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了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进入“加速奔跑”阶段。但当前多数企业存在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去年初也部署开展了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价值创造行动。经过一年来对标世界一流回头看,结合笔者陪跑国企改革实践感受,分享几点体会:

首先,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要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规模到聚焦效率效益

企业应从过去单纯关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到抓好“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营业现金比率”、“人均价值创造”等指标,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提质增效稳增长,确保收入有利润、利润有现金流,切实提高资产回报水平。

二是要转变价值导向,从注重短期绩效到追求长期价值

企业要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相统一,既要以效益指标为重点关注企业当期绩效表现,更要注重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包容创新风险,打造长期价值的关键引擎,摒弃盲目追求短期绩效的思想,坚持从长远发展角度锻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是要转变利益视角,从维护股东利益到实现全链共赢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载体,既要统筹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会等各方利益,又要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 图 / Fernando Reye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 / Fernando Reyes

其次,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要通过双轮驱动

前轮是价值创造的“引擎轮”,即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目标和方向。

企业要建立组织诊断评估体系,系统识别自身能力短板和不足,明确聚焦效益效率的提升目标,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组织和管控模式,通过对战略、组织、运营、科创、财务、人才、信息化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全面强化提升,和配套管理机制完善,拉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引擎。

后轮是价值创造的“驱动轮”,即要建立推动组织、完善跟踪机制、刚性考核驱动、推广改善成果等PDCA循环运行机制,加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持续驱动,并使行动落实见效。

一是要建立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的推动组织,明确负责统筹推进,以及组织动员、指导督促和考核评估等工作的责任主体与责任分工;二是完善任务跟踪机制,对标价值创造过程中关键任务和重点难点,持续进行点对点跟进,帮助解决各环节中的问题和痛点;三是刚性考核驱动,定期对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明确评价方式与标准,将评价结果与责任单位、部门及个人的年度绩效相挂勾,通过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等方式对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实施激励,有效调动其参与价值创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推广改善成果,定期总结推广先进单位有效经验、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鼓励对标价值创造行动先进单位带头交流,发挥先进带动作用, 充分调动全员参与价值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上,相信只要从工作思路上实现“三个转变”,通过持续“双轮驱动”,一定能够助力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新质生产力提升!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heyee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