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好像一直有点旅游情结在。但滴滴旅游测试了4个月,市场上并没什么水花。
这蛮反常的。我点进App看了看,随后悟了,这玩意没有波澜是对的。
比如上面的「北京环球影城2天1晚」产品,含环球影城双人1.5日门票,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美居酒店1晚加双早,9月11日售价2288元。
但我直接在OTA上预订,双人1.5日门票共需1578元。北京通州运河商务区美居酒店基础房标间加双早是590元,总计只需要2168元。额外还送美居儿童乐园特色体验一份,延迟退房到14:00。
这就很尴尬。
再比如,滴滴旅游的「广州长隆度假区四园畅玩3天2晚」产品,内含长隆熊猫酒店1间2晚+双早+4园畅玩门票2张。售价4030—7380元,说是要看长隆的实时浮动价。
但OTA上直接预定,9月11日—9月13日长隆熊猫酒店基础房型+双早+双人4园畅玩门票,只要2612元。还额外送了个儿童自助午餐或晚餐。
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算错了。
当然,除了这些过于透明的主题乐园产品,滴滴旅游上还有一些不太透明的线路产品。但这些行程里给出来的酒店并不确定,只是同级参考,暂时也比不出什么。而且不是实时下单,要先提交意向,提交后要等销售电话回访。
搞得很复杂。好像是一门很严重的交易,用户和销售之间要拉扯一会儿,很反互联网。
滴滴旅游做的算是介于大巴团与定制团之间的精品小团,首批瞄准的是豪华车和专车用户。能感觉到滴滴旅游在努力把行程做的精品。比如,每天基本只有一个景点,住宿选的也都是漫心府、六善、花间堂这个档次的酒店。不能说它没品位,但明显不那么专业,毕竟价格都出现倒挂了。
其实目前看滴滴旅游基本上是个平台模式,产品全靠供应商提供。我好奇找了几家供应商朋友问了问,产品就这么挂着能卖掉?大家基本都是尴尬一笑,不言而喻。所以价格倒挂也变得很好理解,一个没有量的平台,供应商不会浪费时间在上面做产品维护。
有供应商告诉我,滴滴旅游已经改版几次了,原来还有“非日历房”的酒店套餐,包含些景区门票、表演等项目,但问题跟现在的主题乐园套餐差不多,而且购买后需要二次预约,高峰期很难约,核销差。
滴滴做旅游这件事并不让人意外,早期甚至卖过机票。
在国内出行这块滴滴早就是TOP1,用他们互联网的话说,这些年滴滴一直在围绕“出行”进行第二增长曲线探寻。一是因为“出行”增长逐渐放缓,二是司机身上的羊毛也不多了,不能总逮着国内司机这只羊猛猛薅。
滴滴财报中的GTV(总交易额)扣除司机及中间合作方的分成、奖励等,为Platform Sales(平台销售额)。因此,平台销售额在总交易额中的占比,可视为滴滴平台的抽佣率。
今年一季度滴滴国内Platform Sales为129亿元,同比怒增34.8%。GTV为人民币714亿元,国内平台平均抽成比例为18%。2023年一季度,平均抽成比例为16.2%。二季度,滴滴国内Platform Sales同比大增23%,大幅高于GTV和营收的增速,平均抽成比例达到19.7%。
而据交通部的口径,二季度滴滴国内网约车单量(不包含花小猪、顺风车以及聚合业务)环比增长了7%,略跑输网约车行业整体环比9.1%的增长。
这些年滴滴做过外卖、社区团购、造车等等,但成绩都一般,滴滴内部对于哪个业务才是滴滴的第二增长曲线也没有统一的认知。
但滴滴是懂抽佣的,而出行和旅游天然有点契合,所以一直在旅游领域蠢蠢欲动。
2015年的时候,滴滴内部就做过调整,试图将原本服务企业客户的旅游业务与未来的散客周边游业务相结合。当时旅游业融资环境还可以,但许多做目的地小交通的创业者都会面临投资人一个灵魂拷问,“如果滴滴入局,企业要怎么办?”
当时业内猜测,滴滴切入旅游的方式可能是包车+导游服务。但这个事后来不了了之,因为那个时候国内司导缺乏政策支持,很容易被定性成黑车+黑导。有OTA大佬干过类似的事,最后被监管部门请走。大佬曾试图在现场慷慨激扬陈诉一轮,结果被“叉”出去了。
现在政策出现了那么一点点变化,去年的时候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发通知,旅游城市可探索由同时获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和导游证的从业人员,在市域范围内依法依规向旅客提供运游融合服务。
但回过头来看,滴滴旅游在司导上的动作也不明显。
目前,滴滴旅游一些线路中的确有提供司导,但做不了讲解和陪游。按照滴滴客服的说法,司导目前能做的是代买门票、用餐推荐,以及行程变更一些资源对接协调。
说实话作用不大。而且并不是每条线路都有司导,目前的司导应该还是线路供应商提供,跟滴滴没太大关系。
当然这也能理解,滴滴得先把“有没有用户在滴滴上买旅游产品”这件事验证清楚,然后才能批量招募司导入驻。而现在,滴滴旅游在第一步就卡住了。
不得不说,在“出行+”这个事情上,滴滴做的不如它早期在东南亚投资的Grab。现在Grab站起来了,不仅被称为“东南亚滴滴”,还被称为“东南亚美团”和“东南亚微信”。
经常去东南亚玩的人都知道,只需要一个Grab,就可以搞定出行、订餐、订酒店、订门票、餐厅推荐等一切。
当然,Grab干的这些事滴滴都试过,但就是一个都没有做成。或许是国内互联网大佬的确太多,神仙斗法滴滴也无可奈何。2018年滴滴和美团曾互相叫板,美团要做打车,滴滴要干外卖。王兴和程维都要大干特干,还隔空互飙了几句“垃圾话”。
结果在双方大股东——软银和腾讯的斡旋下,滴滴和美团闭门商谈,达成共识,暂时偃旗息鼓。毕竟互联网战争只有一招——低价补贴,但当时的环境下大家都烧不动了。
而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互联网人口红利、技术红利、场景红利出尽,资本撤退。滴滴想要在旅游版块拥有名字,仅靠接入几个供应商不太现实。或许,滴滴在旅游这件事上还没有想好。这也无妨,毕竟程维在滴滴第二增长曲线上没想好的事还很多,不差滴滴旅游这一件。
但这种“遛粉”测试,属实没必要。
目前,滴滴旅游好像是想趁十一小博一波,客服给我发信息说现在有十一特惠活动,整单满1万减5千,限时100单。满打满算补贴50万,跟当年动辄几个亿的补贴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一个旅游业务,横跨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还没有做出名堂,最好的选择就是别为难自己了。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和网络截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