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文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挑战了对人类本性和存在的传统理解。它认为我们的进化可能并不局限于生物边界,而是可以延伸到技术、文化变革和科学进步。
这是一场跨学科运动,包括哲学、文学、音乐和科学等领域的思想家。
后人文主义背后的一个关键观点是,人类并不是具有某种内在本质的固定实体。相反,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这要归功于外部因素。
许多人现在拥有丰富的网络生活,这意味着我们对技术和多媒体的体验已经改变了人们。
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另一个方面认为,人类在智力方面可能不再孤独。具有影响力的超人类主义思想家雷-库兹韦尔认为,超智能机器将会出现,它们最初具有超越人类本身的认知能力。
后人文主义还引发了对利用技术提高人类能力的道德质疑,为了提高人类的能力而改变我们的生物学,将我们自己与机器融合在一起,这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吗?
因此,该术语引发了对基因编辑、生物黑客和人工智能等话题的讨论。
后人文主义的根源十分复杂,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各种哲学和思想运动。早期的先驱之一是存在主义,它是 20 世纪颇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对人类身份和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尼采和萨特等存在主义思想家批判了固定的人类本性等观念,强调个人自由和自我创造。
后人文主义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包括 20 世纪中期开始形成的控制论。控制论探讨了人类如何与机器和信息系统互动,其中的一些方面今天可以在超人类思想中看到。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千高原》(1980 年)中提出了 “成为动物 ”的概念。
提出的观点是,人类的身份并非完全由生物学定义,而是通过与其他实体的关系产生的这模糊了人类、动物和机器之间的界限。
科幻小说作家在普及后人文主义思想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关于机器人和强大人工智能的著作。长期以来,科幻小说一直以科学为基础,充满想象力地描绘人类与科技完美融合或完全进化为其他事物的愿景。
哈拉维在《机械人宣言》(1985 年)一文中主张对机械人进行女性主义阐释,机械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符号,既能实现混血(身体与机器的内在融合),又能抵制传统的性别规范。
研究了我们的主体性是如何通过技术发生变化的,探索了当时在互联网上,人们移动的不仅仅是手指,还有我们的思想。她的著作《我们如何成为后人类》主张重新理解人类的含义,并发现在数字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被我们与机器的关系所定义。
后人文主义有几个区别于传统人文主义观点的显著特点,涉及各种意义深远的哲学、文化和伦理问题。
后人文主义反对作为传统人文主义基础的固定人类本质或身份的概念。它挑战人类仅由其生物构成所定义的观念,并探索通过技术或文化变革超越这些限制的方法。
后人文主义不仅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还承认人与动物、机器或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活着不仅仅是做人。
在技术层面,后人文主义者感兴趣的是技术如何塑造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体验,以及我们作为个体的身份,甚至认为技术将成为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未来进化的核心。
一些人呼吁采用 “超人类 ”技术,以提高认知能力与身体机能。
询问对人类的某些技术干预是否合乎道德,这方面的例子包括身体自主权、关于获取新技术的社会公正考虑,以及鉴于某些新兴技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们与技术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这一特殊时刻,后人文主义促使我们审视 “作为人类 ”的含义,同时提醒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已经是多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