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揭秘:中共高层公开提出否定文革第一人》凤凰卫视
1976年的9月,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人开始秘密部署一项行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次行动需要高度保密,为此华国锋专门召集了部分中央核心干部召开会议进行摸底,以统一想法,获得更多的支持力量。
可会上纪登奎的一句话,却直接把华国锋惹恼了,而纪登奎也因这句失言被华国锋排除在了行动之外,那么纪登奎到底在会上说了什么呢?
1976年9月毛主席与世长辞。正当举国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中央忙着筹备葬礼事宜时,却偏偏有一群嚣张跋扈的人,在暗地里干扰治丧工作,他们悄悄谋划着如何能够爬到政治顶峰。
华国锋一时间忧心忡忡,对这群人的心思,他早就心知肚明,此刻的他意识到,此事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不立即解决问题,很可能对党和国家造成的后果无法设想。
与此同时,叶剑英在西山的住所内也在一遍遍的思索,如何解决这些“大麻烦”。
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为了保证行动的稳妥,华国锋先是秘密联系李先念,委托他寻找叶帅商量此事。
叶剑英当时掌握着军队实权,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于是李先念借去香山植物园的名义,前往西山找到了叶剑英,说明了此行来意,并转达了华老的想法,在李先念的努力下,华国锋与叶剑英成功取得联系,相当于获得了军方支持。
为了保证行动稳妥,叶剑英在守灵时向汪东兴提及“我们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中国革命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倒退失败”,汪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行动。
这注定是一场殊死搏斗,虽然身处险境,但华国锋还想问问老同志的态度,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9月16号,华国锋召集纪登奎、吴德等老干部到国务院会议厅开会,会议上华国锋开门见山的问,那些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感到震惊,他们没想华老毫不避讳这个敏感问题,在场的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纪登奎听后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可他的发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说:“对这些人恐怕还是要区别对待。”
显然,这并不是华老想要的答案,会场气氛瞬间凝重,其他人生怕说错了话,不好再说什么,会议便草草结束。
华国锋本想借此次会议对干部们探探虚实,却因纪登奎的发言只好就此作罢。
在华国锋看来,纪登奎对于处理这件事的态度不够明确,甚至有为其开脱之嫌,那么纪登奎所说的“区别对待”到底是什么含义?他到底与那群人有没有来往呢?难道纪登奎还对他们心存幻想吗?
其实,从纪登奎的言谈话语间可以听出,他其实与那群人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也不意味着他认同他们的能力和做法。
纪登奎的真实意图是希望尽快处理他们的问题,尽可能减小对国家的影响。
但是这场任务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一旦有人立场不够坚定,很有可能满盘皆输。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华国锋决定再也不让纪登奎参与这项行动其中
这次会议不仅加深了华老对当前局势的洞察,还使他深刻意识到,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大范围的公开商讨往往容易成为计划泄露的温床。
他深知,在正式采取行动之前,任何大张旗鼓的筹备都可能引起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对势力的警觉,从而让他们有时间做出反应,破坏原本精心布局的计划。
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和高效性,华老决定采取更为谨慎的单线联系方式。他亲自上阵,逐一与政治局的其他核心成员进行秘密联络,确保信息的传递既准确又安全。这一举措极大地减少了信息泄露的风险,为后续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华老还凭借其深厚的政治影响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功争取到了中央警卫团和北京卫戍区这两支重要武装力量的坚定支持。这两支力量的加入,无疑为即将展开的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使得华老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更加胸有成竹。
当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时机成熟时,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悄然降临。在中南海怀仁堂内,华国锋与叶剑英两位领导人坐镇其中,他们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的正式名义,不动声色地通知了那些关键人物前来参会。在这场看似平常的政治会议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一场决定性的行动正在悄然铺开。
在众人的默契配合与精心布局下,当那些被邀请的人员踏入会场时,他们并未意识到这将是他们政治生涯的终结。
随着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抓捕行动迅速展开,相关人等被一一控制,那场长达十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动荡不安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历史的转折点,更预示着国家将迎来新的曙光和希望。
虽然纪登奎并未直接参与,但他没有忘记行动的要求,始终对外界守口如瓶。在后续工作中他做了不少努力,为了避免对中央造成舆论压力,他提出要及时接管中央宣传口。
在他的建议下,中央派卫戍区部队及时接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坚决杜绝一切意外发生。
可即便如此,他也为自己的失言付出了代价,在这次斗争胜利后,纪登奎在中央逐渐边缘化,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那么对于纪登奎的功与过,您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一起讨论,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历史隐秘故事尽在账号主页付费订阅专区,我们下期再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