而种菜人饶有风趣地说他知道哪天哪家管老师饭,家校一家,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们对老师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个学生家吃饭,他家做的是油粉饭,我说胃口不好不宜吃,他们听说后立刻另作了面条让我吃。还有一次家长听说我要去开会,就给我烤了烙饼给我带上。这不难看出家长们对老师的关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真情实意。

虽然我吃饭给粮票和钱,但那份真情比山重比海深,这份情,不是一点点粮票和钱可以换来的,使我内心经常感到愧疚,以至于不断激励自己要更好地教书育人,以心换心,不辜负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以及对子女的希望寄托,更多的是感到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重大。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不能仅仅空谈,要真抓实干。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施,才能尽到教师的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教好书、育好人。教好书就是要认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做好辅导;育好人就是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爱生如子,并做好“差生”转化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曾记得北小张村有个叫益民的学生,不好好学习,写作业用铅笔,作业本用废纸。我了解到他父亲有病,母亲要照看病人,又要参加劳动,家庭生活困难。于是我就一方面予以物质帮助,帮他买了钢笔和作业本;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予以支持,鼓励他穷而有志,要好好学习。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予以鞭策。

从此他幡然悔悟,变成一个发奋读书的好学生。前几年我在襄汾种子公司遇见了该生母亲,她很感激地谈到那些年我帮助他孩子之事,这让我非常欣慰。其实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分内之事,如果每个老师都这样,我想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我在南太柴学校任教时,努力搞环境美化。整修校舍桌凳,开办校办工厂,并且狠抓教学质量,使得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们拍手叫好。因而在联校因工作需要调动我去另一学校担任负责人时,该村村干部和群众集体到联校请愿,要求让我继续在该村工作。虽然并没有如其所愿,但是这份情使我内心非常感动,那就是,不管你在哪里,只要你心里装着学生和教育工作,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978年我在齐村学校任教时,闻知北小张村生产搞得很好,被评为模范村。为报答该村父老待我之热情,于是带领学校宣传队,不远数十里前去慰问演出。村民和学生们热烈欢迎,大家欢聚一堂,场景令人异常激动。

而这些,都是吃百家饭和学生以及家长们缔结的深厚情谊。百家饭不但让我了解了学生的情况,而且学生和家长也了解了我的为人处事,从而相互促进相互进步,使得教育工作变得更加互动,更加有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吃百家饭的时候,我经常随时和貌似漫不经心家长闲聊,然而对学生的突出特点、才华特点和注意事项也予以适当点透,这样在聊天的情境中,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并且在吃百家饭时,准时发放粮票和钱,从不拖欠,也得到家长群众的好评。

百家饭,虽然是过去的一种传统,如今已经没有了。可是,百家饭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家校一家的真实见证,是可贵的“金玉之情”,形式虽然不存在了,希望这种交流能够继续延续下去,这种良好风尚能够发扬下去,最后以打油诗结尾:

吃了百家饭,不忘山海情

家庭与学校,目标一般同;

双管一起下,拧成一股绳;

教好接班人,国家展新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1.22晋颐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