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来源:芭莎艺术
作为85新潮美术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张培力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从绘画、录像到装置艺术,他跨越了多种媒介,始终保持对艺术语言的高度敏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泰特现代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顶级艺术机构收藏。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8月23日,被誉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新媒体艺术家张培力在北京泰康美术馆举办了题为“2014.27—长期”的个展。此次展览以身体与个人经验为主题,展出了包括绘画、录像、行为艺术、装置、雕塑及综合材料在内的百余件作品,并辅以手稿和录像作品档案,系统地梳理和展示了艺术家自1984年至今40年的职业生涯和创作历程,激发了观众对生命与身体的深刻思考与想象。
展览现场©泰康美术馆
展览“2014.27—长期”以艺术家身份证的有效期为题,揭示了艺术家个体在面对系统时所留下的种种痕迹及其反思。与张培力以往的展览不同,此次展览打破了线性时间的束缚,将经典作品、新作和手稿档案并列展示,形成七个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板块。这些板块有时通过作品中的直接体感经验引导观众共鸣,有时则通过展示多件作品之间的隐秘联系,挖掘潜在的意义;有时则营造出神圣的仪式空间,引发观众对生命和身体的深思与想象。
张培力的录像作品聚焦于展现人与世界关系的悖论,自由而深刻地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容量巨大、综合性强且富有力量的艺术体系。同时,他还致力于中国新媒体艺术教育,推动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一
张培力,是中国最早涉足录像艺术的先锋人物。他出生于杭州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是医学院的解剖学教授,母亲则在妇产科医院工作。张培力的童年生活总是弥漫着福尔马林和消毒水的气味。由于体弱多病,他很少外出玩耍,父母为他准备了小黑板和粉笔等绘画工具,这使他从小便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张培力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上世纪80年代,电视逐渐普及,家庭摄像机也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这种与绘画截然不同的媒介激发了张培力对新媒体艺术的浓厚兴趣和雄心壮志。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1985年,张培力在杭州成立了新的85空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展览通过深思熟虑地反抗当时现实主义的夸张表现手法,并对理想化人物形象进行反思,作品展现出激进的视觉图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1986年,张培力与耿建翌共同创立了池社,该小组在杭州开展了一系列在地行为艺术项目,深入探讨了社会空间与人类形态之间的关系。他们将艺术的目标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评价中解放出来,开创了一种以有意识的反叛精神为基础的艺术实践。这一创作被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具激进性的实验之一,其影响深远,对之后几十年中国艺术中的实验态度和实践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培力 《X?》 1987
布面油画 99x79.5cm
©泰康收藏TAIKANG COLLECTION
在1986年,张培力开始创作《X?》手套系列,旨在将绘画从叙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对85新潮艺术运动下新兴艺术进行批判性回应。张培力早期的绘画主题往往是对个人经验的升华与概括。《X?》系列中唤起记忆的医用手套,父母的职业和他幼年时的患病经历,使他在医疗环境中成长。为了消解日常物的束缚,从而引发个体经验的思考。
艺术作品《30x30》,1988单频录像 32分钟9秒
1988年,张培力创作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30》。在这件长达三个小时的作品中,张培力耐心地将一面镜子摔碎、粘合再摔碎。刺耳的镜子破碎声和无休无止的摔碎与粘合的手部特写,考验着观众的好奇心和忍耐力。作品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巨大争议。这种录像语言也影响了一批早期的录像艺术实践者。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1995年开始放弃绘画,全力投入录像及相关摄影、装置艺术创作。
2003年,张培力在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了新媒体系,这是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教育项目。他希望通过这一新设的科系,为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强调个体认知的重要性,关注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干预,倡导艺术语言的批判性与自我批判性。该系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和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
二
《秘密》 ©泰康美术馆
展览的开篇之作《秘密》是一间由人工照明程序控制的展厅。当观众进入展厅后,灯光会在数秒内迅速减弱,随后一串荧光数字会显现出来。这些数字是艺术家张培力的个人身份证号码,象征着他在社会中的身份。当空间变暗时,仔细观察这些荧光数字,会发现它们由许多不同的数据组成,这些数据是张培力个人身体数据的一部分。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身体数据2020”是张培力历时五年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包括利用数字技术和3D雕塑制作的艺术家本人身体的骨骼、器官,以及血液和脂肪容量等可视化的实体。作品的媒介包括影像、雕塑、灯光和电动机械装置,雕塑材料主要采用大理石、玉石、玛瑙、树脂和金属等。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关于身体的形态和数据都来自张培力本人,通过医学透视扫描数据并转换为通用空间形体信息,观众得以看到关于艺术家身体的精准模拟标本。
无论是外部的身份信息,如身份证、护照签证等,还是医学生理解剖中的形态和数据,这些身体数据在艺术媒介的演绎下,呈现出一个从社会公众到个人心理的多维度刺痛带。尽管这些作品带有决绝和冷酷的特质,但同时也具有抚慰和治愈的效果。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张培力的艺术创作历程从绘画、影像逐步发展到如今以自身身体为媒介的创作,展现了他对新媒介的不断探索与挑战。在他的作品《全身的骨头》中,原本肉眼不可见的骨骼被用白色卡拉拉大理石雕刻成可见且可触摸的雕塑,配合人造水晶、锡耶纳麻大理石、白色玛瑙和龙蛋石等材料,在特制灯光的映衬下,形成了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叙事手法。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张培力结合前沿的科学和医学技术,完成了“器官骨骼项目”。他利用最新的数字医疗成像设备提取自身的数字信息,并将这些抽象的数据转化为有形的实体。作品分为多个部分,其中包括对自身肉体的阐释,将活体时肉眼不可见的骨骼和内脏制成可见且可触摸的雕塑。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他通过身体体验所产生的个体经验的尝试。
展览现场 ©泰康美术馆
另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与跷跷板相关的《相关的节拍》。当人们玩跷跷板时,随着身体的起伏,视野中的风景也随之上下变化。张培力在这件作品中,用录像机拍摄的风景替代了我们原本能看到的景象,使观众不自觉地将跷跷板的节奏与投影的节奏对应起来。录像机原本是记录真实生活的工具,但在这件艺术作品中,这种关系被颠倒了,模拟反过来影响了现实生活。
张培力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新媒介的探索,更是对身体、科技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他通过这些作品,邀请观众重新审视我们对身体和现实的认知,挑战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创了新的艺术叙事方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