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一鸣
五年前三联书店出版一本书叫做《香港故事》,书名是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在网上开设的一个栏目名称,这本书的主编和作者都是该社的记者。收到主编闵捷女士赠书,我一口气读完,书中讲述五十个香港故事,实际上就是五十个普通市民心目中的香港。当时正值“黑暴”猖獗,很多人感到彷徨困惑。我在本栏撰文写道:“又是一个令人烦躁不想打开电视看新闻的周末,我展读这本《香港故事》,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物,细味一个个近在身旁耳熟能详的故事,当中所蕴涵那些似乎已经远去变得模糊的信念,那些令香港成为香港的力量,令我感动。”
五年过去,时移势易,香港“由乱及治”进入“由治及兴”。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和境外反华势力不断唱衰香港、抹黑香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一些港人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另一方面,当前香港的经济和社会民生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优良传统需要发扬光大。在这个时候,《大公报.大公园》开设“我心目中的香港”栏目,非常有意义。回归二十七年经历风风雨雨,是时候问自己:我心目中的香港是怎样的香港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香港的自由。关于香港的自由,近年遭到一些西方政客的攻击抹黑,但他们避而不提视而不见的基本事实是,根据《基本法》第114及115条,香港是自由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财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在加拿大智库菲沙研究所发布的《世界经济自由度2023年度报告》中,香港在一百六十五个经济体继续位居全球前列,排名第二。在五个评估大项中,香港在“国际贸易自由”继续位列首位,“监管”位列全球第三。
香港享有资讯自由、言论自由、出入境自由。任何人如果不带偏见,不难发现,香港这些自由与其他国家地区作比较不遑多让。至于有些人指摘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影响香港言论自由,如果指的是不能像以前随意散布影响国家安全的言论,发表煽动性言论可能有法律后果,这倒是事实。前几天就有一个例子,有人涉嫌伪造自杀者遗书,散布所谓遗书内容,煽动仇恨等,结果被警方拘捕。
其次,我心目中的香港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多元社会。上月潮属社团总会在维园举办盂兰文化节,有潮汕的朋友专程来港出席活动之后告诉我说大开眼界,想不到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却在香港原汁原味保留完好。据文献记载,最早启建盂兰盆会的是笃信佛法的南朝梁武帝,距今约一千五百年。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于二○一一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香港有大约六百座庙宇、佛寺、教堂和修道院,以及清真寺、犹太教堂等,像香港这样既保留华人传统文化,又包容西方及其他民族宗教文化,既古老又现代,环顾全球各大城市并不多见。常听到一些港漂说,香港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大,但他们依然喜欢香港,选择留在香港。我以为,香港自由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是吸引这些年轻人的重要因素。特区政府不妨考虑多发掘本港多元文化的价值,为盛事经济增加历史文化的元素。
当然,香港并非完美。走笔至此,想起几天前和一位老友聊天,或者可以对“心目中的香港”这个主题作一点补充。老友提到很多港人喜欢到内地消费,除了“平靓正”之外,内地开放港车北上是一个重要诱因。“一家人或几个老友开车到珠海深圳过周末,吃饭娱乐休闲,回程前把油箱加满,这笔消费不低。”回观香港,粤车南下迟迟未开放,或与不愿意以变通手法去解决问题有关。
说到这里,“老差骨”出身的老友问:你知道“大排档”的来历吗?见我摇头,他解释:其实“大排档”应作“大牌档”,是昔年香港政府批给一些需要照顾的人员的“福利”,政府没有钱给他们,就发一个牌照给他们的家属去合法经营帮补生活,这就是“变通”。面对难题善于变通解决,这是老友心目中的香港。我翻查资料,“大牌档”的历史确如老友所说。香港向来善于变通,主动改革求变,未来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