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落榜生,不少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位搅弄世界风雨的美术生,希特勒。

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两位落榜生,他们和那位落榜的美术生有着相同的经历。

这两位落榜生,一位把当时的皇帝赶出了长安,并让自己的主考官回家种田去了,另一位则动摇了朝廷的根本,并自己开设考场,选拔男女官员,身边聚集了当时最出彩的文人。

这两个人物是谁呢?他们做了哪些事情,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榜人物-黄巢

黄巢出生在富裕的家庭,祖上一直经营着贩盐的生意,从小生活都比较优越。黄巢非常的聪明能干,在5岁的时候不仅能和祖父进行对诗,还精通剑术和骑马。

在当地被称为“小神童”,所以家里人对他寄予重望,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进入朝廷为官,为家族增添荣耀。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对于他们的限制也比较多,所以很多大商人会毫不吝惜的投入钱财送自己的后人进入仕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的父亲也不例外,他在黄巢很小的时候,就请了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来启蒙黄巢,只要对于学习帮助的,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

黄巢也不负众望,在他成年之后,已经是满腹诗书,对于科举考试信心满满,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冲到了殿试。

可在殿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导致他落榜了,而落榜的原因则是“长相欠端正”。黄巢知道自己落榜的原因后,心情很失落,对于这样的评选制度感到非常的不公。

作为小人物的他,虽有满腹的抱负想要去实现,但面对权贵不得不向世俗低头。他在长安写下《不第后赋菊》后,就收拾行李,返回了老家继承盐商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场失意 商场得意

回到家的黄巢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对于做生意产生了兴趣。他为人豪气大方,所以没用多长时间,身边就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他们跟随黄巢辗转各地贩卖私盐。

黄巢开始在盐商队伍中有了名声,并被推荐成了“盐帮首领”。

大的变动总伴随着天灾和人祸。

黄巢在各地辗转的时候,发现很多百姓正承受着食不果腹的痛苦,由于连年的旱灾和洪灾,很多的百姓都断了生存来源,大街上经常有典卖妻子女儿的,而当时的朝廷却充耳不闻,继续自己的奢靡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黄巢的生意也很艰难,身边的一些小弟也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他心中的愤恨达到了极点,时刻准备爆发。

公元874年,私盐贩子王仙芝在长垣揭竿而起,发动了农民起义,来反抗当时昏庸无道的朝廷,一时响应者众多。

黄巢听到之后心情澎湃,当即就组织了兄弟追随了王仙芝,每经过一个地方,都会有受难的百姓加入进来,队伍逐渐丰满起来,黄巢的威望也树立起来,和王仙芝合称为“黄王”。

看到农民起义规模越来越大,朝廷里的宦官和大臣也坐不住了,急需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当时的唐僖宗是空有虚名,朝廷大权都掌握在宦官和权臣手里,所以他依然选择不闻不问,充当傀儡皇帝,整天在后宫嬉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黄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从河南打到了山东,朝廷决定进行招安。但是在谈判的过程中又一次中伤了黄巢。

在谈判的时候,唐僖宗代表的朝廷给王仙芝许诺了高官厚禄,并安排了他的部下,而对于黄巢,却嫌弃他的长相,决定对他放弃招安。

这个时候王仙芝和黄巢也出现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个人决裂之后,给了朝廷喘息的机会,然后开始实施逐个击破的计划。

公元878年,王仙芝病逝。

树倒猢狲散,手下的人逃的逃,跑的跑,剩下的都投奔了黄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壮大 一路高歌

黄巢的部队越来越大,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被夹道欢迎,百姓更把他称为“救世主”。在他攻克广州之后,曾写信向当时的皇帝求和,但是两次都被拒绝了。

恼羞成怒的黄巢举兵直达长安,攻破朝廷,赶走当时朝廷的控制者,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齐”,虽然没有考中科举,但是却成为了皇帝。

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但是他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打破了几千年以来的门阀制度,为贫民百姓进入朝廷打开了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榜童子--洪秀全

公元1814年,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耕读世家,家里主要以务农为生,但是洪秀全却十分喜欢读书,想要通过科举制度来摆脱当时的困境,给家里人带来好的生活。

