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墨艺术经历了“新水墨”、“实验水墨”和“当代水墨”等多种探索,这些概念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现象。大量重要的当代水墨研究展览不仅引入了这些新概念,甚至许多原本不以水墨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也开始转型和跨界,进行水墨媒介的实验与观念表达。
水墨艺术的核心和文化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但其表现形式经历了多种改造与创新。在近四十年的传承与变革过程中,这些形式或概念基于不同的立足点展开,但其表达的思考仍以传统水墨为出发点的延伸。当代水墨艺术从传统中国水墨画出发,逐渐成为一种相当国际化的当代艺术表达方式。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广东当代水墨艺术的探索实践,作为广东区域性水墨研究的样本案例展览:“土地之维——广东水墨的六个样本”在北京798空间站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付晓东策展,展示了六位/组艺术家的水墨艺术作品,为水墨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展览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进入当代水墨艺术的路径。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水墨艺术起源于中国,流行于世界。当代水墨艺术既继承了传统,又从全球化视野中汲取养分,是在当今时代社会文化的培育下形成的,具有独特艺术语言与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此次展览通过展示六位/组艺术家的水墨案例,以原创和探索性的观念见证了水墨演化的历史进程,并试图在全球化语境中找到中国本土艺术生态的一种可能性。
一
从80年代起,很多知识青年觉醒,也迎来了艺术新的繁荣,追求自由与独立的表达,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广东中国画界出现了“大阿龙画会”等实验性水墨创作群体。尽管该画会仅举办了一两次展览便解散,但为现代水墨在中国画领域的渗透和延伸创造了条件。
1991年,“后岭南”概念的提出及其后持续十年的不定期展览活动,对旧有的岭南画坛格局形成了强烈冲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正是对传统水墨艺术的革新、对西方现当代艺术语言与观念的借鉴、对中国当下生存经验尤其是都市生活状态的介入等多重因素,促使广东画家们决意突破“泛岭南画派”固守技法和形式传承的局限,通过质疑岭南画派在当下僵化的状态,确认自身水墨新探索的位置和意义。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广东在当代水墨艺术领域的重视,促使一批本土艺术家走向国际,成为新的文化符号。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深圳画院、深圳美术馆等机构基于本土区域推出了当代水墨研究型展览,对中国当代水墨本土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圳画院自1998年起组织和承办“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全面展示水墨画的探索成果,体现对其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整体关注。随着时间推移,水墨双年展的范围逐渐扩大,展出场馆增多,涉及类别愈加广泛,设计、影像、装置、表演、新媒体及各种架上绘画都被纳入水墨展,使水墨的现代性得以充分发挥。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广东美术馆连续多年举办关于水墨方面的研究展览,集中展示当代水墨卓有成就的艺术作品,对推动“当代水墨”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2001年,广东美术馆推出了“中国·水墨实验20年”展览,将水墨研究推向新高度。2016年的展览尤其突出新兴媒介与水墨的碰撞与融合,带来了跨学科的实验。涌现出杨诘苍、陈侗、郑国谷阳江小组等重要水墨艺术家。
二
在这次展览中,以“土地之维”为主题,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陈劭雄与小沢刚(日)合作的作品《广东东京2》通过“风筝”的水墨装置形式,他们重新诠释了天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阳江组合多年来一直以现场化和事件性的书写方式著称,他们将书法,通过个体行为实践与创作相结合,成为群体性即兴行为书法实验的先锋。而陈侗则从个人记忆与群体记忆中提取了“农业机械化”这一主题,但他的目的并非仅仅在于呈现技术进步。相反,他试图引导观众关注情感与人际关系,将农田与人类之间的纽带展现出来。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罗庆珉则采用直观再现的方法,在另一个种菜的维度当中,找到了一条新的水墨路径。通过绘画捕捉田间地头种菜时的光影。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土地的生命力和丰饶。沈瑞筠的作品《自留地》则通过线条跨越重叠的多层空间,展现了一个有机且互相依存的复杂生态。这不仅仅是土地的自然状态,更是人类与土地共生的关系的象征。银坎保则以自然、乡村和社会现场为创作基础,探讨了土地与艺术之间的联系。他既是一种对故土乡村的个人情感的体现,也是对人类与土地共同历程的见证。
