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本报采访了我市4位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讲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与奉献,引领学生探索科技广阔天地的故事。

陈明艳:科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翅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使民族进步,创新使学生成长。”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科学教师陈明艳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教14年来,陈明艳不仅收获了显著的科技教育成果,更形成了自己对科技教育的独特教学思路。

科学课堂是搞好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陈明艳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打好科学课堂这个基础。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教学能力,陈明艳积极参与教学教改活动。她多次参加市区级科学赛课,课例获得“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教育部优课,“基础教育精品课”市级精品课,案例、科教方案、录像课等多次获得市级特等奖、一等奖。

除了课堂教学,陈明艳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以校内科技活动为主,校外科技竞赛活动为辅,不断提升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她总是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局限,大胆创新创作。

2017年,陈明艳在辅导参赛作品《探秘二维码》时,由于学生只能在课后时间进行创作,她便在宏观把控整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前设想学生会遇到的难点难题,准备好相应资料,耐心辅导学生攻克研究中的难题。同时,陈明艳还积极为学生进行赛前心理辅导,保障赛时正常发挥。在陈明艳专业的科技知识辅导和赛前心理辅导的双重作用下,该作品不负众望,获得了第三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为渝北区科技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办好科技教育,除了利用好科学课堂和科技活动这两大阵地之外,在陈明艳看来,“想要学校的科技教育更好更长远地开展,学校必须组建一支科技辅导老师团队。”于是,2019年陈明艳获批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名师工作室。

近年来,陈明艳多次辅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21项、市级奖项62项,她自己也多次获得科技教育相关奖项,并在2020年荣获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称号。

唐巧:做科学教育的播种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教育为学生打开科学的大门,为学生的科技梦想插上翅膀,助力孩子们在科技的天空展翅翱翔。”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的唐巧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她对科学教育的看法。

从教十余年来,唐巧始终坚守在科学教育的第一线。她不仅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还积极组织学校的科技活动,推动学校科技特色教育不断发展。唐巧说:“热爱科学研究的孩子很多都不善于表达,但我想给他们更多展示的机会。”她曾带领学生们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的变化,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启发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唐巧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与理解。她从不强迫学生按照固定模式发展,而是鼓励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正是这种教学理念,使得她在教育工作中脱颖而出。

国际发明展金奖、DI创新思维全球赛团队第一名、全国科学素养大赛特等奖……这些荣誉背后凝聚着她对科学教育的执着追求。近年来,在唐巧的努力下,学校的科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她带领学生们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了多个国家级和市级奖项。2022年,唐巧荣获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称号。

唐巧还特别关注那些对科学探究充满热情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参与科技项目研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唐巧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帮助更多孩子体会科技的乐趣,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现自我和发展创新能力的舞台。

“希望更多的孩子成为敢于自我表达的课堂主角,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主动爱上科学课,通过科学课收获更多人生体验与成长。”唐巧说道。

唐巧表示,未来将继续在科学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为培养更多未来的科学家贡献力量。她相信,科学教育的种子一旦播下,就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余斌:让每个学生都绽放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朋友们,请把自己的手轻轻按在喉咙上,然后说我真棒!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

“感觉喉咙在振动。”

“是的,我们说话的时候声带在振动,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近日,在万盛科技馆开展的暑期课堂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平小学高级教师余斌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七彩音符》STEM课。他从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音调(频率)讲起,并指导孩子们亲自调制七色发声瓶,反复试听七色音阶,在愉快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在余斌看来,科学小实验就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为此,他即使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

199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余斌被分配到关坝镇卫东小学任教,当时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但余斌迎难而上,一心扑在工作上。完成日常教学后,余斌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将爱好动手操作、对科学研究具有好奇心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引导他们制作各式各样的“小发明”。在关坝镇卫东小学任教8年,余斌5次获镇“先进教师”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奖达70多人次。

之后的许多年,余斌辗转多所学校,始终不变的是坚守教育的初心。作为科学教育路上的追光人,他孜孜以求,引领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争当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新时代好少年。

“周鑫毫同学好奇心很强,对科学小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多发展。”“谢艾雪同学想象力丰富,擅长绘画,可以在这方面多加引导。”……在余斌心里,每个学生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他总能结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自身的兴趣点,来激发孩子创新的火苗。多年来,他指导学生获市级一等奖1次,市级二等奖23次、三等奖27次,获区级一等奖29次、二等奖19次、三等奖22次。2023年,余斌荣获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称号。

“虽然并非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我希望孩子们能把好奇心变成热爱,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成行为习惯,并通过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和科研项目,从而在其他方面得到提升。”对于余斌而言,这就是自己从事科学教学、开展科技活动的最大意义。

高译:科技让教育更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发掘学生创新潜质,使科学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9月6日,重庆市合川区南滨路小学副校长高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教20年来,高译凭着对科技教育的执着热情和对孩子的满腔爱心,从一名普通信息技术教师成长为引领科技教育的名师。

2011年9月,高译从乡镇小学考入合川区南滨路小学,2012年学校开设科技特色教育,高译担任科技辅导员。从那时起,她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科技知识,一年间研读相关书籍10余本,上网查询资料7万字,参加各级各类培训5次。通过学习,高译掌握了更加系统的科技教育知识。

“组队参加科技比赛,当学生获得名次的那一刻,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科技辅导员的责任和自豪。”高译说。

2013年,合川区南滨路小学建成了合川区中小学第一间机器人实验室。那一年,高译勇挑重担组队参加重庆市青少年机器人选拔大赛。备赛的日子,她废寝忘食、以校为家。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准时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和孩子们一起设计图纸、组装机器人、编写程序。

两个多月的备赛,高译给孩子们一遍一遍耐心地讲解示范,一起刻苦钻研、反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30支参赛队伍中他们取得了重庆市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合川区中小学机器人比赛获奖零的突破。

在高译和团队的努力推动下,合川区南滨路小学科技教育走上了正规化建设道路。而今,合川区南滨路小学科技馆、创客中心、机器人实验等已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校园科技节、“头脑风暴”、创新潜质与学科特长竞赛打造成了学校三大科技品牌活动,以高译命名的科技教育工作室远近闻名。同时,学校每年举行一届科技节,每学期举行一次科普实践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头脑风暴”,引领全校师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近年来,高译辅导的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8人次、市级竞赛22人次、协助师生申请专利5项。她本人也多次获得市、区两级与科技教育有关的奖项,2023年荣获全国高级科技辅导员称号。

作者:刘代荣 樊洁 赵懿玺 刘湘宁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之处,推送稿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