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的专业医学名词是手部震颤或手震颤,是一种手部不自主运动的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抽搐性震颤、姿势性震颤、运动性震颤等类型。引起“手抖”的原因有很多种,多数可能与大脑病变相关,如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如果在特定姿势或活动时手不自主颤抖,那就要警惕是原发性震颤在作祟。

十年手抖不止,吃饭、写字困难

来自浙江的林大爷今年70岁,素来身体健康的他,十年前突然无诱因出现双上肢不自主震颤,在情绪激动、人多紧张时震颤加重,特别是用来端碗、写字的右手震颤尤其明显。

林大爷随即到温州、台州等地的医院就诊,虽然进行了相关检查,但未明确诊治。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年前林大爷发现自己双上肢震颤的症状更加严重了,日常的动作和行为都变得愈加困难。家人带林大爷到上海的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原发性震颤后进行了药物治疗,在对症治疗后双上肢震颤得到了一定缓解,然而四个月后,药物效果欠佳,“手抖”也越来越控制不住。

为了给林大爷治病,家里人四处打听,机缘巧合之下,得知同乡的病友在昆明南大脑科医院熊主任的手术治疗下恢复良好,于是慕名从浙江跨越千里来到昆明,寻求进一步治疗。

千里求医,微创手术终结困扰

家里人带着林大爷从浙江千里迢迢赶到昆明,入院后,功能神经外科主任熊铁农第一时间为林大爷安排了全方位的详细检查,再通过病史、病程的评估和分析后,明确其“原发性震颤”的诊断。

熊铁农主任表示,原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良性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是肢体肌肉的一种非自主但有节律性的震颤,通常由上肢开始震颤,也可能影响到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当患者在做拿水杯、拿筷子夹菜、绑鞋带或写字等精细动作时震颤加重,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的震颤幅度会增加且难以控制,肢体出现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由于患者(林大爷)病程较长,且在药物治疗后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可考虑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并进行了全面的术前评估,从安全和疗效角度出发,为林大爷制定了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治疗方案。在功能神经外科团队的精湛技术下,林大爷接受了局麻电生理监测下脑立体定向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林大爷的手抖的症状消除。

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林大爷恢复良好,曾经没办法夹菜吃饭的手,现在已经行动自如,基本与常人无异了。困扰了自己十余年的震颤消除,林大爷开心极了,感叹这一趟跨越千里的求医没白来。林大爷和家人特意准备了锦旗送给熊铁农主任和主治医生团队,感谢他们让自己重新拥有了“稳稳”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诊疗技术——脑立体定向手术

脑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先进的全数字影像学定位(CT和MRT)融合三维重建技术,与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之间建立起动态联系,准确定位靶点的三维空间坐标,通过射频消融针选择性毁损部分神经组织,改变神经系统的不正常生理过程,使神经递质和各系统重新建立平衡,达到缓解症状、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适应症: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癫痫、运动障碍疾病、书写痉挛、顽固性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