从日常土地出发,艺术家从不同的生活状态,以及个体思考,呈现出了水墨身体语言与生命,以及大地之间孕育的无限能量,给予了当代水墨更多的可能性。
陈劭雄
作为中国最杰出且多才的艺术家之一,陈劭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参与了广州地下艺术和实验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创作了一系列多样化的作品,包括影像、装置、摄影蒙太奇、绘画和表演等。这些作品关注了中国社会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他对历史表现形式的再创作也成为他创作领域的一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思想和行为领域变得非常开放。他邀请公众参与部分作品的创作过程,以激发和分享关于城市和社会变革的共同记忆和理想。
小沢刚
小沢刚,是一位充满幽默感和独特观察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互动性强、关注日常社会问题为特点。2007年起,他与中国和韩国艺术家共同开展了名为“西京人”的实践项目。西京人,这个由日本艺术家小沢刚、中国艺术家陈劭雄和韩国艺术家金泓锡组成的合作团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社会和人类精神的深刻思考。他们选择“西京人”作为团体名称,将其解释为“生活在西京的人”。而这个“西京”,并非现实中的城市,而是一个虚拟的乌托邦第三城市,成为了他们艺术实践的主要舞台。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在处理“城市”这一主题的项目中,陈劭雄与小沢刚的合作作品《广东-东京2》首次亮相于2006年的深圳水墨双年展,时隔18年后再次在空间站艺术中心展出。通过从城市的角度出发,他们呈现了两个备受关注的城市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不仅仅是日常生活,还包括城市文明的方方面面,都成为了他们新思考的对象。这其中所蕴含的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精神的关切,使得西京人的艺术实践更加丰富而深刻。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对城市、人类共同体以及我们所处时代的思考和探索。
《广东-东京2》
陈劭雄来自广东,小沢刚来自东京,他们之间展开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此次展出的作品以风筝为主要媒介。小沢刚的风筝由日本当地作坊定制,而陈劭雄则委托山东的一名学生从淮坊的风筝工坊定制。陈劭雄的风筝采用中国宣纸制作,并在风筝上用中国水墨拓印和描绘中国的钱币等图案。而小沢刚的风筝则使用日本纸制作,并在风筝上用日本酱油拓印日本钱币及绘画。
陈劭雄希望他的风筝能飞向日本的天空,而小沢刚则希望他的风筝飞向中国的天空。最终,这些风筝在空间站艺术中心的强劲电风扇吹动下飞舞。不同国家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在此交汇,令人深思,这一过程充满趣味和意义。
陈劭雄与小沢刚其实都带有各自国家文明的痕迹,这是两个不同背景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们通过风筝这一条线索,将各自文化的元素在此汇聚,在风筝上印中日两国的货币,这种切磋交流方式,有点古代文人的雅集。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切入,又可以看作是杜尚之后现成品艺术一种再创造,这确实打破了身份与国家之间的一种束缚,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认同的冲击与碰撞。
阳江组合
阳江组合,成立于2002年,原名“阳江组”,自2017年起更名为“阳江组合”。成员包括郑国谷(1970年生于阳江)、陈再炎(1971年生于阳春)和孙庆麟(1974年生于阳江)。他们以阳江为根基,将中国书法视为当代艺术实践的独特媒介。