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在村里的学校读书了,他十分的聪明好学,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不仅熟读了四书五经,还涉略了其他猎奇书本,博闻广记的他,总是能吸引小伙伴围着他转。

在他14岁的时候,他参加了花县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在第二年再次参加上升考试的时候,却名落孙山。

面对困境,洪秀全并没有气馁,反而是更加积极努力。第二年,由于家庭的变故,已经没有了经济能力来供养他学习,他只好开启边学习边干农活的模式,但是再次参加考试的时候,成绩依然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16岁的时候,由于他非常的有才华,就被当选去了县城做伴读,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大量的书籍。

村里的一些年长的人,看到洪秀全不仅见识广,言语表达能力强,还对人特别的热心,就聘他作为了村里的教书先生,主要是带小孩子识文学字。

洪秀全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小伙子,他教的学子常常围着他转,学习的知识也比较多, 所以在村里特别的有威望,洪秀全对于自己的才华也信心满满。

当再次走进考场的时候,他以为自己能有所突破,但可惜仍然没有什么成果。三次落选,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对于科举考试开始怀疑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岁的他,只好选择落寞的回家,看着自己多次考试不中,心中的郁结越来越深,不久就生了一场大病。在迷迷糊糊中,他感觉有个老人给予了他启蒙,并传授给了他一些之前从未接触的内容。

等他清醒之后,也只当做了一个梦,并没有多想什么。

1843年,29岁的洪秀全还是不死心,开始了第四次的科举考试。不出所料,这次还是没有中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屡次不中 深受打击

看着失魂落魄的洪秀全,他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了他一本《劝世良言》,希望能帮他走出困境。

当洪秀全打开这本的时候,就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他发现之前做的梦,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答案。

从那以后,洪秀全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开始相信素未谋面的上帝,并将供奉的孔子相砸毁,看到他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长者斥责怒骂他,并剥夺了他私塾先生的职位,成了村里的异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看在老家已经待不住,只好远走他乡去传道。虽然他没有读过《圣经》,但是自称是上帝的儿子,是来人间除魔斩怪的,他的第一批信徒是他的兄弟和朋友。

他信奉上帝,认为上帝是唯一的神,主张无论男女都是上帝生养的孩子,一律平等,希望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话宣传 一呼百应

当时的百姓生活压力特别的大,对于儒家思想又了解不多,当听到洪秀全的讲解之后,为自己压抑的生活找到了出口,也为自己苦难的生活找到了慰藉,所以追随者越来越多。

拜上帝会的思想开始与各个阶级都产生了矛盾,底气很足的他决定改变当时的境况,所以1851年就发动的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自称为天王。

清朝廷看到洪秀全的起义,就派兵前往镇压,但是多次失败告终。1853年,洪秀全率众人攻克武昌,从此之后,一路势如破竹,不停的斩杀清廷重要将领,最后定都南京,并改名天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京稳定之后,洪秀全就开始自己组织“科举”考试,他考察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涉略到各个方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女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参加相应的考试,在当时掀起了很大的浪潮。

1856年,太平军占领了清朝的江南大营,破解了天津被围三年的困境。当时太平天国的二把手杨秀清看形势一片大好,便起了异心,他以天父下凡为名,迫使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从这以后,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看着和平的表面,实则暗潮涌动。

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率兵出走,天王洪秀全的事业就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公元1861年,英国的使者来到天王府,想要说服洪秀全共同合作,他们出兵来帮助太平军消灭清军,等战争胜利的时候,两家共分天下。

洪秀全听完之后,果断拒绝,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特别坚定,绝不允许外国人破坏国土完整,导致主权沦落。英国人看不能从洪秀全这里打开缺口,转身就走向了清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识局限 失败告终

一年之后,清政府对太平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洪秀全这个时候已是垂暮之年,对于政治也开始采取懒散的态度,并一直沉溺于迷信不能自拔,面对敌人大军,一直坚信上帝会派天兵天将来帮助他。

1864年,洪秀全在南京去世,享年51岁,一个月之后,南京被占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巢和洪秀全两个人相差了几千年,但是都渴望通过科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当屡试不中之后,便放弃了考试之路,最后在各种逼迫的情况下,走上了反抗之路,并取得了相对应的成功。

天生我材必有用,无论古今,只要有才华,在那里都可以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