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面具‘误’”展览现场
“面具‘误’”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策划,呈现了来自中、日、韩、美、加拿大五国19名艺术家,44件/组艺术作品,内容涵盖行为、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绘画等多元领域。本次展览提炼并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中“面具”的多元意义和影响。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刘勃麟是一位以独特艺术风格著称的艺术家,他用“隐形”艺术探讨社会与个体的关系。他通过将自己“伪装”成环境中的一部分,成为“隐形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人类在社会中的角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他在世界各地进行隐身创作,如在北京的天坛前、卢浮宫门前的金字塔前、法国国家档案馆的浩瀚书册、德拉克洛瓦的油画经典、电话亭前等,都成为了令人瞩目的艺术事件。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
Liu Bolin
1973年出生于山东。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展出作品
Exhibited Works
⊙《九龙壁》,2010
120×95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艺术家刘勃麟以“隐形人”的创作被人熟知。其作品将某个场景作为背景,使自我伪装、隐藏在他设置的艺术装置之中,并通过行为、表演、摄影等手段,缓解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呈现出个体的无助感或疏离感,以及如何才能寻求到真正自我的问题意识。 本次“面具‘误’”展览中,刘勃麟的作品《九龙壁》以及《手机》在展览第二幕“替身 · 隐匿”中展出。
在作品《九龙壁》中,刘勃麟将自己化身为一块空白画布,通过精细的伪装,使自己与九龙壁融为一体。九龙壁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种独特形式,通常是由砖石或琉璃等材料雕刻而成,上面装饰有栩栩如生的龙纹图案,代表着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造诣。刘勃麟选择了九龙壁这一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的元素作为创作背景,通过将自己融入九龙壁中龙的图案里,去探讨民族起源、民族身份等宏大议题,不仅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表达了他对当代社会身份认同、文化归属等问题的独特见解。
⊙《手机》,2019
120×90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而在另一件作品《手机》中,他将自己融入大量不同款式的手机之中,形成一种视觉上的“手机海洋”,试图追问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引发观众对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
关于创作
About Artistic
⊙《城市迷彩——传统》
图源网络
刘勃麟的艺术生涯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2005年开始的一组行为和艺术作品《城市迷彩》系列。这一系列作品以行为图片、装置、雕塑和影像为主要表现手段,将自己伪装成“隐形人”,融入各种城市背景中,从而引发观众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角色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城市迷彩——索家村》
图源网络
刘勃麟在过往的采访中提到《城市迷彩》系列中包含了两种重要的语言,一是身体,二是环境。发生的某种关系是,人在背景前消失了,形成了视错觉。这种错觉把人类所制造的文明和人之间的某种矛盾关系,通过这种形式体现出来。他的隐形艺术并非简单的视觉游戏,而是他对社会问题深刻反思的表达。他通过这一艺术形式,试图揭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个体往往被宏大叙事所掩盖,成为附属品的现实。
刘勃麟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他曾获得包括法国当代艺术奖、尤伦斯基金会艺术家奖、中国文化部颁发的艺术最高荣誉“文华大奖”等在内的多项艺术奖项。作品相继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的画廊和美术馆展出,被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Fotografiska、M+Sigg收藏馆、恩佐·法拉利博物馆和红楼基金会收藏。他曾与联合国合作,为Global Goals Campaign(国际共同目标)会议创作“隐形人”作品;他的“隐形”创作历程也曾在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播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面具‘误’”展览现场
刘勃麟以其独特的“隐形”艺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思考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文档整理 | 陈旭峰、李昕蔚、池越悦
校对 | 陈旭峰
摄影 | 林陈钧
*部分资料图片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