阳江,位于中国广东西南沿海,是一座边缘且稍显迟滞的三线小城。城市秩序混乱,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使其与大多数中国偏远城市一样,既非城市又非乡村,呈现出杂乱无序、野蛮生长的状态,宛如一个超大型的城乡结合部。然而,阳江组却在这狭小的地缘空间中找到了与中心保持疏离的弹性。阳江组以不同政见者的姿态,围绕书法实践,发展出具有参与性和偶发性的行为、装置、绘画、雕塑,甚至涉及建筑园林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他们将书法观念与实践,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嫁接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阳江组合 Yangjiang Group
太湖狂草 ( 相如止 )| Wild Cursive Script from Lake Tai (Stopping at Xiangru)
宣纸水墨 | Ink on Paper
76x144cm 2022
阳江组合,在国内当代艺术发展当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次展览阳江组合之一的陈再炎亲临展览现场,以大气磅礴的书写形式,回应了以书法作为当代艺术实践的主张。阳江组合太湖狂草(相如止),不仅在图像当中打破了传统语言,而且置入了当代观念当中,在这里书法不是一种传承,而是一种以不自控对抗异质的社会行为。而书写的出发点,则来自于生活当中,在酒、茶、画,甚至日常的马报、六合彩、十二生肖当中,将书法带入情境当中,景与境形成了呼应,以书法寄情,这中间带有当代人对于现实的某种隐喻。
阳江组合 Yangjiang Group
拓之二 | Rubbing Number No.2
宣纸水墨 | Ink on Paper
76x144cm 2022
另一幅作品《拓之二》,以碑帖书写,将生活当中点滴情绪置于塑造的碑林迷宫当中,而两部分拓片,像是两个人在舞蹈,既可以看到时间与空间在不同维度当中,呈现出视觉状态,同在一个宇宙当中,书写的内容既是一种预言,也是一种过程。
阳江组合 Yangjiang Group
墨自运 NO.4|Ink Self-movement No.4
宣纸水墨 | Ink on Paper
225x307cm2024
同样土地代表是一种生活日常,阳江组合切入的恰恰是普通生活的叙事,也是性情使然的一种日常态度。《墨自运》可以理解为茶渍与笔墨的痕迹流动的一种状态,传统书法在于他有一套理论体系,像将茶渍痕迹与墨之间形成一种实验尝试,也回应了书法的现代性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这与日本书道在某种层面有某种相似之处。
陈侗
作为一个从事艺术的文学跨界人,陈侗长期致力于现代主义的创作背景下,通过个体与一代人群体记忆孕育的艺术与文学与融入到历史现场,构成的艺术创作叙事脉络。这种实践主要是文学与艺术不同领域的交换,不存在另外的观念。这也表明,所谓的“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或雕塑,而是在人类文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感知系统。对陈侗而言,艺术即是文学,文学即是艺术。
陈 侗 Chen Tong
东北土地上的南方情侣 |Southern Lovers on Northeastern Soil
纸本水墨 | Ink on paper
94x94cm 2024
陈侗一直对土地的关注与思考,贯彻了整个展览当中线索。他的作品一直以艺术与文学互文共生,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叙事性表达手法,既有艺术的现代主义切入的观念变化,也有文学当中浓厚的小品意趣。此次展出的《东北土地上的南方情侣》,寥寥几笔,将一对情侣难舍难分的情感内心展露出来,作者以连环画的故事切入,让作品摆脱了形式上的堆砌,将叙事置于视觉艺术的图像当中。作品大量的留白,并不显得空洞与苍白,反而以虚写实,将故事的点睛之笔,置于人物的情感当中,让故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一种况味。
陈侗是一个实践派,他作品的总有在场的痕迹,这跟他以生活为创作素材有关,每一幅作品都代表了他思考的一种观念,他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而这种观念恰恰通过连环画的方式,以及多年散文写作积累的经验,以文对应题款形成了绝妙的诗画一体。
陈 侗Chen Tong
文化即耕种 |Culture as Cultivation
纸本水墨 | Ink on paper
94x94cm 2024
陈侗每一件作品都跟土地联系在一起,他对农业生产的思考,以当代艺术的观看方式切入。这一点让他脱离了文人画的范畴。所以,这跟他在研讨会中提到,他的作品既不是文人画,也不是水墨画,而这只是表达思考的载体工具。此次展出的另一件作品《文化即耕种》,深刻的表达了他以题款入画,但是切入思考的观点却给人一种重塑自我的过程。陈侗这些看似简单的勾勒,以诗书一体入味,好像没有个性的张力,其实内藏大智慧,功力体现在简单的事与故事当中,正所谓大道至简。
陈 侗 Chen Tong
联合收割机(视频截图)
Combine Harvester (video snapshot)
单频录像 | Single Channel Video
6'20'' 2013
罗庆珉
罗庆珉,曾在广州媒体行业和出版业工作十五年的编辑,亲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她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其中的参与者,对于对当代艺术的热爱,她最终选择辞去工作,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名艺术家。
