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是由人财物事组成的,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

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考虑人的发展,企业要生存,必须考虑人的生存。所以,经营企业就要以人为本。

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意味着将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发挥与自我价值实现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培养、发展、成就人,促使企业在人员提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还有人说,以人为本指的是在决策、规划和行动中,将人的需求、福祉、发展和潜力置于首位,认为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这一原则主张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共生。

这些说法似乎都对,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可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因此,企业的“以人为本”,事实上要确定其内涵、标准和方法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够行动。

换句话说,“以人为本”就是在做决策和做事情的时候要首先考虑人。

如何考虑人呢?

就是判断你的决策和行动是否会对人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有不利影响,则需要避免;如果没有不利影响,则需要考虑是否对其有利。

如果你做的决策或事情对任何人既没有有利的影响也没有不利的影响,那么很可能这个决策或事情就不应该做,因为它不是“以人为本”的。

那么,“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上面说的趋利避害就是以人为本的一种判断标准。但是,在很多事情中,对人的影响总是多方面的,比如这件事情对顾客有利,但是对股东却不利,此时判断标准就比较复杂。

通常来说,“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需要普世价值观做支撑,比如自由、平等、公正……

普世价值观也在变化。比如,在封建社会,普世价值观可能与现在的就有所不同。“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先进的普世价值观是什么。

有了清晰的普世价值观,就相当于有了判断标准,做决策和做事情也就有了原则。

但是,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老板很容易犯心口不一的毛病。

比如老板说自己的企业是“以人为本”的,但是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那么这只是一个口号,是欺骗人。当然,如果你有了评断标准,在实行中,并没有按照该标准执行,也会大打折扣。

一旦企业管理在价值观的执行上打折扣,企业就是在奖赏那些不符合企业价值观的人。这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企业诚信的质疑。

企业对谁失去了诚信,就会失去谁。对员工不诚信,就会失去员工的心;对顾客不诚信,就会失去顾客的忠诚;对合作伙伴不诚信,就会失去合作伙伴;对社会不诚信,不是你失去社会,而是社会就会干掉你。

那么,“以人为本”经营企业,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比如,对于员工来说,“以人为本”就要在培养人、发展人和成就人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培养员工,首先就需要让员工了解自己,发现他们自身的长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培养员工,不是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这是不尊重员工的表现),而是让他明白做事的方法很多,他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培养员工独立的人格,培养员工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员工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才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以人为本的关键。

而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企业拥有相关的能力和体制,比如指导他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公平晋升的机制、轮岗学习的机制和激励机制等。

以人为本,除了要关注员工,还要关注顾客、合作伙伴、股东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企业要想在各类人群中都实现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让员工能够在“以人为本”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样员工就可以传递这种理念给其他人。

实现“以人为本”企业经营模式,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企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这种努力,如果变成了老板的兴趣,就会逐渐聚集更多有这种兴趣的人。企业也就会逐渐变成这样的企业,在变成这样的企业之前,会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老板向所有人说明,并且与大家共同体验这个改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