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一点成长

你好啊,欢迎品味知识三明智。今天咱俩聊聊去医院看病的事。

一、前奏

谁也避免不了去医院,尤其像我这种小镇中青年(还是加个“青”字吧),上有老下有小,去医院的次数难免就多了,而去的次数多了,难免就会发现了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呢?

比如我们这里的公立三甲医院,你只要去了,不管啥病,先给你开一系列检查单。验血验尿都不算啥,各种大型影像设备全都给你安排上,能查的全查了。

最后再给你开一筐药,生怕治不好你,要是不见效,就再给你安排别的检查,这个药不行还有那个药。

尤其是中医,“大郎的药”不让你喝个一年半载,都算他失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看病越来越贵?为什么误诊率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故事

我先给讲一个真实且离奇的故事吧。

一个16岁美国男孩,来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看病,这是美国最好的医疗机构之一。

男孩本来只需要吃一粒药,结果他吃了38粒药。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追溯到源头,发现是医生弄错了,开药时写成了每公斤体重160毫克。当时这个男孩的体重是38公斤,结果就变成了38粒药。

接下来,一连串离奇的事情就像多米诺骨牌,从这里开始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医生的电脑系统检测出剂量不对,并弹出了警告。可是这位医生呢,看都没看就把警报关闭了。

你是不是觉得这位医生特别不负责呀?

其实也不能怪医生。

事后调查发现,每个医生的电脑,每天都会收到一百多次警报。

要是你,也不会挨个查看的吧,不累死也烦死了,哪还有精力和心情看病啊。

是系统有问题吗?

也不是,反而是因为系统太好了,只要药量超过正常标准0.1毫克,系统就会发警报。

现实情况是,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微调药量。

可机器哪管你这些啊,差一点都不行。

所以警报成了现实版的“狼来了”故事。

后来,系统把单子发到了药剂师那里,同样的,药剂师的系统也收到了警报。

你猜药剂师是怎么想的?

嘿嘿,药剂师也把警报当成了“狼来了”,直接忽视。

药剂师想,如果药错了,医生那里会收到警报,医生肯定会核实的。既然医生那没问题,我这也就没问题了。

这不就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后面的人预判了预判的预判的预判吗。

接着,药到了护士这里,该轮到护士预判了。

护士其实也发现了剂量不正常,还扫描了包装上的条形码,发现所有信息都对。

于是护士预判,前面那几个环节的人肯定照例都检查过了,条码信息又无误,那再离谱也是正常的。

然后就放心地把药交到了男孩手上。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都还没尿成悲剧。每个人都是按照标准流程在工作,完全符合工具人的特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有想法,更不要有梦想。

患者拿到了药,就真吃得下去吗?

要不怎么说这事离奇呢,患者还真就无脑地把药吃了……

故事的结局不算太悲伤,男孩只是差点丢了性命。

大郎要有这觉悟,或许金莲都不用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误诊

医疗失误和误诊的现象,并不少见。

著名的畅销书《影响力》提到,美国每年因误诊死亡的人数,超过所有事故的死亡人数,而全世界每年有40%的轻症和门诊患者,因医疗失误而受到伤害。

我们当然相信,医院肯定没有金莲的恶意,怎么可能故意害人呢?

只不过,无条件信奉专家和权威,也是一种迷信。

我想,肯定还有很多人,被误诊了自己都不知道,或者不相信,根本没被统计。

如此看来,误诊是大概率事件啊。

我都亲身经历好几次误诊了。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皮肤,孩子额头上有一块变白了。

我们挂的专家号,花了400多块钱做检查,诊断结果是:将来有可能会扩散,也有可能发展成白癜风。

我就卧槽了,医生说有可能?这叫我们如何是好呢?

后来我们去了大城市的一家全国皮肤科排名很靠前的医院,总共花了10块钱做检查。医生说我们之前做的检查,根本没必要。

诊断结果是:不会扩散,也不会发展成白癜风。

这下我们放心了。

人有的时候,结果是好是坏都能接受,就怕没结果,心一直悬着。

唉?等一下,我之前400多块钱的检查费,是不是就白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市场经济

没关系,白花就白花吧。

我们国家自从计划经济改成市场经济后,一直蓬勃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

不仅丰衣足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了。

这点要感谢国家,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你的贡献。

你看30年前,谁家能买一辆汽车,那是真有钱,多数人想都不敢想。

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敢想敢计划人生的第一辆车了。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自组织,充分竞争,勇于创新,好东西都是越来越便宜。

有创新才有竞争力,才能带来增长。

公司没有竞争力就要面临倒闭,员工没有竞争力就会被淘汰。

在市场经济中,谁收你钱谁就得拿你当上帝。

你能查到一件商品的投诉率,你也能看到一个东西的评分和评价。

商家的生死,掌握在消费者手里。

不过,有个神奇的地方,这些全都是反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医院的问题

我猜你肯定猜到了,那就是医院。

医院不在市场经济中,不是想开就能开的,所以不用担心倒闭。

医院不用公开治愈率、误诊率,医生没有评价评分系统,医院的收入该是多少还是多少。

看病越来越贵,患者要把医生当上帝,把护士当天使。

因为医院从来不缺“消费者”,它不怕你不来,来了不怕你不消费。

我就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有哪个医生说:“你这个病我看不好,推荐你去XXX医院看看。”

也许是我见识太少吧。

总之,医院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提高医术和降本增效的动机。

凯文·凯里在《科技想要什么》书中说,创新是自组织演化的产物,是在有效市场充分竞争中自下而上的完成的。

要不怎么有很多英国人感叹,他们引以为豪的全民医保系统,还不如以前没有英国政府管辖时效率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医生的问题

纳西姆·塔勒布在他的《非对称风险》书中讲到“利益相关”这个道理。

你看有些专家推荐你投资这个,投资那个,他自己却一分钱不投。

有人转发健康指南:你用了说好,那得感谢我。你用出了毛病,那不能赖我,又不是我说的。

还有些人,不想承担后果,却想跟人上床。

塔勒布劝你远离“赢了算我的,输了算你的”这种关系,因为你们的利益没绑定在一起,你可能因此成为大冤种。

但我们生了病,不得不面对医生和患者的利益,不相关。

医生只要照章办事,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有时候医生最关心的不是把你的病治好,而是确保自己不犯错。即使犯了错,也用担心误诊率高而减少收入。

当然,你应该相信医生有救死扶伤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尾声

最后一个问题,国企深化改革,是把国企市场化,为什么丢下医院不管呢?

我期待有朝一日,我们的医院可以把不同疾病的治愈率、误诊率、价目表、医生的评价系统、医疗事故率等这些数据公开化,让患者可以货比三家,让医院可以充分竞争。

就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的:“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了,为了不让你错过变明智的知识,请你关注“知识三明智”微信公众号。

更多干货

我关注你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