罗庆珉长期关注中国水墨媒材,并在其中进行实验性创作。她的水墨作品主要涵盖植物和风景两大题材。然而,她的创作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以“观察与距离”为切入点,思考个体与当下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北京的工作室里,罗庆珉拥有一片小菜地。从她入驻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在这里播下了第一颗种子。随着季节的更迭,植物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而罗庆珉则成为了这一过程中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实际上,种植与绘画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同的逻辑关系:种植者需要持续关注、改善植物的生长状态,而植物的状态则反映或影响着种植者的情感。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种植还是创作,都需要细致的观察、投入注意力和智力,并付出不懈的努力,以此来呈现出不同图像与情感之间微妙变化。
罗庆珉 Luo Qingmin
菜心花 7| Choy Sum Blossom No.7
宣纸水墨 | Ink on paper
34×45cm 2024
与其它艺术家不同,罗庆珉以女性细腻的情感,将创作焦点专注在种菜的日常当中。她将不同的菜,与四季更替,以及菜的周期成长,作为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作品《菜心花》,突出了菜的肌理,菜与菜茂密地交织在一起,作者有意将菜心的特写放大,以突出以小见大的不凡之处,这种细致的观察,成为了罗庆珉最擅长的一种创作手法。她的实践在于种菜这件小事当中,看到生活的另一面。
罗庆珉 Luo Qingmin
生菜 2| Lettuce No.2
宣纸水墨 | Ink on paper
41×40.5 cm 2023
罗庆珉 Luo Qingmin
生菜 1| Lettuce No.1
宣纸水墨 | Ink on paper
39.5×65 cm 2023
生菜喜冷凉环境,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生菜的普遍在我们日常食物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罗庆珉的作品《生菜》,正是细微的捕捉到生菜这种椭圆状根植针形线条,在水墨画当中很少人去表达稀缺性,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被罗庆珉表达的恰到好处。
沈瑞筠
沈瑞筠的作品,如同一座多维空间的迷宫,引人探索虚与实、精神与物质、日常与脱俗之间的微妙平衡。她不拘一格,通过绘画、装置、动画和新媒体等多种媒介,以多重角度呈现作品,让观者在其中感受到矛盾双方的转换和交织。
近年来,沈瑞筠将精神寄托于日常生活,通过自留地项目,保持个体独立的生活方式。她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探讨中国园林作为一种空间艺术如何转化到当代艺术中,同时也研究中国文化的思想根源,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所面临的困境与启示。
展览现场 ©空间站艺术中心
自留地,这个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1956年。它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分配给农民的少量土地,长期供其使用。虽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但使用权由农民以户为单位行使。至今,自留地的耕作仍然是部分贫困农民维持日常生活所需的来源。
农民在自留地上种植适合自家需求的蔬菜和作物。因为各户需求不同,自留地上的作物多种多样。农民不使用农药,因此自留地上的作物形态各异,与昆虫和地理环境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自留地的私有性、独立性以及自给自足、相互依存的循环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沈瑞筠的自留地系列作品当中,主要以线条切入,不同于西方不断分割、线性的表达,沈瑞筠的作品线条是在各种曲折和分形结构下生成。她这种多层次结构的线条组合在一起,旨在模拟一个完整的自我构建的世界系统。正如作者所说,他以一种多维特性的线条联结在一起,跨越不同层面的空间,是他在自留地系列作品贯穿的一条主线。
自留地-心动(细节)
Slef- Reservated Land- Shake!Shake!Shake!(Detail)
