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655篇周记
前段时间,和一些学生就未来职业规划交流。学生小丽本科在浙江某高校,她说本科毕业后想考研到江苏南京某高校。
我问道:“为什么想去南京?”
学生说:“因为觉得南京的某个学校不错。”
我:“你对这个学校和要考这个专业了解吗?”
学生摇头。
我继续问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思考片刻,说:“南京有一个工业园,好像不错,我想毕业后去那里工作。”
我:“你是从哪里得知那个工业园不错呢?你之前去过吗?想具体做什么工作呢?”
学生仍是一问三不知。
我跟她开玩笑道:“南京,到底有谁在啊!”
学生继续摇头,谁都没有。南京之前也没去过,只是看到广告纯碎地觉得美好。
这篇文章并不是南京的软文。
因为学生的回复,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但是,学生的这个决定说实话有点“冲动”。因为她对自己将来想读研的学校和未来想就业的地方一无所知,像极了现在的“开盲盒”。
学生这种“冲动而又懵懂的选择”,其实在我带学生的生涯中,也是多有接触。
如学生小A说想转某某专业,问为什么呢?对未来专业了解多少呢?小A同样也是懵懂, 唯一确定的是不喜欢现在专业,能逃离现在就行。
小B未来想去某个大厂工作,为什么呢?感觉这个大厂不错,那咨询过之前去过这个大厂的学姐学长们吗?没有。
上面的这些是不是似曾相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精力允许的前提下,为什么不用实践来检验下呢?
娘亲一个学生小勇,恰巧也是南京人,毕业后想回南京考选调生,一方面是对于家乡的质朴热爱,另一方面是对家乡未来前景的无限憧憬。有个这个目标后,他从研一开始就收集老家的相关选调信息,了解专业的目标岗位,咨询对应的学姐学长。
在刚过去的暑假,他参与了学校层面组织的南京相关实习项目,感受基层选调生的岗位任务和职责。因为选调的岗位相对稳定,离职的比较少,所以对于这个规划,她一方面很憧憬,另一方面也很慎重。
其实,对于小丽也是,如果想考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那是不是可以了解下这个学校和专业以及未来择业的工业园区的相关情况。如果有可能的话,是不是可以寒暑假去实习下呢?这样就可以减少试错成本。
还有上文想转专业的小A,如果是因为不喜欢现在专业而选择转专业,那就更要慎重。事实上,在转专业之前,就要对想转入的专业有所了解,比如咨询相关老师和学姐学长,查看课程规划和课表,也可以去旁听课程,不然到了新专业如果还是不喜欢呢?
再有上文中想去某大厂工作的小B,可以选择提前去实习。实习期间可以感受这个大厂的氛围,从而了解这个环境是否适合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