沈瑞筠《自留地-心动》,以不同的线条盘根错节,打破绘画本身的规律与节奏感,而是把工笔画当中线描,介入到现代材料当中,以实现空间维度的穿越与多维宇宙观的运用。沈瑞筠曾说过:“手机使我们可以瞬间切换空间,思维和注视的空间也是多维的。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真实。我的作品利用线条与空间的抽离关系,以及留白、影子、肌理等因素让视线穿越不同场景,把我们的认知反转再反转,因为能穿越意味着更大的自由,不受固定位置和概念的限制,在这个碎片化、不完美的现实中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沈瑞筠 Shen Ruijun
自留地 - 花石纲 II(细节)Slef- Reservated Land- Baroque Rock Garden II(Detail)
沈瑞筠《花石纲》作品,以典故花石纲为题,以借奇花异石发问,将线条与假山奇石交织在一起,看似平面线条构建的景,却呈现出了线条的立体感。这与沈瑞筠一直在思考自由与自在表现空间的命题。正如她所说:“如果一条线条能够在作品中立体存在,不需依赖其它元素来表现空间,那它就相对自由了。在西方艺术系统中,通常需要透视、明暗和其他手法来描绘空间,但如果线条本身就能包含空间感,那就更加自由和巧妙。”
银坎保
银坎保长期致力于绘画、写作、装置、行为艺术及影像创作,以个人体验为基础进行艺术研究,并不断实践社会参与式艺术项目。他对城乡生活的细致观察,揭示了艺术家在信息时代对农耕系统的深刻思考与剖析。通过个体的艺术行动,他深入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探索观念、认知和创作边界的拓展,建立个体的社会价值。
展览现场©空间站艺术中心
出生于广东雷州的银坎保,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自然、乡村和社会现场成为他创作的基础和艺术问题的源泉。对归属感的思考,以及个体、生命与自然、大地之间关系的探讨,构成了他精神创作的主线。自2019年起,一次偶然的契机激发了他对田地考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灵感,并延续至今。
银坎保 Yin Kanbao
春天薄雾| Spring Mist
纸本水墨 | Ink on paper
39x50cm 2024
银坎保 Yin Kanbao
播种宿命的人| The Person Sowing Destiny
纸本水墨 | Ink on paper
39x50cm 2024
银坎保 Yin Kanbao
抓河蚌 |Catching River Clams
纸本水墨 | Ink on paper
39x50cm 2024
银坎保的作品,有着宋人幽远而深邃的写意格调。虽然以传统文人精神入画,但是他的表达方式却是非常的当代,他将水墨、油画、图片、影像等材料,看作是自己对人与社会表达关系的一种思考。《播种宿命的人》也是来自银坎保对于故乡雷州半岛耕种情景的一种思考,反映了他对农村与城市之间寻根背后的一种矛盾心态。他的另一件作品《抓河蚌》,也是同样是反映人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一种怀旧关系,幽微而灰蒙的天地中,有两个人在抓河蚌。河蚌通常都呆在水下面的泥土洞里,看见河底有一条条的细细的直线,顺着那线摸下去你就能抓到河蚌。
银坎保 Yin Kanbao
树的研究 7 |Study of Trees No.7
综合材料、墨 Mixed Media,Ink
100x100cm 2018
银坎保的创作焦点主要来自农村的事物,这幅作品《树的研究》,也是作者多年来对树的观察使然。他一直在表达很多的事物,其实他表达只有一个隐秘的主题,就是人在社会当中的异化状态,更侧重在人的内心疏离与解离。尤其是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交流越来越少,而内心的欲望却日益增长。树细长的枝干,以及萧瑟的树林环境,寥落且阴冷。象征着我们在一片信息的荒漠当中,望梅止渴。所以透过作者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内心情感隐秘的部分,也是最为含蓄的内在。回归内在,回归身体当中,回归到孤独,冥想状态。正如作者所说:“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进入一种深度思考状态,冥想状态,让自己更接近精神和神性的那部分。艺术创作刚好可以,让我在当下比较杂乱的社会信息里,安定下来,成为我自己。水墨也好,油画也罢,声音或者行为……都只是手段。而,艺术的内核,艺术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艺术家不应困在某种材料或形式上,要面对真问题。”
六位/组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是广东水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各自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维度的空间对水墨的理解。此次展览以“土地之维”,不仅呈现了艺术家在个体认知,自然与大地所生发的生命意识,同时也大大的拓展了水墨以形式表达观念的一种样式水墨的束缚,让当代水墨通过艺术家各自的实践,深入到生活、生命,以及精神空间当中,真正触达了当代水墨背后的本质问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